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红茶是全发酵茶,是云南红茶(滇红)的一种,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或嫩芽为原料,经过独特的发酵工艺制作而成,成品茶不仅具有红茶,汤色红亮或金黄透亮的特征,同时滋味更具有浓、强、鲜的显著特色,另外,根据形制的不同,普洱红茶分为散茶、紧压茶两种。
1、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主要产自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
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身骨重实,干茶色泽乌润,色泽调匀,金毫显露,冲泡后汤色红艳,金圈突出,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
另外,凤庆是滇红之乡。
2、金丝滇红
滇红金丝是云南极品滇红茶,代表云南红茶(滇红)最高工艺水准。其外形金毫披露,汤色红艳明亮、香高韵长,鲜爽回甘。
3、滇红金针
滇红金针是滇红茶中的一个较新品种,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云南茶人在大宗滇红工夫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理条机械及其技术,从而创制了机制滇红金针名优红茶,滇红金针的选料颇为讲究,极品滇红金针通常以一芽鲜叶为原料,较低档次的滇红金针通常也以一芽一叶为原料。
芽尖茶色金黄鲜明,干茶麦芽糖香味浓郁持久,色、香、味俱佳,冲泡后汤色红黄透亮,麦芽糖香味四溢,喝后口中甜滑持久,滇红金针香高味醇,滋味浓强,属滇红中的上品。
4、野生红茶
野生红茶,是以野生茶树所产之鲜叶为原料制作的红茶,为发酵茶,属于滇红茶。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独特工艺精心研制而成。
野生红茶外形乌黑油润有光泽,干茶香气怡人且自然。汤色红橙金黄,干净剔透,茶汤表面似覆盖一层油光。滋味醇厚饱满无涩感、香气持久悠长。出汤迅速、回甘生津持久。
叶底油润光泽,耐泡度好,连续冲泡10次以上,香气依然芬芳,甜醇之感萦绕充溢口腔。独特的山野之气、杯底留香的气韵、回甘生津的持久。
5、普洱晒红
晒红相较于传统红茶。发酵程度要低,大约70%-80%。制茶的最后一步——干燥是用太阳晒干,较大的保留了茶叶的活性。普洱晒红干茶条索紧结,颜色深褐,身骨重实,茶毫显露。
汤色红亮,既有普洱茶的醇厚,又减弱了普洱茶的苦与涩,富含阳光的味道。茶底鲜活,非常耐泡。
茶的品种有很多,我国的六大茶类包括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茶的分类一般是依据制茶工艺、茶汤的汤色等品质特征来区分。普洱茶是因为产于云南普洱的茶而得名,普洱茶属于黑茶的一种,许多人误将普洱茶归为红茶,虽然茶汤的颜色差不多,但是制茶工艺上相差甚远。普洱茶在国家标准中已被明确定义过,在云南普洱生产出来的茶就是普洱茶,也就是说,就像在普洱生产的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绿茶等等均统称为普洱茶。
/iknow-pic.cdn.bcebos.com/3b87e950352ac65ca8d5cf30f7f2b21192138aa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b87e950352ac65ca8d5cf30f7f2b21192138aa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b87e950352ac65ca8d5cf30f7f2b21192138aa5"/>
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红茶,普洱茶属于黑茶。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特点分别如下:
1.生茶颜色以青绿、墨绿为。经过时间陈化之后部分转为黄绿、黄红色。汤色以黄绿、黄红、金黄为主。有苦、涩、甘、甜等口感,香气比较明显,新茶易伤脾胃,不过经自然陈化以后茶性就会慢慢变成温和、褐栗色的茶。主要有清理肠道,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的功效。
2.熟茶颜色以红褐色为主,为渥堆味。茶性温和,口感醇厚。发酵充足的熟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的,有回甘,香气明显。汤色发酵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的以红黑色为主。叶底多为红棕、深褐色。熟茶可以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