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正岩水仙是什么茶

时间: 2023-02-02 16:48:17

正岩水仙是什么茶

正岩水仙是乌龙茶,水仙是武夷岩茶的著名当家花旦品种之一,水仙既是茶叶品名,也是茶树品种名称,水仙茶树品种适制乌龙茶,是分布在三坑两涧地区的水仙茶树,经过特定的工艺制成了水仙武夷岩茶,其茶香、水兼容,花香显著,且具有细幽、持久、鲜明的特征。

何为正岩

所谓正岩、半岩、外山、洲茶,主要是根据茶的生长环境来区分。

而茶友们经常口口相传,广泛热议的“三坑两涧”,正是正岩产区的代表,分别由“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组成。

以牛栏坑为例,这处地方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溪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季又能挡冷风,气温温差小,长出来的茶叶叶片厚实,品质高,有着典型特征,因而生长出来的茶可谓岩茶精品中的精品。

除此之外,正岩主产地还包含天心岩,马头岩,竹窠,碧石,九龙窠,水帘洞,三仰峰等等,组成了庞大的正岩茶家族,而用正岩山场气息的原料制成的水仙茶,便独具一格。

水仙品种特质颇显,绵柔、悠长的香气恰到好处,没有过分张扬,保有内涵。

细看叶底,青蛙皮、绿叶红镶边明显,工艺娴熟。

茶汤通透明亮。

入口香气馥郁,汤内物质细腻,需要静心细细品尝,木质味涌现。

做到香、水,兼容的一款好茶。

口感的醇厚造就了水仙品种的特质,开盖花香显著,

在耐泡程度的表现力也不差,可泡10泡以上。

正岩茶有什么优势

第一:香气细幽、持久、鲜明

正岩茶的香气,具有岩层的风韵,有灵魂,细幽、持久、个性鲜明。

第二:滋味甘醇、柔和、稠厚,岩韵悠长

品味正岩茶的茶汤,是一种享受。正岩茶的口感,醇厚、稠滑、柔和,轻啜一口茶,仿佛在喝浓稠的牛奶。是顺的、滑的、柔的。这种茶汤的质感,如琼浆玉液一般,清甜感能够迅速把你的口腔紧紧包裹起来,再也无法逃离它的温柔乡。

第三:耐泡度极佳

正岩茶耐泡,十泡有余香自然不在话下。

水仙茶属于什么茶

属于乌龙茶。

水仙茶是属于乌龙茶,水仙茶足底特色就是外表所呈现的是率褐色,而且天生自带油润的光泽度,虽然背部与绿茶不同,所呈现的是磨砂沙粒的质感,加上在水仙茶冲泡之后,香浓的味道十分的尖锐,而且汤色是好看的橙黄色,而且作为乌龙茶的水仙茶,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耐冲泡。

水仙茶是福建名茶,有闽北和闽南两种,由于生长地理位置不同、做法工艺不同,也就形成了两种风味。

特点介绍:

水仙茶最为有名气就是在福建这个地方所出产的,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流行饮用水仙茶的历史了,三百多年前,在康熙盛世的时候,水仙茶开始盛行,至今水仙茶已经获得了无数的第一,而且还是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备受大家的喜爱还有关注,因为水仙茶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已经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重视了。

水仙是什么茶

水仙茶是福建的传统名茶,是乌龙茶的一种,也属于青茶、半发酵茶。

水仙茶叶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

水仙茶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水仙茶的制作工艺:

工艺要求:鲜叶-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结合做手-晾青交替进行)-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摊凉-拣剔-成品。

1、晒青:

成都掌握宜偏重,即两晒两晾,以促进鲜叶梗脉的水分能够顺利地散发;做青时,摇青次数宜少,摇青时间宜短,程度宜轻,摇青后的晾青应适当薄滩多晾,故有“懒水仙”之说。目的是控制青叶发酵红变在适当的范围;干燥时,温度适当提高,时间延长,俗称“火候饱满”,使成品滋味浓厚。

2、做青:

做青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温度高,湿度低可加速水分蒸发,使青叶理化变化同步进行,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度要求;湿度高,则水分蒸发慢,走水困难,因而在生产中,湿度高时要加强鼓风,多设火炉,以促进青叶走水。

3、堆青:

堆青处理,视做青的程度而定,历时1.5~2h,厚度30~40cm至红边较足,香气大起时进行杀青。做青适度:叶面黄绿,叶缘朱红色,青带绿腹,红镶边,叶质柔软,手摸光滑如绸,青气消退,花香显露,叶片突起呈龟背状。

4、杀青:

筒体温度要求在220~240℃,手感以手背放置筒口有刺痛感为度,白天看锅壁泛白,夜间微红时即可。叶投入时有“噼拍”声,投叶量25kg上下。

杀青以闷杀为主,2min后,开启排气风扇,将水蒸汽吹出筒外。杀青达适度时,手握杀青叶成团,有粘手感,不易弹散。折梗不断,茶香显露、减重率36~40%,雨青杀青程度掌握要求更足些。

5、揉捻:

将适度的杀青叶略为散热后,随即装入揉捻机,装叶适量快速,压力以轻→略重→重为度,至条索紧结,卷曲率达90%以上,下机历时约10~16min。

6、烘干:

通过热化学作用,发展色、香、味品质。要求进风口温度150℃,摊叶厚2~3cm,转速快盘,烘至七、八成干,手触略有刺手感时下机,摊放2~3h,梗干滋味更醇和;足火温度100~115℃,慢盘烘至手折梗脆断为适度,下机稍摊凉,密封保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