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小青柑的茶友,大多是被其小巧的外形吸引。
小青柑不仅外形玲珑,还有这大大的内质,口感醇爽香甜,柑香清新。
当我们听到有人介绍小青柑时,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小青柑香气清高,挥发油含量丰富”,那你会不会好奇,挥发油到底是什么?
挥发油类(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滴的总称,大部分具有香气,如薄荷油、丁香油等。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亦多具芳香气,尤以芸香科(橙、桔、花椒等)等科更为丰富。挥发油类作为天然香料精油的一大类,也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柑果果皮中有较大的点状油室,对光照视,透明清晰,此即为果皮中分泌囊。
分泌囊是芸香科植物普遍具有的结构特征,也是其挥发油产生的主要部位。从柑橘果皮表面上肉眼可看到很多呈疣状突起的亮点,其内部即为分泌囊。
手机灯光下小青柑外层果皮(制茶前)
小青柑挥发性果油含量高,其中的芳香物质能很好提神醒脑,经常恰当饮用能够缓解心情郁结。
当人体长期处于抑郁情绪,无法及时排解,很可能会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急躁易怒、胸闷等不适感。在《本草备要》也写到,小青柑皮“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资料来源:《本草备要》
成品小青柑
挥发油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小青柑茶汤能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果香四溢,甜柔不腻,喝下一大口,给你从头到脚如获新生,元气满满。
成品小青柑的挥发油结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霜)
春天、秋天,常出现咽喉干渴,皮肤干燥的情况。
经常适当饮用小青柑,缓解精神和身体疲劳,提高抗压能力,改善情绪。
冬天、夏天,身体会常常缺水,干燥、上火。
饮用小青柑也会补充水分,改善火气,同时也能让我们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小青柑采摘立秋到秋分间未成熟的柑果,多糖含量较低,柑皮呈青绿色,闻起来有比较淡的甜味,带有点辛味。冲泡后的小青柑,青柑味与普洱茶味融合在一起,能明显品出甘甜柑皮味与醇厚茶香味。
等茶味稍稍散去后,可清晰感觉到一股强烈辛香味,味道比较刺激。
小青柑因采摘制作时柑果尚未成熟,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油含量较高,所以茶汤带有轻微涩味,这使甘甜味显得不那么腻了。
小青柑含有更多挥发性果油和果酸。
挥发性果油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而果酸对皮肤有益,可起到养颜的效果。
因此,小青柑滋阴润肺、护肤养颜效果更显著。
无疑,当下的茶界,最火的莫过于小青柑了,又到了小青柑上市的季节,各大茶企和茶商们表示要大卖,对于消费者,关于小青柑,它的功效、你的体质是不是适合饮用小青柑呢?这些你了解多少呢?看完这篇文章,答案自然揭晓。
小青柑为什么叫小青柑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
小青柑,是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采收的果实,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小青柑。每年的7-8月是小青柑的采摘季节。小青柑挥发油最多,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
小青柑普洱茶是采用未成熟的青皮果加上云南熟普经过烘干或自然晒干的干燥程序,干仓陈放而成。
好的小青柑茶质纯净,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冲泡后汤色橙红透亮,茶汤醇厚,汤感细腻,回味爽适有甜感,有浓厚陈香味,所以这些年深受消费者喜欢。
青皮和陈皮的区别在哪里
相同点: 陈皮与青皮都是性温的。
不同点:陈皮和青皮一为是成熟的果实,一为幼果,决定了二者的性情大不相同。
陈皮成熟,所以性较为缓和,在行气过程中就能照顾的比较全面,行遍大部分的脏腑,应用范围也就非常的宽;
青皮就不同了,它色青上行疏通,又能入肝胆。能够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
所以重点来了,这样的小青柑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喝呢?
小青柑的功效和禁忌
青皮性温,味苦、辛,归肝、胆、胃经。
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治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等病症。
《本草图经》载:“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主治秘诀》载:“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
《本草备要》载:“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本草汇言》载:“青橘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
《本草纲目》载:“治胸膈气逆,胸痛,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青皮入煎剂内服量3~9克,气虚者慎服。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小青柑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用,青皮本就是一味药,适合于肝气郁结、胸胁胀痛、乳腺增生、积食腹痛者,但不能长时间喝,因为它还有个功效就是破气,特别是气虚者,最好禁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