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勐库茶区-忙波

时间: 2023-02-02 10:02:55

勐库茶区-忙波

忙波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护东村委会,属于坝区。

位于勐库镇的西南边,距离护东村委会2公里,距离勐库镇4公里,是佤族和傣族混居的一个村庄。

01资源概况

国土面积0.42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403.5亩,其中田281.5亩,地122亩,人均耕地1.3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等作物;

有林地223.5亩。主要产业为茶叶,销往省外。

02人文历史

勐库有两个傣族村寨有古茶园,一个是冰岛、一个是忙波,忙波傣语读“宛波”,坐落于南勐河西岸勐库坝子的边缘。在1958年以前忙波是个纯粹的傣族寨,1959年忙波上面的丙山大寨中的佤族迁了一部分到忙波,忙波才成为一个傣族与佤族合住的村寨。

“亥弄大茶园”是勐库最美的茶园,就在忙波自然村,“亥弄"在傣语里是“很大的一片地”的意思。忙波村的东面、北面和西面均连接着森林,东面则是村民的田地。

村里的茶树在解放后期绝大多数都被矮化过,是典型的勐库大叶种。

03忙波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外观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香气高扬,香型为花果香,挂杯香沉稳持久,茶汤透亮,有光泽,滋味苦涩微显,茶汤入口涩味稍重于苦味,化开速度很快,收敛性很强,生津快,回甘佳,尾韵亦足,耐冲泡;叶底芽叶完整,弹性很好,轮廓清晰可见,好茶真的可以从叶底中展现出来。

《勐库茶区·护东》

如果说哪个茶区最为接近勐库镇,那么就不得不谈到护东茶区,其地处勐库镇的西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只有3公里的路程。

而这个距离也让护东茶区与其他的茶区有所不同,比如说去其他的地方或多或少的都会走一些土路,而护东到镇上的道路都是水泥路,交通可谓是方便,但一方便却也让人很容易忽略这个地方,甚至很多本地人把这里出产的茶直接称为勐库坝子茶,因为其所处于勐库镇的坝区, 在这里我得先普及一下坝子的含义,一般来说,坝子具体是指我国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其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护东茶区这里主要种的是粮食,而非茶树,但既然带着茶区的名称,这里的茶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真的默默无闻,甚至恰恰相反,护东茶区的忙波茶园在 历史 上很是出名,跟冰岛老寨的茶园一样同属于傣族土司私人茶园,其茶价跟冰岛老寨的茶曾是同一个水准线上的。而护东茶区主要的产茶地就是来源于此,所以下面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忙波茶园的大概情况。

忙波寨,在傣语中又被称为宛波,其位于南勐河西岸勐库坝子的边缘,现属于护东村委会管辖,这里也是个很神奇的分界线,因为坝区到这里为止,而山区从这里开始,所以这里一边开垦着水田,一边种植着茶树。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傣族,但最先在这里种茶的是拉枯族人,傣族是后来迁到这里定居,但从目前忙波这里所留下的古茶树可以看出,忙波的傣族人民从迁来此地后一直都没落下种茶树,在忙波寨子后面就有一片很大的茶园,名叫亥弄大茶地,忙波寨子最大的古茶树都在那里,而亥弄在傣语里的意思就是“很大一块地”,可谓是名符其实,这里三面连接着森林,一面接寨子,一眼望过去看不到森林的尽头,而在茶地中央还有着一颗据传有上千年树龄的菩提树,所以这里风景与氛围都很好。 不过,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景色,并非是之前原有的景色,因为在1957年茶园改造中,忙波寨成了新式茶园试验区,当时忙波寨的滕条茶树全部被改造,之前所种下的茶树也全部被矮化过,茶地中的遮阴树也几乎都被砍掉,所以忙波寨现在已看不到滕条茶,而亥弄大茶园也留下了许多树干很粗,但树高仅有1米左右的茶树,和一些以前遮阴树的树桩,让人看了不禁惋惜。

