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产地有福建福州、广西横县、云南元江、四川犍为、四川峨眉山等地,花茶是传统茶类的补充,是采用传统茶叶为原料,加入茉莉花茶、玫瑰花等,经过窨制而成,成品茶既有传统茶品的清幽香醇,又富含花之香气,因此倍受市场欢迎。
茉莉花茶的产地有哪些
1、广西横县
广西横县的茉莉花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8%。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部、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广西横县也是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我国最大的花茶批发、交易、集散地。
横县茉莉花茶的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有嫩茎、均匀齐整、色泽鲜亮。
香气:香高气扬浓郁芬芳、鲜灵度高、极富生命力。
汤色:黄绿明亮。
滋味:清鲜醇正、浓郁饱满、鲜爽度高。
叶底:柔软嫩匀黄绿。
2、四川犍为
四川省乐山市的犍为县是我国茉莉花茶的第二大产区。其茉莉鲜花特征为花蕾大、花瓣厚、花洁白、香油精含量高。
犍为县茉莉花茶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卷曲、细嫩毫显、或细长条形、色泽嫩绿温润有锋苗。
香气:浓郁高扬、沁人心脾。
汤色:嫩绿明亮、清澈鲜亮。
滋味:清鲜甜润醇爽回甘、有一种特殊的"熟香韵”。
叶底:柔嫩匀亮。
3、福建福州
福建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娴熟稳定,级别不同种类繁多。福州茉莉花茶的分级:银毫级(六窨一提)、春毫级(五窨一提)、香毫级(超特级、五窨一提)、特级(四窨一提)。
福州茉莉花茶的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匀整秀美、毫峰显露、色泽黑褐油润。
香气:清香清鲜、鲜灵持久。
汤色:黄绿温润、清澈明亮。
滋味:入口感觉爽快醇厚清鲜、口感纯正饱满醇和、汤中含香持续性好、回甘持久较耐泡。
叶底:匀嫩晶绿。
4、云南元江
其茉莉花的特点为开花早、花期长、生长快、产量高、香味浓、品质好。
元江茉莉花茶品质特点
外形:条索紧结细嫩、毫显有峰苗、色泽亮白光润。
香气:香高浓郁、鲜灵持久。
汤色:清澈透亮淡黄色。
滋味:柔顺饱满无苦涩、醇和温润极耐泡。
叶底:鲜嫩质感有光泽。
除此之外,还有金银花茶、白兰花茶
白兰花茶是以白兰花或黄兰、含笑等香花窨制的花茶。白兰花香气浓郁,黄兰又称黄缅桂,淡黄色,含笑有香蕉香味。白兰花有时也作为茉莉花茶窨制时打底用,也就是茉莉花中掺入少量白兰花瓣,以增加茉莉花茶香气的浓度。
金银花茶是用金银花窨制的花茶,金银花既有清雅的花香,且有清凉的药理作用,金银花茶常用于夏季的解暑,也是花茶的重要一种。
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花茶(再加工茶)与花草茶是不一样的概念。
花草茶是以植物的树皮、根部、花、叶等为原料,经过采收、干燥、加工制成的,具有方便、适口特种功效的茶品,如洛神花茶,菊花茶。
而花茶是以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的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产品称,花茶亦属于再加工茶,如碧潭飘雪,花毛峰等。
花茶产地有福建福州、广西横县、云南元江、四川犍为、四川峨眉山等地,花茶是传统茶类的补充,是采用传统茶叶为原料,加入茉莉花茶、玫瑰花等,经过窨制而成,成品茶既有传统茶品的清幽香醇,又富含花之香气,因此倍受市场欢迎。
茉莉花茶产地:福建福州、广西横县、四川犍为、云南元江等。
茉莉花茶的产地多在我国的南部地区,其中福建福州、广西横县、四川犍为、云南元江都是有名的产出地。品种有龙团珠、政和银针、金华茉莉、碧潭飘雪等等。
由于茉莉花茶制作要求茉莉鲜花采摘后当晚付制,因此茉莉花茶的产区分布需交通便利、紧邻茉莉花产地。福州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山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日照短,多散射光,云雾缭绕,十分利于种茶树;盆地中心的冲积平原为沙壤土,肥力高,水份足,扦插茉莉易成活,昼夜温差大使茉莉花品质好,在福州形成“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种植格局。
茉莉花茶等级
一般特种茉莉花茶采用的原料嫩度好,常为一芽一叶、二叶或嫩芽多,芽毫显露。
1、特级、一级茶
采用的原料嫩度较好,条形细紧,芽毫稍显露。
2、二级、三级
二级、三级的茶所用原料嫩度稍差,基本无芽毫。
3、四级、五级
四级、五级的茶属于低档茶,原料嫩度是比较差,条形松、大,常带茎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