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黑茶分类以及品种(黑茶的种类有哪些?)

时间: 2023-02-02 11:37:37

黑茶分类以及品种

陕西黑茶:泾阳茯茶是陕西黑茶的代表,制法与安化黑茶相近,但工序更为繁多。

湖南黑茶:三尖茶、花砖、茯砖、千两茶、黑砖茶、青砖等。

四川黑茶:以藏茶为主,主要品种有康砖茶、金尖茶、康尖茶等。

湖北黑茶:主要为青砖茶,又称老青茶、川字茶。

广西黑茶:六堡茶是广西黑茶的代表,有散茶和茶饼两种形态。

安徽黑茶:俗称安茶也叫古黟黑茶,滋味柔和醇厚,带有干姜草香。

黑茶分类以及品种

一、湖南黑茶

1、三尖茶

三尖茶分别是天尖、贡尖和生尖,三尖黑茶,是分别用一级、二级、三级的黑毛茶压制而成的,天尖滋味比较浓厚,贡尖滋味醇和,而生尖滋味则微涩。

2、茯砖茶

茶体紧结,色泽黑褐,金花显盛,滋味非常的醇厚悠长。茯砖茶压制工序是: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

3、花砖茶

“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

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故称“千两茶”。千两茶包装独特,色泽黑润,滋味醇厚,有淡淡的蓼叶、竹黄、糯米香味,存放时间越久,品质越佳。

4、黑砖茶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运输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黑砖茶又称为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湖南安华生产。

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二、湖北黑茶

青砖茶

青砖茶也称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

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

三、广西黑茶

六堡茶

六堡茶是广西梧州最著名的黑茶,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六堡茶是特种黑茶,品质独特,香味以陈为贵,色泽乌黑,有红、浓、醇、陈四大特点。

四、四川黑茶

所谓藏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藏茶,即藏地居民所饮之茶。三条道路上的茶,都可以囊括其中。

至于狭义的藏茶,基本就是指以雅安为生产中心的,含有雅安本山茶的后发酵砖茶,花色品种有芽细、康砖、金尖等。四川的雅安,也就成了销藏茶叶的生产中心。

五、陕西黑茶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

茯茶生产的原料来自陕南山区,四川,湖南,茶叶采摘下来以后,用马和骡子运到咸阳,在泾河一带加工。

史书上有记载,加工茯茶茶叶有三个离不开,一个是离不开泾河的水,二是离不开咸阳的气候,三是离不开陈阳寨的手,即天时、地利、人和。

其成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

六、安徽黑茶

安徽古黟黑茶又称安茶,是后发酵的紧压茶,为历史名茶,民间称为“软枝茶”。

安茶创制于明末清初,产于祁门县西南查湾、芦溪一带。

安茶的制作原料为山茶,制作时需连梗带叶杀青,后稍加揉捻,再进行烘干制成干毛茶,待到白露节气后开始进行安茶的精制与包装,最终包装为压紧茶装在小竹篓内,放入烘橱内烘干,使其凝结成椭圆形块状。

安茶成品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被誉为“圣茶”。

黑茶的种类有哪些?

黑茶的种类有:

1、千两茶:

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 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2、青砖茶:

老青茶属黑茶类,别称青砖茶,又称川字茶,主要产于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所以又称“湖北老青茶”,在湖南省的临湘县也有老青茶的种植和生产。

3、茯砖茶:

茯砖茶,属黑茶、也称发酵茶始祖。据史书记载第一块茯砖茶诞生于陕西咸阳泾阳县,湖南茯茶泰斗施兆鹏先生为陕西咸阳茯砖茶题字“茯茶之源”。

扩展资料: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也称南路边茶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经过32种古法制成,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 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

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藏茶品之“红、浓、陈、醇”。“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

“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

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两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砖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茯砖茶

黑茶有哪几种 黑茶有哪些种类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种类有湖南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滇桂黑茶等。

1. 湖南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产于湖南益阳安化县,中国古代名茶之一。2010年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其特色的千两茶堪称一绝。

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

2. 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别称青砖茶、川字茶等,主要产于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所以又称“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的制造分面茶和里茶两种,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面茶是鲜叶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里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而制成。老青茶一般分成洒面、二面、里茶三个等级。

3.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的南路边茶,压制成紧压茶——康砖、金尖后,主销西藏,也销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四川灌县、崇庆、大邑等地生产的西路边茶,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

南路边茶制法是用割刀采割来的枝叶杀青后,经过多次的“扎堆”、“蒸、馏”后晒干。西路边茶制法简单,将采割来的枝叶直接晒干即可。

4. 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5. 广西六堡茶

广西黑茶最著名的是六堡茶,因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现在除苍梧外,贺县、横县、岑溪、玉林、昭平、临桂、兴安等地均有生产。

六堡茶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气醇陈、有槟榔香味,叶底红褐,并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

/iknow-pic.cdn.bcebos.com/d833c895d143ad4bbeef03888f025aafa50f06b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833c895d143ad4bbeef03888f025aafa50f06b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833c895d143ad4bbeef03888f025aafa50f06b0"/>


扩展资料:

黑茶的五种喝法

1. 传统喝法:取茶10至15克,用壶或其它容器盛满500毫升的水,煮至一沸时,将茶放入其中,待至壶中水再沸腾时,改用文火煮一至二分钟,停火后,滤去茶渣,即可饮用。

2. 功夫茶喝法:用功夫茶具,按照功夫茶的泡饮方法饮用。

3. 盖碗冲泡喝法:可用盖的紫砂或陶瓷杯、碗,取茶5~8克,先用沸水冲洗一次,烫杯后倒掉,再冲入沸水,加盖闷一分钟左右,待到汤色红浓,即可饮用。

4. 凉茶喝法:用1比60的比例,配好茶水,按照传统方法将茶水煮好,滤去茶渣,放凉后即可饮用,放入冰箱,风味更佳。

5. 奶茶冲泡喝法:用传统的方法将茶汤煮好后,按照茶汤和牛奶1比1的比例,调入牛奶,加少许盐,即成具西域特色的奶茶。


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item/%E9%BB%91%E8%8C%B6/522584"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黑茶">百度百科——黑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