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分辩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

时间: 2023-02-02 20:04:59

分辩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

首先看外形,外形肥壮、重实、色泽砂绿、香气清纯的即观音特征明显均为上品茶,其次香气上,香气清高、馥韵持久者均为上品,口感上,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馥郁观音韵为正品,再者铁观音汤色黄亮,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而次品耐泡度低,香气沉淡。

分辩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

一、干评,外形

看外形主要是观察铁观音的外形、色泽、匀净度和闻茶米的香气,凡外形肥壮、重实、色泽砂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即观音特征明显均为上品茶,反之为次品茶。

如今有种走势是对外形并不要求很结实,因为要把外形加工得很结实,就需要用很长的制作时间,而制作时间较长,则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基本是茶叶味道会显得不清纯,色泽会显得较暗淡,针对外形,较为消费者的看法是不必太结实,但也不可以太松散,太结实则品质会下降,还让精制去枝梗的时候更不便,过松则会易碎。

二、湿评品质

也就是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鉴别其茶香味、茶汤颜色、茶汤滋味和叶底。

(1)嗅茶香味:先嗅茶香味是否显著,再区分茶香味高低、长短、强弱、纯浊。高品质铁观音兰花香显著、特点显著,给人一种很强的感觉和印象,这同样是它可以流行的基本原因。因此凡茶香味显著,茶香味清高,馥郁悠长的,均为上品;相反为次品。

(2)尝茶汤滋味:高品质铁观音入口爽滑,兰花茶香在嘴中就可以体现,入喉之后甘香涌起,品饮高等级的铁观音通常会给人一种十分美好的感受,就算它存在茶汤滋味较淡、不够醇厚的缺陷,但优点也极为显著。凡茶汤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相反为次品。

(3)看茶汤颜色:看茶汤的色泽深浅、明暗、清浊等。凡汤色橙黄明亮的(简称是绿豆汤)的为上品;暗浊的为次品。

(4)看茶叶的耐泡度:高品质铁观音新枞茶青,叶子通常肥厚,浸出物也多,耐泡度非常好,许多茶品在六泡后仍可闻见显著的兰花幽香。可谓“七泡有余香”。

铁观音怎么分辨好坏

分辨铁观音的好坏可以从外观、香气、滋味上进行。

1.外观

外观上,优质铁观音外形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呈蜻蜓头且砂绿明显,而劣质铁观音茶多松散,色泽鲜艳,无质感。

2.香气

香气上,优质铁观音香气高扬,悠长纯正,而劣质茶香气冗杂、不明显。

3.滋味

滋味上,优质铁观音汤色橙黄透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劣质茶则口感淡薄,涩感明显。

名称由来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怎样分辩铁观音好坏

茶是中国很重要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下面给大家说说怎样分辩铁观音好坏。请看下面

01 手心放着铁观音茶叶对着灯光照射,看看茶的颜色是否鲜嫩,冬茶的颜色应该是绿色,而春茶是深绿色,最好是沙绿色 白色的奶油。 如果茶干燥和黑暗,说明这个铁观音质量不是很好。

02 看产地,铁观音的首选生产基地是福建省安溪,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茶产区之一,可以体验长年的洗礼,表明其茶叶质量优异。 即使使用相同的工艺生产,来自不同来源的茶也具有非常不同的品质。 铁观音的质量一般在高海拔地区生长,地理环境创造优质的铁观音。

03 品茶,用茶匙浸泡适量的茶汤入口,注意不要过度吸吮舌头在口腔中旋转,以便口腔各个部位的细胞能够形成全面的口感。 任何味道凉爽而厚实但不涩的东西都是高档的; 反之亦然。

04 听铁观音的声音,在茶壶里取少量铁观音茶,听到“当当”的声音,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 相对清脆的声音在中频范围,声音的描述不是真正的铁观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