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资溪白茶属于绿茶吗

时间: 2023-02-02 19:03:21

资溪白茶属于绿茶吗

资溪白茶属于绿茶,不经发酵,产于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之所以取名为白茶是因为资溪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早春时节,当生长温度低于23℃时,呈现玉白色,而资溪白茶经采摘后,是按照绿茶的摊青、杀青、理条、烘干等工艺制成,因此属于绿茶。

而资溪白茶品种随着气温升高,白叶会逐渐转为白绿相间,最后恢复全绿。而在白叶期间采摘的鲜叶,形成高氨(氨基酸)低酚(茶多酚)的特殊成份比例。

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度构成的绝对指标,含量越高,茶汤越鲜,资溪白茶能达到的氨基酸含量,是西湖龙井等绿茶的2倍,普通绿茶的3-4倍。

资溪白茶的采摘与制作也极赋美感,不可方物。不同于其他茶叶,资溪白茶只采清明前二十日之鲜叶,择新生芽一叶一心,轻手捻下;制作时,不假揉捻,经摊青、杀青、烘干自然天成,形如凤羽,身骨轻巧,闻干茶清香郁,整个过程将其独有的特质真实地保留在每一枚叶片中。

资溪白茶取名为白茶,皆因为早期嫩芽会呈现玉白色,但六大茶类的分类是按照制作工艺来划分的,而资溪白茶是按照绿茶的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工艺制成,因此属于绿茶范畴。

资溪白茶的制作工艺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标准采摘一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新鲜芽叶。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时间2小时至3小时。当叶片柔软,散发青气,含水率60%至65%时停止摊青。

(2)杀青:温度控制在120℃至150℃。杀青时间6min至10min。当叶子颜色变深,萎蔫,手握柔软松散,折梗不断,青气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约15%至20%时停止杀青。

(3)理条:温度控制在80℃至90℃,时间25min至30min。当95%以上茶条圆直,手摸有触手感(约7成干)时,即停止理条。

(4)烘干:温度60℃至90℃,时间1.5小时至2.5小时,当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时,立即摊凉至室温。

资溪白茶属于十大名茶里的哪一种?

资溪白茶,产自江西省资溪县,原产于浙江省安吉县。白茶制作工艺独特而自然,不炒不揉,鲜叶经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加工而成,与其他茶类相比有很大优势,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属绿茶类。
资溪白茶品质十分优越,特色明显,集观赏、营养、保健三位于一体,是茶中珍稀茗品,有“绿茶之王”的美誉。 资溪白茶是江西十大名茶之一。“江西省十大名茶”,宁红金毫、婺源林生、上饶白眉、浮瑶仙芝、盘古龙珠、资溪白茶、铜鼓春韵、靖安白茶、狗牯脑、庐山云雾,样样都是茶中精品。

最天然的茶是什么味道?

如果说龙井的青翠豆香中,还有一丝醇厚深沉,那么资溪白茶的香气则更为清丽,像极了出身名门的江南女子,仙得无一点人间烟火气。

其实,资溪白茶虽然名字里有白茶,却和六大茶类的“白茶”没什么关系,而是茶树白化的变异品种;就制作工艺而言,它属于不发酵的绿茶,也是绿茶中味道最鲜,最甜的一味名优茶。

是绿茶,又叫白茶?

资溪白茶实际上是绿茶。那为什么又叫白茶呢?

简单来说,它是茶树中一种珍稀的变异品种,在23度以下时,长出的芽叶呈现嫩白色。因此,在清明谷雨期间采下的茶叶,会在嫩绿中泛着玉白光泽,所以称为白茶。

资溪白茶最早在清代同治年间《资溪县志》就有记载,时称为“白毫”,属资溪重要物产之一,其造茶法为“三月谷雨前采最嫩者一叶一枪(芽)摊干,用锅烧热入叶炒之,乘热搓揉炭火焙干,泡色淡而香味较胜”。

厉害的氨基酸

资溪白茶最大的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是一般茶叶的2到3倍以上。

氨基酸含量高,意味着什么呢?

要知道,构成一杯茶的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物质,分别是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一杯茶是否“好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比例关系。

一亩茶园的3000多亩有机茶园

少了绿茶的杀青和红茶的全发酵,茶叶中的活性酶被保留下来,在阳光照耀下活跃起来,分解茶叶中的蛋白质,生成具有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

资溪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而茶多酚类物质相对较少,喝起来格外鲜爽甘醇,少苦涩味,再加上丰富的茶多糖,回甘十分明显。清澈的香味流淌在唇齿间,依稀可感受到满山青翠。

晒茶靠天气,采茶靠人力。一斤上好的资溪白茶大致有40000-80000个芽头也就是说,一个采茶工人需要重复40000-80000次采摘嫩芽的动作,才有可能制作出500g茶叶。

一亩茶园简茗.资溪白茶

一亩茶园白茶饼

简茗白茶,用极简风格诠释白茶的简约之美,是办公用茶的好选择。有收藏茶叶习惯的朋友,不妨试试茶饼,更易于储存。

正值夏天最热的时段,也是品饮白茶的好季节。鲜醇甘爽之味适合夏日解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