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属于黑茶、后发酵茶,藏茶主产于四川雅安,是采用雅安高山小叶种和中叶种为原料,经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而成,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大特色,品种有毛尖、芽细、康砖、金尖等。
雅安藏茶,也叫边茶、砖茶等。
藏茶自出现以来,就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因畅销藏区而得名,原产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麓过渡地带雅安蒙顶山,古称“青衣羌国”,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
此地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雨、多云、多雾;年日照时长仅800~1050小时,年均相对湿度达80~83%,更有“西蜀漏天”、“雨城”之称。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发酵茶类。
藏茶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具有“红、浓、陈、醇”的特点。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藏茶香气非常复杂,香气持久。
涓滴品尝,舌尖尝到一股陈香的味道,还混杂干果、鲜花的香味,又尝到一股药香的味道,隐隐约约还有吃中药的感觉,介乎于似药不似药的感觉,很独特的一种口感。
藏茶品级
清代末年开始,四川雅安的藏茶分为两等六级:一等称为细茶,有毛尖、芽细、康砖,二等称为粗茶,有金尖、金玉和金仓。
各级茶的品质特征:
1、毛尖:相当于采用现在的细茶的特级和一二级毛茶为原料,砖型平整光洁,显毫,香高味浓,汤色黄亮,叶底匀嫩。
2、芽细:相当于采用现在的细茶的三、四级毛茶为原料,砖型平整,显芽,香正味浓,汤色黄红,叶底尚嫩。
3、康砖:相当于采用现在的细茶四、五级和部分级外细茶原料组成。其砖型平整,叶形显条,香气平和,滋味醇厚,无苦涩味,汤色红黄,叶底尚匀。
4、金尖:相当于现在细茶级外的原料和一级粗茶原料组成,砖型平整,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醇,汤色红亮,叶底较老匀称。
5、金玉:相当于现在一至三级粗茶原料,甑型平整,显红绿茶梗,香正味醇,汤色红亮,叶底粗老含有粗梗。
6、金仓:相当于以现在四级以下的粗茶为主料、红梗为配料。在销区用于饲料缺乏时喂养牲畜,所以又叫“马茶”,甑形粗糙松散,含粗梗较多,香低味淡,汤色浅红,叶底花杂,这种茶解放前就已经停止生产。
1、藏茶属于黑茶。
2、同时也是后发酵茶,主产于四川雅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沏茶分为两等六级:一等称为细茶,有毛尖、芽细、康砖,二等称为粗茶,有金尖、金玉和金仓。
藏茶是什么茶
从古到今,藏茶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藏茶采摘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藏茶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藏茶的功效
藏茶具有降脂、减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藏茶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HDL)含量,并能促进胆固醇和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除。
藏茶的渊源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是世界茶诞生地雅安独有的品类,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茶;藏茶是中国砖茶的鼻祖,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藏茶极具收藏价值,藏茶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制成的茶砖,色彩天然,上面镶有菊花、玫瑰等花瓣,用作装饰材料,不仅体现独特的装饰风格,展示中国藏茶的深邃文化,同时减少部分装修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侵害。集绿色、环保、健康于一体,并可以被二次有效利用,藏茶砖因此很快成为家装材料的新宠,进入都市人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