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外形,好的铁观音茶条索肥壮、圆实,色泽乌润、砂绿明显,而劣质茶色泽暗淡,条索松散;闻香气,好的铁观音清香雅韵,清高,而劣质茶香气清淡,或夹杂异味;品茶汤,好的铁观音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滑爽,回甘强,七泡有余香,而劣质茶汤色暗黄,滋味寡淡。
铁观音茶的好坏如何辨别
一、观外形
铁观音的新茶颜色墨绿,肥壮、圆结、重实、翠绿润,且砂绿明显,茶条卷曲紧实,而旧茶相对暗沉,且味道没有那么清新。而劣质茶色泽会发黄灰褐,或过于鲜绿,没有光泽,外形较松散。
二、闻茶香
好的铁观音,新鲜茶叶会自然有一股胜似兰花香的清雅茶香味,清香雅韵,香气清高,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而劣质茶叶则会有一股霉味,怪味,陈旧等味道,闻起来很不自然。
三、品茶汤
品质好的铁观音,汤色金黄、清澈、明亮;香气有如兰花香馥郁持久,素有“七泡有余香”的美称;滋味醇厚滑爽,回甘味强,“观音韵”显著。
入口口感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入口回甘,清新,而老茶、劣茶相对苦涩,入口之后有发麻青涩感,且汤色发暗,或过于沉重。
四、观叶底
铁观音的品质好不好,可以取一片冲泡过的茶叶查看。铁观音叶底肥厚软亮、匀整,叶形呈波状椭圆,叶脉粗壮,叶齿疏钝;红绿相映、绿叶红镶边,叶片大部分呈黄绿色,边缘和叶脉带暗红色。
且依然可以保持柔软、“青蒂绿腹”明显的特点。
六、品回甘
好的铁观音,在饮用之后,会有唇齿留香,满腔芬芳的甘甜感觉,并且能够持久保持,让你的五脏六腑都沉浸在满满的茶香之中。而老茶和劣茶,却没有这样的回甘和口感。
铁观音如何存放
1、铁观音常温储存
容器可以选择铁罐、锡罐,或双层盖的铁皮罐,将铁观音茶叶用铝袋包好,最好是抽掉空气(真空),或直接装入罐,尽量摇紧装足,不留空隙,减少罐内空气,以有利于保持茶叶的品质,然后将袋口密封。
装好后,盖好双层盖,将茶叶放置在常温、干燥、避光的阴凉处。
2、低温贮藏法(发酵程度较轻的铁观音茶)
低温指的是放置在冰箱存放,防止茶叶氧化变质。
具体做是:先将干燥的茶叶(茶叶含水量百分之五以下),装入密封性较好的贮器中,置于摄氏三度以下低温贮藏。大宗茶叶贮存,要建造专用冷库,防潮、隔热,库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铁观音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那么铁观音怎么分辨好坏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铁观音怎么分辨好坏 1、看外形:
看外形主要是观察铁观音的外形、色泽、匀净度和闻茶米的香气,凡外形肥壮、重实、色泽砂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即观音特征明显均为上品茶,反之为次品茶。
2、嗅香气:
先嗅香气是否突出,再区别香气高低、长短、强弱、钝浊,嗅香时采用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的方法,凡香气突出、香气清高、馥韵悠长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3、尝滋味:
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汤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过舌头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滚动,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细胞作出综合的滋味感应,凡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4、看汤色:
看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清浊等,凡汤色橙黄明亮的(简称绿豆汤)的'为上品,暗浊的为次品。
5、观叶底:
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倒入盛有清水的盘中,观察叶底,凡叶底柔软、黄亮、“青蒂绿腹红镶边”明显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铁观音的产地在哪里? 铁观音发源地在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福建安溪县既是世界名茶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乌龙茶的发源地,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而风靡全球。
好的铁观音一定是香气与口感俱佳的。
好的铁观音不怕闷。
在品鉴比赛,当中有一种专业的套组叫做品鉴杯,品鉴方式就是闷茶。品鉴杯的盖子上有一气孔。
将茶叶倒入品鉴杯当中,然后沸水冲泡,然后盖上盖子闷五分钟,五分钟之后,茶叶里的内含物大部分都已经被闷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个茶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如果仅仅只是涩,但是口感还在,不会让你感觉难以入喉,那么这款铁观音品质应该不错,如果发苦,那么这个茶就有问题。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