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类,其中大红袍为岩茶之首;水仙、肉桂分别当家品种;名丛(枞)包括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妖等;而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
1、大红袍
始于清代,有桂花香,以传说故事命名茶中状元、武夷岩茶五大系类之一;本地种,原产于九龙窠。
2、肉桂
始于清代,有桂皮香,以茶香型命名当家品种、武夷岩茶五大系类之一、香不过肉桂;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坑,另一说法是马枕峰,省级品种。
3、水仙
始于清代,有兰花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当家品种、武夷岩茶五大系列之一,醇不过水仙;引入种,原产于建阳水吉小湖镇大湖村祝仙洞,国家级品种。
4、白鸡冠
始于明代,有蜜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丛之一、奇香异色;本地种,原产于慧苑火焰峰下外鬼洞,现隐屏峰蝙蝠洞和武夷宫白蛇洞亦有。
5、半天妖
始于清代,有蜜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丛之一,又名半天腰、半天鹅;本地种,原产于三花峰第三峰绝对崖上。
6、铁罗汉
始于宋代,有沉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丛之一,武夷山最早的名丛;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之内鬼洞(峰窠坑),另一说为竹窠岩
7、水金龟
始于清代,有“腊梅花”香,以故事传说命名,四大名丛之一;本地种,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
8、黄观音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77-1997年培育;编号105,铁观音与黄旦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透天香”特征引进种,国家级良种
9、丹桂
编号304,有兰香,奶油香,水蜜桃香;肉桂的天然杂交后代(另一说是奇丹与肉桂的杂交后代);本地种,培育于现代
10、春兰
培育于现代,编号301,有兰花香,以茶树品种命名
11、瑞香
黄金桂天然杂交后代,编号305,有甜花香,以茶树品种命名
12、金牡丹
铁观音(母本)与黄旦(父本)的杂交后代,编号220,有兰花香,以茶树品种命名,引进种,省级品种
13、紫红袍
编号303,又名九龙袍;大红袍自然杂交后代之一,以茶树品种命名叶芽红紫
14、小红袍
培育于现代,编号55,品质形似大红袍
15、金观音
又名茗科一号,从铁观音与黄旦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编号204,国家级良种;有乳香、奶油香
16、黄玫瑰
编号506,黄观音与黄旦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花香显、易苦涩
17、瓜子金
编号201,以茶树叶片形态命名,叶小形似瓜子;有熟瓜子味,本地种,原产于北斗峰,天游峰亦有同名之树
18、悦茗香
编号101,培育于现代,国家级良种,从赤叶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
19、百瑞香
编号306,已有百年栽培历史;以成茶香型命名,滋味中夹带粽叶香,香气以甜香为主;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
20、金锁匙
编号3,已有近百年栽培史,有花香,本地种,原产于武夷宫山前村(弥陀岩等处亦有)
21、老君眉
编号118,始于清代,《红楼梦》中提及的武夷茶,以茶树叶片命名。形长如眉,有粽叶香
22、金凤凰
编号120,培育于现代,以茶树品种命名
23、金桂
百年栽培史,有桂花香、奶油香;本地种,原产于白岩莲花峰
24、石乳
最古老的传统名种之一;以香型命名,有乳香、花果香、青苔味;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大坑口一代的名产区
25、不知春
始于清代,学名“武夷雀舌”;武夷岩茶香气最佳的品种之一;有茅草干香、栗子香;本地种,原产于天游峰一带
26、矮脚乌龙
百年栽培历史,有蜜桃香,引入种。原产于建瓯
27、金柳条
始于宋代,有奶油香,以茶树叶形命名
28、武夷奇种
带有武夷山本地香气;又名菜茶,武夷岩茶;最早的品种之一;武夷山当地原野生茶的混生种
29、梅占
始于清代,有梅子味,以故事传说命名,国家级良种,引进种,原产于安溪三洋村
30、佛手
始于清代,以茶树形态命名,有雪梨味;叶片大,软枝,酷似仙人手掌
31、奇兰
以茶树品种命名,引进种,上世纪90年代从闽南平和引进,有兰花香
32、金钱
始于清代,以茶树叶形命名,叶圆、小巧,形似铜钱
33、黄旦
始于清代咸丰,原产于安溪罗岩村,以故事传说命名,萌芽早、透天香
34、毛蟹
始于清末,国家级良种,原产于安溪福美村,以茶树品种命名,有茉莉香
35、奇茗
培育于现代科研品种
36、奇曲
培育于现代,以茶树形态命名,嫩茎与枝干呈“S”型;自然变异
37、胭脂柳
原产于北斗峰,本地种,特晚生种
38、正太阳
原产于外鬼洞,本地种,中生种
39、紫罗兰
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40、醉墨
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41、醉水仙
原产于刘官寨,外形近似水仙
42、竹叶青
原产于马头岩,本地种,晚生种
43、小玉桂
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中生种
44、玉井留香
原产于内鬼洞,本地种,晚生种
1、以茶树生产环境而命名的,如不见天、岭上梅;
2、以茶树形态而命名的,玉麒麟、一枝香、醉八仙;
3、以茶树叶形而命名的,如金瓜子、金钱、金柳条;
4、以茶树叶色而命名的,如大红梅、绿蒂梅、黄金锭;
5、以茶树发芽迟早而命名的,如不知春、迎春柳;
6、以传说栽种年代而命名,如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
7、以成品茶香而命名的,如肉桂、白瑞香、金丁香;
8、以神话传说而命名的,如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妖;
9、以区别名丛分离类型而命名的,如正太仓、付独占、正芍药、正柳条、正玉兰、正蔷薇。
主要有7种。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 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一、大红袍
岩茶之王--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具有显著的健胃养胃药理作用。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饮用,还有突出的健胃养胃功效,肠胃不好和寒气重的人可饮用。此外,还有防辐射和防日晒的作用。
二、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
三、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四、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
岩茶又叫武夷岩茶,主要产自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岩茶著名的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
一、大红袍
大红袍的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大红袍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二、白鸡冠
白鸡冠芽叶奇特,叶色淡绿,绿中带白,芽儿弯弯又显毫,白鸡冠的形态就像白锦鸡头上的鸡冠。白鸡冠于每年5月下旬开始采摘,以二叶或三叶为主,色泽绿里带红。
三、铁罗汉
铁罗汉属于半发酵茶,由于铁罗汉树生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铁罗汉香气浓郁。
四、水金龟
水金龟的树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成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带润,香气清细幽远,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金黄,叶底软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