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属于白茶,轻微发酵,主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优良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两道工序加工而成,整个制作过程不揉不炒,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内在成分,因此茶內饱含营养物质,且口感、滋味鲜美。
福鼎市的地理位置: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依山傍海,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7度的中“白茶带”最佳位置。
气候条件:福鼎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均日照1840小时,年均气温18.5度,年均降水1661.6毫米。海域与河流使水蒸气通过水蒸腾作用,循环反复,因而太姥山山麓时而云蒸霞蔚,时而天朗气清;太姥山与西南、西北部山区雨量较多,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环境
土壤肥沃与偏酸性是出好茶的根本。福鼎境内的土壤都十分适合种茶,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介于4-6.3,普遍在5.0左右。氮磷镁钾钙有机质十分丰富,是生长名优茶的基础。
水资源
福鼎区域溪水环绕,境内河道、溪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全市淡水水域面积1340.3平方千米,年平均水量为16.8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宽广。
福鼎白茶的种类:
白毫银针:单芽,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如银,外形纤细如针。
白牡丹:一芽一二叶,绿装素裹,宛若牡丹的蓓蕾初放。
寿眉(贡眉):一芽二、三叶,含有芽头、芽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味醇爽。
福鼎白茶属于白茶,而白茶属于六大茶类,它的制作工艺最为简朴。
唐代陆羽《茶经》说道:“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永嘉今属温州,东临东海,“三百里”应指这太姥山。所产“绿雪芽”在清代就被视为茶中珍品。
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也说:白茶由福鼎创制,当时银针采自菜茶(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树上鲜叶。福鼎大白茶种原产于太姥山,古老茶名绿雪芽约在1857年加以繁殖后,于186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成银针,便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
1、福鼎白茶属于白茶类,微发酵茶性偏寒。
2、福鼎白茶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镇、磻溪镇、点头镇、太姥山镇、管阳镇,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根据原料的不同,福鼎白茶分为四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