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筛选完成之后,即迎来发酵,发酵室必须将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90%左右,然后将茶叶充分铺开,静置几个小时,这个发酵的过程没有微生物参与,全凭茶叶自己“进化”,一般来说,茶叶会成功地变成红铜色,香气才会出现明显的花香味。
红茶发酵的条件以及步骤
1、发酵温度,室温一般掌握在22-30℃。
2、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越高越好。
3、通气,因发酵中需消耗大量氧气,发酵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4、摊叶厚度,根据叶子老嫩、揉捻程度、气温高低等因素而定,一般嫩叶宜薄摊,老叶宜厚摊。
摊叶薄厚还需看温湿度,以云南的气温看,建议厚度增加到25厘米左右,隔两个小时用手感受发酵叶中心温度,感觉稍烫手(超过体温)就需翻叶一次,再继续发酵。
5、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一般从揉捻开始计算。用发酵箱加温加湿一般需2-4h达到,但实际加工中一般是4-6h,2-4h很难达到发酵适度。
红茶的发酵程度
准确掌握发酵程度是制造优质红茶的重要环节。随发酵叶内部的化学变化,其外部表征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如:叶色由青绿、黄绿、黄、红黄、黄红、红、紫红到暗红色;
香气则由青气、清香、清花香、花香、果香、熟香,以后逐渐低淡,发酵过度时会出现轻度酸馊味;
叶温由低到高再降低。在实践中,根据发酵叶的香气和叶色的变化,加以综合判断。
发酵适度叶,青草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即一种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春茶发酵叶色掌握为黄红或红,嫩叶红匀,老叶红里泛青,好的发酵叶可以呈铜红色。
问题一:在家做红茶要怎么发酵?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①温度:通常室温控制在20~25℃左右,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左右为宜。如叶温超过40℃,要进行翻拌散热,以免发酵过分激烈,使毛茶香低味淡、色暗。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里要采取降温措施,摊叶要薄,以利散热降温;反之,气温较低时,摊叶要厚,必要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②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和积累;反之,发酵时空气湿度过低,不利于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非酶促氧化加剧,造成汤色和叶底都变暗,滋味淡薄。③摊叶厚度:一般在8~12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气温低时要厚摊;气温高时应薄摊。但无论厚摊或薄摊,摊放叶子要保持发酵时通气良好。发酵过程中应翻拌一次,以利散热通气。④发酵时间:工夫红茶发酵时间一般为2~3小时,红碎茶发酵时间一般在30~90分钟。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即为发酵适度。一般春茶呈黄红色,夏茶呈红黄色。
问题二:红茶如何发酵 发酵
发酵是功夫红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程。所谓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
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D25℃,相对湿度95%,摊叶厚度一般在8D12cm为宜。发酵适
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嫩叶色泽红匀,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
问题三:红茶发酵需要掌握的三个步骤 沐岚红茶的制作工艺:
红茶初制中的物理变化集中表现为重量减轻、叶形缩小和叶色红变。叶色红变的本质是化学变化。叶形缩小和重量减轻有干物质和水分的减少,但主要是水分的蒸发。
鲜叶一般含水量为75%左右,到制成毛茶含水量降到4%―6%。在初制全过程中,随着工序的进展,水分变化呈现一种递减律。一般萎凋散失原含水量的40%―50%,揉捻中失水约为2%―5%,“发酵”叶含水量以50%―55%为宜,干燥中毛火叶含水18%―25%,最后足火达到足干。
从萎凋到“发酵”,水分的逐步减少,可产生三个作用。其一,水分减少,提高了各化学成分的浓度,使得单位体积汁液内分子个数增加,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加多,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其二,由于水分减少,酶由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催化活性得以增强,使化学反应加快;
其三,水分逐渐减少,使各化学成分较能发生全面有益的变化,形成好的茶品质。 在萎凋过程中,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水分蒸发存在“先快后慢”的规律。
问题四:为什么红茶要发酵? 我是学生物的,给你个专业的发酵的定义.
