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茶的好坏主要依据8个维度,纯度、浓度、厚度、苦涩度、甜度、鲜度、回甘、风味,好茶滋味纯净,茶汤透亮,内质饱满,稠厚感与层次感强烈,苦涩及时化开,回甘生津且饱含回味,而劣质茶滋味寡淡且单一,有杂味,汤质暗沉,苦涩度较高,回甘以及鲜爽度差。
茶怎么品出好坏:
一、闻茶香
茶叶香气多种多样,就拿白茶来说,白茶有毫香、各类花香、果香、枣香等等,且香气有浓有淡,有高远也有低沉。
最简单的判断就是闻一下茶叶的香气,看它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者有让你感到不适的味道。若是发霉变质的茶叶,那我们自然就能在第一时间闻出茶叶那不对劲的茶香。因为品质正常的茶叶,香气就算不鲜明,但至少不会难闻、刺鼻。
我们在做闻香工作前,应该先了解一下你要闻香的茶叶。事先知道茶叶会具有哪些类型的香气,提前做好功课,闻香工作就会顺利些。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闻香?
闻香主要有分3种:
第一干闻、第二热闻、第三冷闻,所谓的干闻就是闻干茶香,热闻就是闻已经冲泡好的茶汤香。冷闻就是闻茶冷却后的盖子香或者杯底香、叶底香。
值得一提的是,热闻同样分三种:
第一闻盖子香,第二闻茶汤香,第三闻叶底香,一般细嫩的茶叶具有嫩香,如果没有这种香气那么说明此茶可能是老茶、粗茶。此外,我们可以从香气的悠远性与持久性来分辨茶叶的好坏。
茶叶的香气要符合本身的特点,比如白牡丹是花香,老寿眉是枣香,因此你就不能从牡丹身上闻出枣香来,这就不对了。
二、品茶味(重点)
茶的滋味是最能反映出茶的品质好坏,而品茶味也是我们泡茶的最终目的。冲泡一款茶叶后,主要可以从下面这些角度去品,要点:多喝、多泡,实践很重要。
1.纯度
纯度和香气一样,指滋味是否纯净,有无异杂味。主要也是加工过程或存储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比如霉味、焦味和由于杀青或揉捻没处理好形成的青味。
2.浓度
这个很好理解,是茶汤内含物质多少的表现。
我们喝茶就是在喝叶子里面有益的内含物,如果内含物很多的话,则说明“库存充足”,有条件满足我们的饮用需求,这也是茶叶耐泡度的基础。
3.厚度
指茶汤的稠厚感,常常会和浓度搞混。
其实浓度就像一杯纯盐水,盐的多少代表它的浓度高低,但加再多盐都还是单调了点。而厚度则是一碗高汤,里面除了盐还有很多很多东西,会给你一种很丰富、厚实的感觉。
茶也是一样,不同物质含量多且均衡,就会给我们的味觉更多的享受。没厚度的茶喝起来单一,缺乏层次。
4.苦涩度
很多人觉得苦涩度是不好的,但其实它也是茶的必备,茶中有益物质中最要的物质,比如茶多酚就是苦涩味的,咖啡碱是苦味的。因此完全没有苦味不仅是不好的,也是不现实的。
还好茶叶中还有很多甜味、鲜味的物质,他们和苦涩味融合起来,让苦并不那么讨厌。
喝茶时可以有轻度苦涩,让味觉更丰富,但不可一直留在舌面和口腔里,让人难受,这就是“苦要化的开”的意思。
5.甜度
这应该是茶中最愉悦的味道之一了,不过茶的甜并不是跟糖水或者蜂蜜一样那么强烈,而是一种温和的甜,主要由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来表现。在无添加的情况下,甜度越高越好。
6.鲜度
是指茶的鲜爽口感,这和茶中的氨基酸有很大关系,很像我们熬汤的过程中产生的鲜味。一般茶叶越嫩,产地海拔越高,尤其是春茶,会有非常明显的鲜爽味,鲜度越高,茶叶品质越好。
7.回甘
指茶的苦后回甘,刚刚说苦涩度时提到过“苦要化的开”,也就是化成了甘甜味。其实这是一种甜感,并不是真正的甜味,是我们的味觉在经受茶叶轻度苦涩刺激后的一种反差感。
回甘往往伴随着生津,也就是分泌了唾液,嘴巴里会有很水润的感觉,更舒服。因此生津回甘快,也是好茶的特点。
8.特殊风味
这是茶树的品种、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所赋予茶的特别味道,每一种有特色的茶视具体情况有不同的特殊风味。
比如传统烟熏的正山小种,会有桂圆的味道,人称“松烟香、桂圆味”;有一种制作武夷岩茶的茶树品种叫“肉桂”,制作出来的茶不仅有桂皮香,前几泡的滋味还有一种微妙的辛辣感。
一般有这些特殊风味的茶,都是在品种、产地、工艺上有些过人之处的,遇到的话可要细细品尝。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6、香气
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7、滋味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8、汤色
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9、叶底
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f79c5cd1bfb7d0a20cf4863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f79c5cd1bfb7d0a20cf4863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f79c5cd1bfb7d0a20cf4863f"/>
扩展资料
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参考资料/ah.people.com.cn/n/2014/1126/c354973-23018452.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如何挑选好茶叶?五个方面来支招">人民网-如何挑选好茶叶?五个方面来支招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一、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
三、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扩展资料:
品茶注意事项:
金属器里的银壶是蛮好的泡茶用具,密度、传热比瓷壶还好。「清茶」最重清扬的特性,而且香气的表现决定品质的优劣,用银壶冲泡最能表现这方面的风格。陶瓷器流行三分法,将高温烧结,但又不白,又不透光的一类称为「火石」,这类壶具所表现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与「陶」之间。
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红茶与绿茶,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红茶与绿茶茶叶经开水冲泡3-5分钟后,倾出茶汁于评审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爱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红茶与绿茶汤色:评审汤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红茶与绿茶叶底:评审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茶(品味茶水的过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