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7大调理脾胃的中药行气健脾和胃最有效

时间: 2023-01-09 11:52:16

7大调理脾胃的中药行气健脾和胃最有效

脾胃主运化,对人体的正常机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用来调理脾胃的中药有山药、芡实、砂仁、佛手柑、麦芽、白术、黄芪等,像平时容易消化不良、吸收不好身体消瘦的人群,就是脾胃不和的缘故,可以用这些中药进行调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调理脾胃的中药

1、芡实

功效:有补肾固精、健脾止泻、祛湿利水的功效,能够用来治疗肾虚的相关症状,比如说遗精、尿频尿急等,以及湿热引起的淋浊、白带异常、痢疾等等病症。

用法:可以做芡实粥,先把炒芡实放到锅中煮开,然后加入大米,小火慢炖一起煮熟即可,但是吃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或者是做成芡实粉,先把炒芡实磨成粉,然后用开水冲服,一般每次冲泡的量是50-100克左右;又或者是可以把炒芡实与花生、红枣一起煮汤,能起到很好的补气养血、调理脾胃的效果,体虚的、脾胃虚的、产妇、贫血气短的人群都很适合服用。

2、白术

功效:白术有很好的补气健脾、祛湿利水的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倦怠等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能够调整胃肠道的运化功能。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可以将干姜与白术搭配;消食化积的话就与枳壳合用;健脾祛湿可以搭配茯苓和陈皮。

用法:白术猪肚粥,用10克的白术搭配50克的猪肚,以及粳米和生姜适量,先把猪肚洗净煮到七成熟,然后将白术、生姜用袋子包好放入锅中,与粳米一起蒸煮,到食材都熟透的时候就可以取出药袋只喝粥了;还可以与甘草一起泡白术甘草茶,一般是白术15克,甘草3克。

3、砂仁

功效:砂仁有理气和胃、散湿温中、健脾的功效,对于寒湿引起的腹泻、痢疾、呕吐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化湿行气,对改善腹胀、食欲不振有很好的疗效。与苍术、厚朴、豆蔻搭配能够改善湿浊内淤;与党参、白术合用能治脾胃虚寒;与干姜、附子搭配能治脾寒腹泻。

用法:日常可以做砂仁粥,把适量的砂仁和粳米一起炖煮,可以早晚食用。

4、山药

功效:山药有养阴生津、润肺、健脾和胃、补肾固精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阴虚引起的咳嗽、痰喘,也能治疗脾胃不和、肾虚遗精、女性白带过多等症状。

用法:无论是直接清炒、拔丝山药,还是煮粥、炖汤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5、佛手柑

功效:佛手能入脾、胃、肝三经,性味温和,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化痰止咳等多种功效。

用法:可以用适量的佛手开水冲泡当茶饮,也可以用来煲汤。

6、麦芽

功效:这里用于调理脾胃的是炒麦芽,生麦芽的主要功效是回乳,所以哺乳期的女性就不适宜食用。而炒麦芽的主要功效就是消食化积,能够用来治疗饮食不消化、脾胃失调等症状,而且性味温平,所以即使长期使用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用法:炒麦芽既可以直接泡茶喝,也可以用来煮粥。

7、神曲

功效:神曲有健脾暖胃、消食化积的功效,主要就是用来治疗饮食不化、积食、脾胃不和引起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并且对于一些瘀血腹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与山楂、麦芽、砂仁、白术、陈皮等药材一起合用,健脾养胃、消食的功效会增强。

用法:可以与粳米一起煮粥,有很好的健脾消食的功效。

结语:像这样调理脾胃的中药还有很多,比如党参、扁豆、葛根、豆蔻、干姜、木香、枳实、苍术等等,感兴趣的可以做进一步了解。但是调理脾胃还要注意的就是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无论是从饮食上还是起居方面,吃的食物最好是容易消化的,以免增加脾胃负担,像糯米、豆类这些不易消化的就要少吃,饭后也要注意活动,帮助消食。

脾胃不好别瞎吃药,送你这些中药材,健康安全又调理脾胃

脾胃不和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脾胃不和的朋友来说,日常有很多不便的地方。调理脾胃问题是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呢?

1、山药——补脾养胃,兼能补虚

说到山药大家是很熟悉的,但是中药里面说的山药还是和我们在菜市场买的山药有一丝区别的。菜市场买的山药更偏向于食物的属性,是一种菜品,而中医里面的山药一般以"怀山药"为佳。

怀山药出自河南焦作,这种山药药效最佳。中医认为怀山药味甘性平,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脾气、益胃阴的效果,而且它还有一定的补虚之功,长期食用对一些体质虚弱以及久病初愈的人大有益处。

2、白术——健脾益气,兼能安胎

其实说到补脾益气的中药,首选的当属白术。在中医里面,白术被誉为是补气健脾的第一要药,可见白术的健脾之功是很好的。

白术的药性甘温,既可以补脾益气,又能燥湿利水。像常见的因脾胃虚弱造成的消化不良、脾虚泄泻、水肿等,白术皆能凑效。此外,白术还有一定的安胎敛汗之效,对于怀孕的特殊时期脾虚胃弱,也是可以使用的。

3、党参——健脾益肺,兼能养阴

党参是一味很常见的补虚良药,很多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常会用到党参来泡水喝。其实党参的作用不止于此,它对于脾胃也是有很好的补益之效的。

党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乏力、大便溏薄等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党参还有很好的益肺养阴之效,比如脾肺两虚导致的食少乏力、咳嗽气短等,以及阴虚导致的津液不足、口渴气短等,党参皆有一定的效果。

4、麦芽——健脾开胃,兼能消食

麦芽是一味常用的消食化积中药,它的味甘性平,能起到很好的健脾开胃、行气消食之功。日常生活因饮食积滞造成的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就可以用麦芽来缓解。

麦芽在健脾开胃的同时还能消除食积,所以特别适宜于积食引起的脾胃运化不畅。而且麦芽甘润无毒,在儿科用药方面也是很安全的,所以在治疗小儿食积、脾胃虚弱的时间,就常会用到麦芽。

当然,在诸多的中药里面,能强健脾胃的中药材远不止于此。只不过这几种中药具有代表性,不管从用药的安全性来讲,还是吃药口感方面来讲,都是人们易于接受的。

不过,对于脾胃的调理也不能简单的靠这些,最重要的还是好的饮食习惯或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对症开方治疗,方能起到更好的补脾益胃、强身健体的目的。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补脾胃的中药!有那些

以下补脾健脾的中成药可选用:
1、人参健脾丸: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2、人参归脾丸: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现代可用于神经衰弱、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现代药理研究: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4、补脾益肠丸: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固泻,生肌止血的功效,达到胃肠两调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肠炎,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附子理中丸: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6、山麦健脾口服液: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和胃。用于食欲不振,饮食积滞所致的胃胀腹痛,胸腹胀闷,消化不良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