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发酵是为了生成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发酵不同的程度,产生的中间产物会有不同.
联想到茶叶,就是说不同的发酵程度,会因不同的代谢产物而出现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香味.
红茶初制通过萎凋增强酶活性,使揉捻,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氧化,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最后高温干燥,破坏酶活性,使形成的品质固定。
问题五:红茶发酵不完全口感会怎样? 发酵不完全,叶底出现泛绿,和正常红茶口感一致,带涩头。
问题六:红茶是全发酵茶吗 红茶是全发酵茶。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问题七:红茶要怎么发酵? 发酵是功夫红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 程。所谓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 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 学变化的过程。 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D25℃,相对 湿度95%,摊叶厚度一般在8D12cm为 宜。发酵适 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 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 黄红色、夏茶红黄色,嫩叶色泽红匀, 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
问题八:红茶是发酵茶吗 ?下面让我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您喜欢。
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红茶在传统上是西方知道的唯一的茶。西方人比较喜欢红茶。红茶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雅等地。红 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 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因此,红茶的茶叶呈黑色,或黑色中参杂着嫩芽的橙黄色;茶汤的呈深红色;香气扑 鼻;由於少了苦涩味,因而味道更香甜、醇厚。
红茶 亦称全发酵茶。始源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品质特点为红汤红叶。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主产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中国的主要出口茶类。
主要品类有祁红、滇红、闽红、川红、宜红、宁红、越红、湖红、苏红、台红等。
采摘一芽一二叶至一芽二三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精制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制成
云南工夫红茶 亦称滇红。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的工夫红茶。1939年研制。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二叶开展、一芽三叶初展和同 叶质嫩度的单叶,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分本身、长身、圆身、轻身四条主要加工路线,经筛分、拼合而成。条索紧直肥硕,色泽油润,金毫显露, 苗锋秀丽,汤色红艳透明,滋味醇厚回甜,香气馥郁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红茶与绿茶不同,绿茶随着时间会失去味道,而红茶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保持不变,这样就能适应长途运输。这也许是红茶传到西方的原因之一。
问题九:如何辨别红茶发酵好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香苦味醇。
红茶的种类较多,自然产地也就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一、优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
(2)色泽:乌黑油润,芽尖呈金黄色。
(3)香气:小种红茶有松烟香;工夫红茶有糖香;川红有桔糖香。
(4)汤色:汤色红艳,碗沿有明亮金圈,冷却后有“冷浑浊”现象。
(5)滋味:茶汤滋味醇厚、鲜甜。
(6)叶底:芽叶齐整均匀,柔软厚实,色泽红亮鲜活。
二、劣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大小长短不均,外形粗糙,杂质多。
(2)色泽:叶色暗黑,芽尖发黑,或茶叶呈青灰色、银白色;粗老叶色泽枯红。
(3)香气:香气低弱、浑浊、持续时间短,或有异味。
(4)汤色:汤色呈深暗色或浅暗混浊。
(5)滋味:味淡薄或带粗涩味。
(6)叶底:叶底花青、乌暗且不展开。
问题十:听说红茶是全发酵茶,全发酵茶有什么好处呢 发酵茶是比较不伤胃的,可以调节人体的血脂、血糖、加速人体消化,所以胃不好的人但想喝茶来减肥瘦身的,可以多喝发酵茶,例如红茶、乌龙、普洱等。
一杯茶呈现的所有滋味皆来源于叶子。叶子是植物制造养分的工厂,也是盛放所有味道的容器。存放了茶树的土质、阳光、雨露、气候、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等所有大自然的给予与恩赐。对茶叶特别了解的制茶师光看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薄、色泽等就能大概想象出茶叶的滋味,因此它所蕴积的天然花果香都是叶子带给我们的,那是什么带给叶子的呢?
