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六大茶类之一。
轻微发酵,工艺为萎凋、干燥。
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建阳等地。
对白茶接触越深,自然懂得越多,而对于一些新茶客,在选择白茶总是犯难!
例如:白茶到底是散茶好还是紧压茶好?紧压茶、散茶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对于白茶,散茶、紧压茶都是同样的原料,只是形态不一样,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特点。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散茶是自然晾晒、不炒不揉的工艺后最接近自然的状态,多为美观口感淡雅。
1、陈化
散茶叶片与叶片之间会留有空隙,这份空隙可以使得空气能够全然地侵入到茶叶内部,使得散茶能够全覆盖的陈化。
2、口感
饼茶因为压制的原因,前几泡汤水偏薄,水味较重,而散茶从第一泡就明显能感受到甜润。
3、茶香
传统的制茶方式,使得散茶的香气得以完全保留,花香味明显,毫香味突出,整体香型清香淡雅。
紧压茶主要为饼茶、砖茶、巧克力茶等,其中饼茶最为常见。主要是在散茶的基础上加工,用模具制作呈形。
1、香
白茶在压制的过程中,会将茶叶中的果胶压制出来,随即附着在茶叶的表面,经过发酵,茶味更浓,在时间的陈化下,慢慢转化成为枣香气,愈发转浓。
2、浓醇
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蒸煮的方式,使得茶内含物质充分激发出来,口感更佳,滋味更浓。
3、颜色
茶饼蒸压时经历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还有细胞的破损,其实都会加速茶的变化。我们冲泡年份尚浅的,同等级或者说原料完全相同的散茶和茶饼时会发现,饼茶的干茶、汤色、叶底,颜色都要更深。
4、存储
紧压茶经过压缩,占据的存放面积较小,同样的克数,紧压茶的面积较之散茶就要小很多,可以节约很多空间,这样一来,仓储跟运输就很方便,还节约了成本。这也是紧压茶的优势之一,紧压茶在随身携带的时候也不容易被破坏。
5、运输
紧压茶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减少运输消耗。白茶散茶不似别的茶类,常是枝叶大开,尤其是寿眉,一芽二叶三叶为多,枝叶较肥,茶梗极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被挤至压碎,影响观感。
香气上,散茶偏清扬,茶饼偏甜熟。
味道上,散茶清鲜滑爽的口感存留较多,茶饼更加柔顺甜和。
储存上,饼茶无疑更利于储存,不占面积。
转化上,散茶的接触面积大,物质陈化速度较快,而饼茶,虽然前期经过外力蒸压,略显成熟,但后期转化慢于散茶。
总之,散茶也好,紧压茶也好,本质上是没有好坏的,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特点、需求更符合哪个。
散茶和茶饼应该说是各有千秋,散茶是白茶最自然的状态,而茶饼是经过加工的状态。
在口感上,散茶陈化速度会更快,转化的会更全面,在口感上有独特的甜润感。饼茶茶叶在冲泡的过程中逐渐打开,饼茶的稠滑感上升,而散茶的稠滑感就有所下降。
散茶和饼茶,在储存这个环节,就有很明显的不同。相同重量的白茶,散茶和饼茶的占地面积是完全不一样的。大的体积不说,就看5g的重量,就能发现体积上很明显的不同了。
在运输过程中,散茶体积蓬松,空间占有率大;饼茶体积小,空间占有率小。
总部一下,如果你只是平时喝茶并不打算存茶,那建议你选择散茶。
资料来源:小陈茶事
这个可能因人而异,有说散茶好,原汁原味;有说饼茶好,慢慢陈化。各有各的说法吧。我自己个人是觉得要是想存放的时间久一点就压制成饼。要是想快点喝到陈化的白茶,就买散茶的。
但是散茶的体积比较大在存放的时候需要有较大的储存地去存放,而饼茶就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携带方便,存储不占地方。
1、白毫银针和高级白牡丹白毫银针和高级白牡丹个人是绝对喜欢散茶,完全不喜欢做成饼的白毫银针和高级白牡丹。芽嫩,嫩芽紧裹,氧化起来本来就要慢。在制饼的过程中,又要蒸汽蒸软,再烘干,还是挺不喜欢这样的折腾小嫩芽。芽的含水量肯定是高于叶的,芽压制成饼容易陈化出酒味来。喝过的好喝的老银针老牡丹都是散茶状态。这些类茶也没有寿眉占地方。
二、等级低的白牡丹和寿眉:我之前买过50斤的2014年的寿眉,压了一件饼,一件饼就是48饼。用掉34斤多,剩下的就全部以散茶的方式寄过来的。当时买的便宜,现在也有6年了。散茶很快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自己都是先喝散茶,朋友带点也都是先带散茶喝的。但是散茶是真的特别松散,一斤散茶寿眉可以装好大一袋。我用平时装四两绿茶的袋子,散茶寿眉只能装一两多,二两都装不下。
然后在六年的陈化过程中,散茶的陈化速度明显快于饼茶,饼茶我是想着在多放一段时间,先喝散茶。当时没把所有茶压饼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给自己留点口粮茶。
所以这类叶片成熟的茶感觉比较适合做成饼存放。
最后个人观点:始终不觉得茶能够无限期陈化下去口感会一直变好这一类的说法,总感觉茶叶的陈化与好喝是有抛物线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