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易武茶区普洱茶的口感特点

时间: 2023-02-02 10:36:43

易武茶区普洱茶的口感特点

易武茶区普洱茶的核心特点为香扬水柔,苦涩轻微,回甘生津。易武茶区为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有显著的梅子香、蜜香,并透着一股幽兰香,其次香扬水柔,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且极耐冲泡。

易武茶区产地介绍

易武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东部,属于古六大茶山之一,易武茶山有七村八寨等茶山,历史上进献给清朝皇帝的贡茶,多出于此。

近现代初期的号级茶,印级茶采料,也多选易武。易武历史悠久,是普洱茶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环。

易武古茶山,种植茶历史悠久,是清朝时期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时的建筑。

而易武茶区面积广袤,主要分为“七村八寨”,且寨寨不同。

七村:麻黑、高山村、落水洞、曼秀、三合社、易比、曼洒;

八寨:刮风寨、丁家寨(瑶族村寨)、丁家寨(汉族村寨)、旧庙、倮德、大寨、张家湾、新寨。

易武茶区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俗话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两者各居澜沧江两侧,品质不相上下,各俱奇特。易武山头的茶则口感细腻,温柔质感,优雅端庄,香味醇厚的如同后宫之主,恩威并重仪态万千。

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由于矮化和长于山林的特点,山野气韵不同寨子的有所区别。

易武古树茶的核心亮点

一、独具个性的密韵,易武茶区的台地茶是不可能有此香韵,古树茶每年的早春第一季,密韵是最足的。

二、独具魅力的柔滑茶汤,说到细腻两字,非易武莫属。

真正能说为古树之茶,苦涩滋味几乎很难品出,特别是易武,她细腻柔滑,老茶客都能感受得到颗粒均匀的细腻汤水,易武的回甘生津和喉韵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强,这就是她的柔中带刚。

三、一般3年之后,茶汤的品质与饱满程度可以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密韵足而持久”来形容;存储陈化速度较快,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细细品啜着,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也含蓄着。喉韵绵延悠长,沁心入腹,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的满足感。

易武茶的特点和口感

易武的茶最大的特点就是柔和,可以说是普洱茶生茶中至柔的典范,茶汤入口是绵柔的,苦涩味较弱,而且喝起来没什么刺激性,茶汤入喉的时候比较顺滑。其他地区的茶口感会比较强烈,刺激性也比较强烈。有些树龄小的易武茶也涩,但涩的茶汤也可以很柔,关键是茶汤入口后的刺激性强弱,茶汤的柔是入口后在口腔中的感觉,而涩是茶汤入喉之后的感觉。

易武茶的口感

易武茶虽然以柔为特点,但茶气并不弱,它也有自己的回甘特色,三五杯下肚之后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口齿中有着清爽的冰糖甜味,这个清爽的感觉是让人十分的喜欢的,和班章的霸气是大不相同的。

易武茶区普洱茶有哪些特点

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

易武普洱茶产于云南易武的一种茶叶,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

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易武茶区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易武每年老树茶产量在60-70吨。

扩展资料:

普洱茶的作用: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3、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武普洱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