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大红袍的口感和香气描述(大红袍口感是什么?)

时间: 2023-02-02 17:04:48

大红袍的口感和香气描述

大红袍的口感为高扬浓烈,滋味醇厚,岩韵厚重,花香明显,口感劲道十足,内质充足,且温润甘醇,汤水柔顺、细腻,香气上,大红袍分为花香、果香、木质香三种,香气纯正持久,挂杯明显,饮之,汤稠水滑,韵味十足,回甘生津,并具有显著的岩韵。

大红袍(奇丹)的香型

一是花香型。

二是果香型。

三是木质香型。

做出什么味道,主要看茶农的制茶技艺,制作工艺好,花果香并存,汤稠水滑,韵味十足,回甘生津携带香气。

冲泡之后第一泡揭盖,花香浓烈、明艳、奔放。茶汤清甜、柔和。稍等片刻,口腔里有强烈的生津感。

第二冲,花香在前,中调带着甜甜的香气,似果香,又有些似花香。等到茶汤凉后,甜蜜的果香占据杯盖、落水香。

猛烈,是对大红袍的第一印象,高扬浓烈,滋味醇厚,岩韵厚重明显。

第二,是层次丰富。因为纯正无杂味,不“乱”,层次感十分鲜明。

茶香最先翻入鼻腔,入口后在口腔中层层递进。哪怕一口饮尽,齿颊的香气也会再次环绕鼻腔,经久不退,让人忍不住咂舌。

第三,是后韵足,耐冲泡。9泡以上,花香依旧。由于产量不高,常常被作少量提香用。

因为够纯,所以易品,易感知。这大概也是纯种的包容性吧,虽然是单丛茶老饕的终极之茶,也并非大众茶友难以捉摸。

饮大红袍,宛若置身在林海当中,连绵不绝的参天大树,静默无言。但它那股遒劲与稳健,让人心底生出安全感。

喝大红袍,是踏实的。

尤其是在工艺制作环节,要求极高。用茶农的话说:“不好做”。

要发酵得当,才会出现花香与木质味并驾齐驱的局面,汤水才会柔顺、甘甜、细腻,否则茶就不好喝。

大红袍纯种=奇丹

奇丹,是由六棵母树大红袍中的2号株扦插繁殖出来的,也就是无性繁殖而来。

与“母生子”的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是复制,不仅仅是“像”,而是完全保留和母本一样的遗传物质。

无性繁殖从插穗选择到最后成株培育,中间有时间、气候、环境、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既考验人,还得看天。因此,很难大规模培育。

可以肯定的是,奇丹就是2号母树的完全复制版,成功保留了母树大红袍的所有茶叶遗传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纯种大红袍。

奇丹的叫法,正是在大红袍名声鹊起之时,僧人为了保护母树大红袍不被闻风而来的游人破坏起的别名。

奇丹品种鲜叶所制大红袍,岩韵显著,野性足,没有无杂味,非常纯。

大红袍口感是什么?

大红袍口感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这才是正宗的大红袍味道。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

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



大红袍的选购标准

大红袍外形呈条索状,成品茶颜色绿褐油润或是背青带褐油润,冲泡后汤水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工艺的差别,大红袍的香气千姿百态,但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岩骨的花香,而且大红袍入口醇厚回甘,具有岩韵当中特殊的地域特征。

大红袍香味较浓,口感醇厚,略重于清香铁观音,香气清雅,喉韵甘滑; 大红袍外形成条状,色泽红褐,初一看上边还有一层白色.泡到杯里茶水也是发红的,还带烟火味,高档大红袍在烟火味下还有阵阵花果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红袍

大红袍口感是什么?

 大红袍口感的明显特征为香气馥郁,兰花香高远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只要有,清香型、浓香型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大红袍的茶叶会有香气、泛着兰花香气,可以从茶叶的香气高低来判定优质或低质大红袍,优质大红袍香味持久。品质稍差的大红香气较短,品质最差的大红袍会有霉味、焦味、烟味、酸馊味等异味。口感方面,优质大红袍口感醇和、顺滑、味道在口腔持久。一般冲泡七八泡后口味依然纯正为最佳。


冲泡方法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

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

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

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