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四季分别喝什么茶口诀

时间: 2023-02-02 18:06:32

四季分别喝什么茶口诀

春季喝花茶,夏季喝绿茶,秋季喝青茶,冬季喝红茶,四季喝茶主要依据季节特点选择,但并非绝对,其次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喜好、茶品特点来选择,但饮茶也需要注意清淡饮用,禁忌喝浓茶以及隔夜茶。

从科学饮茶的角度而言,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但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结合茶的品性特点,最好能做到四季不同择茶,使饮茶达到更高的境界。

具体说来,春季,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回暖,大地回春,这时饮些清香四溢的花茶,一则可以祛寒去邪,二则有助于理郁,祛除胸中浊气,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

夏天,天气炎热,饮上一杯晶莹碧翠的绿茶,可给人以清凉之感,还能收到降温消暑之效。

秋天,天高气爽,饮上一杯属性平和的乌龙茶,不凉不热,取红,绿两种茶的功效,既能清除盛夏浊热,又能恢复津液和神气。

冬天,天气寒冷,饮杯味甘性温的红茶,或者将它调制成奶茶,可以收到生热暖胃之效。如此安排四季择茶,饮茶,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一年四季喝茶顺口溜

一年四季喝茶顺口溜如下:

四季喝茶口诀: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花茶可以喝茉莉花茶和菊花茶。茉莉花中含有儿茶素、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而菊花气味清香,和茉莉花一起泡水喝,可以缓解疲劳。

1、春饮花茶:

茉莉花茶、桂花乌龙茶 春天之一年之始,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 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寒邪,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 消,其次春季除了花茶,也可以选用一些老白茶、小青柑等,都是可以的。

2、夏饮绿茶:

绿茶、新白茶、乌龙茶、普洱生茶 夏日高温酷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 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除此之外,黄茶、乌龙茶、生普都可以作为备选项。

3、秋饮青茶:

乌龙茶、小青柑、岩茶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天高云淡,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这时宜饮用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效果。除此之外,小 青柑、岩茶可以作为备选项饮用。

四季该如何正确喝茶?

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其道理在于:

1,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2,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3,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4,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