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存在感最强的茶品,且拥有众多爱好者,也是饮用人数最多的茶叶品种。
绿茶,讲究新鲜、鲜爽,因此,才有了明前茶、春茶、雨前茶一说,更有明前茶贵如金。
但即便如此,绿茶也有很多不好的一面,就是绿茶保质期比较短。
一般的绿茶,保质期多为18个月,而且这个期限还是在保存良好的前提下。
那么,有的茶友会说,自己在春天购买的绿茶,夏天天气太热,储存中茶叶变了颜色,或变黄了,到底还能不能喝?
判断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辨别茶叶是否已经变质。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闻气味
用手轻取一小撮干茶,闻干茶,是否有怪味、杂味、异味;
或回味茶汤香气,若出现明显霉味、异味,或者说是令人产生不悦的香气。
轻微变黄迹象
2、看干茶
判断干茶的色泽和干湿程度,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用手轻微捏碎销量干茶,如可以轻松将茶叶捏碎,且呈碎渣,说明茶叶的干燥度很好,
如干茶只能搓成细片状,且不易折,说明已变质...
3、观茶汤
冲泡之后,我们可以观察茶汤,绿茶的汤色多为嫩绿、黄绿,且清澈明亮,如泡后的茶汤浑浊,色泽暗褐不新鲜,那么茶叶基本上就是变质了。
做完了以上的工作,如发现变质,那么茶叶基本上是不建议喝的,可以用作他途,如泡脚、做花肥、枕头填充都可以。
如茶叶在保质期内没有变质,仅仅是茶叶色泽轻微发生变黄了,香气尚在,汤色明亮,那么就可以饮用;
如茶叶超过保质期,但茶叶整体良好,可以选择性饮用;
如茶叶超过保质期,但茶叶有发霉、潮湿、刺激气味较大的,不建议饮用。
而茶叶之所以变黄,主要是因为绿茶很容易受到光照、空气的影响,从而使得茶叶中的叶绿素等物质被氧化,从而呈现黄色茶体。
以下,介绍两种家庭存绿茶的方法
1、常温保存法
存放时间在2~3个月以内的茶叶,可选用铁罐、不锈钢罐、牛皮纸袋或质地密实的锡罐;
首先将茶叶用铝箔袋装好,并做好封口工作,放入罐子中盖好盖子,将装有茶叶的容易置于阴凉、干净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厨房、卧室等地;同时也要远离阳光、潮湿、热源。
如果购买的是成品罐装、袋装茶叶,每次用完及时封口,放置于阴凉处即可;
注意,在常温储存绿茶的条件下,还是建议购买后,在2个月内及时喝完,避免风味受到影响。
2、冷藏保存法
超过两个月,或者暂时不打算喝得茶叶;
可将茶叶先装入铝箔袋,并挤掉多余的空气,将茶叶袋严格密封,然后装入罐中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冷冻都可以,一般冷藏就好。
如果,需要长期从冰箱取出茶叶,可以将500克、300克等大份量的茶叶进行分装,如采用50克、100克这样的小袋子密封,装入罐中,放入冰箱,每次取少部分即可,避免水汽进入茶叶之中,加速茶叶变质。
注意:有单独的存茶小冰箱更佳。
绿茶变红了能喝,绿茶变红的原因:当PH值大于7时,也就是泡茶用水呈现弱碱性时,茶汤颜色容易变深发红。
因为无色的茶多酚在弱碱性的水中较易转化成茶黄素或茶红素,这个现象在汤色原本较浅的茶中比较明显,对于茶汤除口感外,无太大影响,但需要注意冲泡用水。
绿茶泡出来发黄是否能喝得要看品种,有些绿茶品种泡出来偏黄但是喝是没有问题的。
绿茶也是依颜色命名的,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且茶叶都大都是青绿色,茶汤也大都是黄中显绿色,因此被称为绿茶。绿茶中的代表茶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判断绿茶是否变质方法:
1、闻香气
深闻干茶,或回味茶汤香气,若出现明显陈味、日晒味、霉味或异味,建议另找新茶。陈味是绿茶香气前导物质——脂类物质氧化形成的。
不避光储存的茶叶通常会有日晒味,这是芳香物质接触光线反应的结果,被“晒伤”的新茶,茶香浑浊。另外绿茶具有强吸湿性、吸附性,易霉变出霉味和吸收异味,难下咽在其次,危害堪比慢性毒药。
2、看干茶
判断干茶的色泽和干湿程度,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茶叶色泽暗黄,叶片不“脆”,变质无疑。可以用手指捏干茶只能搓成细片状,且茶梗不易折,说明已变质。因为未变质的绿茶,正常情况含水量在7%,可搓捏成粉末。
3、鉴茶汤
绿茶因其清汤绿水、鲜爽甘甜,尤其在炎炎夏日,绿茶就是安抚燥热的“灵药”。而变质的绿茶汤水黄褐凝重,毫无通透之感。入口满满水味,收敛性和鲜爽感尽失。绿茶原生自带的心旷神怡的感受也荡然无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