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采用玻璃杯冲泡,给领导泡茶可按照1:50的茶水比例,即5g茶叶搭配250ml左右的水,注意茶杯倒水不宜过满,七分为佳;如采用盖碗冲泡,以110毫升标准容量为例,泡白茶,投茶5克;泡红茶,投茶5克;泡岩茶,投茶8克;泡生普,投茶8克。
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等茶具一定要保持洁净,待领导与客人坐定后,主动通过聊天的方式,得到对方饮茶的喜好,或者可以直接询问。
待入座之后,如使用玻璃杯泡茶,可按照标准比例1:50的比例冲泡(茶叶审评标准),一般5g茶需要2500ml水,此比例也可更好的发挥茶叶的口感与香气。
当然瓷杯、透明玻璃杯都适合此种情况。
如使用110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冲泡,可参考以下的投茶比例: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生普,投茶8克。
第一、浅茶满酒,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倒往茶杯里的茶水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三分情为纲要,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第二、端茶用双手,注意递茶时不要捏杯口,既不卫生又不礼貌。
第三、及时添茶,添茶时先给长辈、领导倒茶,再给自己倒茶。
第四、壶嘴、茶针等尖锐的东西不能对准客人,让人缺乏安全感也不尊敬。
第五、轻拿轻放,既安全又优雅。
第六、泡茶时定点沿杯壁注水最安全,稳重又不会出错。
第七、新客换茶,如果中途有新客加入时重新换茶,表示欢迎。
第八、切勿皱眉,以免客人以为不欢迎。
第九、冲泡前先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俗称“温杯”,这样既卫生,又显得专业。
第十、头倒茶倒掉不喝,称为“醒茶”,也叫洗茶、润茶,有利于茶汤内含物质的释放。
第十一、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或客人中的年长者,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的同仁,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最后一个才是给自己满茶。
正确的添水方式是这样的:在不打扰对方谈事的前提下,向客人点头示意或右手伸出示意要续茶,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杯盖,拿起茶杯转身加水后放回原位,再盖上杯盖。
注意:及时添加茶水,尽量不发出声音,所以我们在示意客人要添水或在盖杯盖时尽量小心;依次倒茶,斟茶期间注意着装得体。
主旨:端庄大方,不要妨碍别人。
备茶操作:1.准备好杯子,在里面放好适量茶叶,一会直接就能倒水。这种试用大多数情况。2.有个专门的泡茶飘逸杯,把茶叶放在飘逸杯中,洗过后第二道的茶水拿去倒(这个是纯茶水,无茶叶)。这个适合人少的小范围,而且是对喝茶比较讲究的。
倒水操作:如果是大型会议,最好提前5分钟就开始倒水了,临时会议人来了倒水也不迟。
加水频率:这个也不定,一般会议开始后每隔15分钟加一次水,如果发现大家喝的快可以时间缩短点,反之亦然。在会议快结束时可以将间隔时间稍放长。
动作:如果是带盖的陶瓷杯,一般用一只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夹住杯盖的陶瓷头,拇指食指握住杯把,将杯子拿到就坐人的后方倒水(一定是在他后方,不要和他并排),最好放低点,以防水溅到就坐人衣服上。倒完后把杯子放下顺手就盖上盖了。这个方法没那么多繁琐动作,简单方便,而且会越抓越紧,盖子不容易掉。还有,你给哪个人倒水是侧面朝他拿杯子的。如果是给纸杯加水,拿出来的动作是一样的。
茶水不能加太满,太少也不行。一般加到四分之三。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4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8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但一般的茶叶小白们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在没有硬指数的情况下,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
下面,我们将由盖碗这个常见的泡茶工具来好好说说。
二、按体积投茶
绿茶和黄茶
普遍来说,绿茶和黄茶是公认为所有茶类中最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太烫的水会伤害到绿茶和黄茶的茶叶,让茶汤变苦变涩,但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90——95℃的水,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近一半。
小叶种红茶:祁门红茶
大叶种红茶:云南红茶
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紧压茶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紧压茶有“三年以下开盖泡,三年以上扣盖泡”的说法,原因是“年纪较轻”的紧压茶发酵度不高,盖上盖子会像绿茶一样把茶汤闷坏,而三年以上的紧压茶因为后期自我发酵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三、其它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比如调饮茶——最常见的奶茶,茶水比例差不多1:30。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奶,所以可以把茶汤泡制得浓一点,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奶还是多茶;
比如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玻璃瓶为例)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的喝茶,几经“修炼”,你肯定会拿捏一份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