1、 气候的影响
天气越热,阳光越强烈,茶树生长越迅速所形成的风味粗厚扎实。气温越高,制茶的过程就会缩短,发酵会较为完整,口感自然偏重。所以越是靠近赤道的国家,越是低海拔的位置,夏天和秋天炎热,日照长的地方制成的茶叶颜色会较深,冲泡出来的茶汤偏深红,香气和滋味也较为沉稳和粗砺。相反,天气越冷,且多浓雾,阳光柔和,茶树生长就越缓慢,制成的茶风味大多细致饱满。气温低制茶的时间将会拉长,发酵度也不会太高,口感上自然就会多一些优雅与柔顺。所以纬度越高(越过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越是高山区,春冬时节日照短的地方制成的茶叶显色会较浅(偏绿褐色),茶汤呈橘黄色,香气和滋味也较轻柔芬芳。
如果多雨的地区或茶区在雨水多的山面,茶树吸收水分多,茶的质量就单薄,会淡化层次与滋味。因此,雨水不会过多的地方或背雨山面的茶区,茶叶质量会较好。而茶叶采摘制作的气候状况也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位于高纬度的印度大吉岭顶级庄园茶以口感细腻、层次丰富而闻名全球。茶叶大多采摘于海拔最高,北向干冷,浓雾且阳光温和的茶区。春摘茶的茶色偏青黄,口感芬芳层次细腻。夏摘茶的茶色偏红,口感醇厚而浓郁。而雨季茶的品质较为差。
如果茶园是砾石土壤或位于岩石地区茶树会吸收到更多的矿物质,茶叶的香气及口感也会比较醇厚、内敛与沉稳。
2、 茶树品种的影响
茶树分乔木、半乔木、灌木等,叶子的形状从大到小,厚到薄,粗到嫩都影响着茶的品质与风味。整体区分,大致可分为大叶种茶树和小叶种茶树。
叶子就像盛物的容器,空间越大汲取的风味就越多,滋味的表现自然多元化,但是质感也会粗厚一些。叶子小,盛载的风味不及大叶种茶树多元,但质感却较为细腻轻柔。叶子大的茶树种,根须壮硕,树龄越成熟,根部也就扎的越深,根须会使茶树吸收更多土壤内不同的矿物元素,这些元素使大叶种茶树制作出来的茶风味饱满。
小叶种茶树其质地细腻,茶叶的品质在高质量低成本的市场需求下,茶树过度采摘不给茶树休养生息的时间,违背自然的方式加速生长(例如早生品种)所制造的茶质感不是单薄平淡就是风味过重没有层次,饮用这样的茶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有损健康,也间接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3、 制茶工艺的影响
说起制茶工艺对于茶风味的影响非常关键。还是从叶子说起,采摘越细的,滋味就越细。一般以一芽二叶为主,制作好的茶叶再次筛选以确保茶叶的品质、等级和风味。例如SFTGFOP1就是一芽一嫩叶又经过三次筛选,如此得到的高品质风味就相当细腻且一致。
在制茶工艺上,茶叶的发酵程度越高,或以较高温的方式制茶或加入烘火工序改变茶味或茶叶久放变陈等,这些因素都会让茶叶的外观及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变深,口感偏重。
在茶叶的叶形上,刻意把茶叶切碎制作强化茶味的释放,顺应茶的天然芬芳。
大吉岭庄园茶,绝不能忽略的是庄园精神。庄园会利用所有资源用尽各种工艺与技术不断的改良与创新来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庄园茶品。有的是强调被虫子叮咬而产生的蜜香、有的则要完美呈现麝香葡萄果韵、有的则要表现焦糖甜和龙眼甜、有的要表现花香和热带水果香、有的要表现坚果,可可香或是展现土壤的岩韵等,百味尽出。这些丰富而多变的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茶体验,也是饮茶的乐趣之一。
探索茶叶所蕴藏的滋味。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庄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