目前忙波寨总体的茶园面积约有400多亩,新老茶树混生在一起,虽然从整体外貌上并没有像其他茶区那样,可以很轻松地看到很高的茶树存在,但是在生态保护上,因为吸取了过往的经验,忙波寨的茶树整体生态氛围较好,茶园周边也种上了遮阴树,这对茶树来说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与其他茶区相比,忙波茶的口感也别具一番特色,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忙波茶重回过往荣耀的希望,也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普洱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茶,相信很多人都有喝过。 普洱茶是一个代表着历史地理和茶文化的名词,其优良的品质、悠久的文化、特殊的口感,一直是人们钟爱它的理由。那么,大家知道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吗?一起来看看吧。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1 普洱茶最盛产地为云南,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分为四大产区,分别是勐海茶区、易武茶区、下关茶区、六大茶山。云南各地产区不同,所种栽出来的普洱茶风味也各不相同,它们或为茶青香醇,或为茶香出众、或带有水甜柔和之气,风味大不一样。

1、勐海茶区

海南的勐海茶区盛产普洱茶,包括景洪、班章、、南糥山、布朗、山巴达、勐遮、勐龙、勐宋等地区。勐海茶收购毛料茶品区有临沧和思茅西南部地区。当地雨水量多,茶青香味更好,香品的浓度也更高。

2、易武茶区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勐腊县城北方,易武、攸乐、基诺山、倚邦等地,当地盛产普洱茶,茶的特点是茶青茶质厚重,茶香突出,而且苦涩度低,入口甜顺舒适,也是因当地独特的气候所致,当地的普洱茶在全国闻名。

3、下关茶区

下关茶区包括保山市、思茅市和临沧北部,像保山、景东、云县、景谷、昌宁、镇沅、墨江、思茅等地,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海拔高,日照少,雨量也少,当地的茶有一种水甜柔和之气,而且香气很沉,带有微苦与微酸感。

4、六大茶山区

六大茶山区包括慢撒茶山、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和攸乐茶山,当地的茶甜香味出众,滑顺甜水,口感舒适宜人,在国内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结语: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它不仅产地较大,而且产量丰富,最难得的是品质一流,特别是六大茶区的茶,在全国各地都是享有盛名的,想吃最好的普洱茶,就要选云南产的。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2 历史上曾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制茶学》一书中即作此分类。但是,业内对此存在异议,主要是期工艺和黑茶有异。特别是近年,争议更大,直到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普洱茶的产地大多在云南。是的,云南盛产普洱茶,但是普洱茶并不是只有云南省才有的,在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而在国外也有普洱茶的分布,常见的都在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目前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海南随着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在我国,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而云南普洱茶的四大产地主要分布在临沧茶区、普洱茶区、保山茶区、西双版纳,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临沧茶区

说起普洱茶四大茶区,应该都听说过“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其实勐库茶区地理位置以冰岛湖下的南勐河为接线,将勐库大雪山一分为二。南勐河以东属马鞍山(东半山茶区),包括坝糯、忙蚌、邦读、那赛(含正气塘与小村两地)、那焦、忙那、东来、城子等八个小产区;南勐河以西属邦马山(及西半山),包括坝卡、懂过、冰岛(含冰岛辖区内的五寨)、公弄、邦改、大户赛(豆腐寨和三家村两地)、护东(含忙波)、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小户赛等十个小产区。临沧茶区以冰岛老宅茶最负盛名。

2、普洱茶区

普洱茶区以云南白茶比较出名,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的云南白茶,产地就产于普洱茶(原思茅)区的秧塔古茶山。而普洱茶区所管辖的古茶山大大小小的有26座左右,普洱的十个辖区县市内,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镇沅、景谷、澜沧、邦崴以及宁洱县困鹿山最为有名。

3、保山茶区

普洱茶四大茶区之一的保山茶区,产地也分布着诸多古茶山,但较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并不是很“火热”,市场上的流通茶品量也不多。但是保山茶区茶品,汤感及其饱满,入口也还算不错!若是关于原料的开采,及其制作工艺提上一个档次的话,指不定那个时间段,保山茶区也就崛起了!

4、西双版纳

地处云南省最南端,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429米,年均温18-21℃,是四个产区中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温度、降雨量最高的产区,也是开发最为完备的茶产区,土质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近年来很受茶友们喜爱追捧的古六大茶山都位于西双版纳境内,易武的柔、倚邦的涩、蛮砖的质重,每座茶山的茶叶特色都各有千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