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枞红茶是指采用原生态野生古老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红茶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红茶,老枞红茶干茶色泽油褐乌润,气味芬芳浓烈,以独特的枞韵为主要特征。
在野生老枞红茶茶树生长的山头,终日冷凉,早晚云雾笼罩,花草蝶鸟与之相拥,苍松青竹与之相伴,香甜果实与之相守,故野韵芬芳,与生俱来。
野生的古茶树在千米高山上自然生长,饶有村夫野樵的气质。
茶树散落于山林之中,甚至常常与大树、丛草交缠,盘根错节,仿佛浑然一体,因此茶农需得一路披荆斩棘,方得摘得此茶鲜叶。
土生土长,古树粗犷。
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是老枞红茶的第一外观印象。但是老枞红茶的条索,并不纤细也不全是嫩叶,是由采下带梗自然成茶,貌似粗糙简单,实则大气委婉,具有典型的武夷茶气质。
老枞红茶的口感:
闻之花香高锐,让人沉醉其间,水蜜桃香,蜜香浓郁,汤水醇厚粘稠,甜感佳,回甘好,喉间带有清凉感,杯底留香,茶香四溢,让人沉醉,耐泡度10泡以上。
老枞红茶独特的枞韵:
老茶客口中的枞韵,一般归结为淌在茶汤中的木质香调、粽叶香、青苔香,以及喉间的一阵清凉感。
有了枞韵的茶,就尤有一股底气,衬托住汤中的鲜与活,更为花香稳住了阵脚。
1、何为老枞红茶
老枞红茶是指生长在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内海拔1200以上或生长在荒野山林中的半乔木型的古老茶树按照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红茶。老枞红茶的树干到茶树枝干都布满绿色的青苔。远看一颗颗老枞红茶的茶树,一副历史沧桑的样子历历在目,像在和世人述说过往的风云。虽然老枞树高枝茂,但是产量较少,而且对所生长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老枞红茶显得极为珍贵。
2、老枞红茶的加工工艺
老枞红茶的加工工艺还是比较复杂,可以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
初制工序: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火-毛茶
萎凋
小种红茶的萎凋有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两种方法,桐木关一带在揉茶季节时雨水较多,晴天较少,一般都采用室内加温萎凋。每一个茶厂多多少少都建有萎凋槽,把鲜叶轻轻摊在铁丝网上,通过机械鼓风,达到鲜叶散失部分水分。
揉捻
茶青萎凋适度后即可进行揉捻。茶青在外力作用下,细胞破损,茶汁外溢,促使茶叶化学物质的反应,丰富茶汤滋味,揉捻程度对后期发酵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的揉捻用人工揉至茶条紧卷,茶汁溢出,现在均改成揉茶机进行。
发酵是茶黄素、茶红素形成的重要手段,发酵好坏决定茶叶品质,特别是老枞红茶,叶片较大较薄,不易于掌握,一般是由技艺高超的制茶师傅亲自制作。小种红茶采用热发酵的方法,将揉捻适度的茶坯置于竹楼内压紧,上盖布或厚布。在茶叶自身酶的作用下发酵,对于发酵时间,每一款茶的时间都不一样,需要看青发酵。
过红锅
这是小种红茶的特有的工序,过红锅的作用在于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以保证小种红茶的香气甜纯、茶汤黄亮,滋味浓甜。其方法是当铁锅温度达到要求是投入发酵叶,用双手翻炒。这项技术要求严格,时间过长过短都会损坏茶叶的品质。现在在桐木关很少采用过火锅这道工序。
复火
烘干的老枞红茶经筛分去除粗大叶片,粗老茶梗后,再置于焙笼上,进行复焙,减少含水率,保证茶叶品质。
精制工序:定级归堆-筛分-风选-烘焙-匀堆-装箱-成品
桐木村的老枞红茶数量不多,精制工序大大减少。
3、老枞红茶的品质特征
按照新老工艺结合制成的成品茶条索肥壮,色泽油褐乌润,滋味醇厚,似花香粽叶香,气味芬芳浓烈,以独特的花香味和蜂蜜味及特有的“枞韵”味为主要的品质特征。
老枞红茶和古树红茶的区别有:
1、茶香不同,古树红有果香、桂圆香,老种茶树的枝上布满绿色的苔藓所以茶香具有独特的枞韵,有浓厚的木香。
2、口味不同,古树红茶口感丰富,口感醇厚饱满,老枞是指年纪较大的茶树所以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茶汤味道更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