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鼻炎患者来说,经常出现鼻痒、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问题,感觉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很难,真是让人十分难受。而且一旦转化为慢性鼻炎,治疗效果就比较差。那么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呢。
1、鼻炎的分类
要知道鼻炎的用药,首先要对这个疾病有一定的认识。鼻炎大致可以分为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属于我们常说的感冒范畴,一般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但后面几种鼻炎的治疗效果较差,总是反反复复,很难彻底治愈。因此对这几种鼻炎,我们也要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2、急性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急性鼻炎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般使用一些疏风解表的中成药即可,比如抗病毒冲剂、鼻渊糖浆、鼻渊舒口服液和鼻炎片等;如果出现流脓涕等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配合使用抗菌药物,比如抗生素;另外还可以局部使用减充血剂来消除鼻部的粘膜充血肿胀,从而缓解鼻塞不适,比如羟甲唑啉喷雾剂等。
3、慢性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慢性鼻炎是急性鼻炎迁延不愈而来,一般用西药的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最好是坚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常见的用于治疗鼻炎的中药材有辛夷花、苍耳子、白芷、百合、桑叶和薄荷等,当然每个慢性鼻炎患者的病机是不同的,比如肺虚、肾虚、脾虚和肝郁等因素皆可导致鼻炎,因此在中医辨证指导下用中药汤剂来调理是最好的。
4、过敏性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变应原等多因素互相作用所致,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一般是采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鼻塞、打喷嚏和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当然,最好是能够中西医结合,在使用西药缓解症状时,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调理自己的脏腑功能。
结语:鼻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这是要看患者的情况而决定。对于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急性鼻炎,一般是使用抗感染的药物,比如抗生素。对于慢性鼻炎,那么最好在中医指导下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只有调整好肺、肝等脏腑的功能,才能斩断病根。
1,抗病毒药物:该类药物适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炎,常用药物有利巴韦林、吗啉胍、金刚烷胺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部分患者黏膜水肿明显,鼻塞严重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
3,减充血药:常用滴鼻液,可以缓解鼻塞症状,但是该类药物不适用于药物性鼻炎的治疗。包括羟甲唑啉滴鼻液、麻黄碱滴鼻液、奈甲唑啉滴鼻液。使用本类药物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
4,抗过敏药:包括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抗组胺药可以迅速缓解鼻痒、喷嚏和鼻分泌亢进,常用药物包括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等口服用药以及起效快的左卡巴斯汀鼻喷剂、氮卓斯汀鼻喷剂等鼻喷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
5,抗生素软膏:适用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的治疗。可将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抹在鼻腔内,保护鼻腔黏膜,抑制细菌生长。
6,其他:急性鼻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板蓝根冲剂等。对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导致的鼻腔干燥,可在鼻腔内滴入复方薄荷油、液状石蜡、鱼肝油等;链霉素滴鼻液,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减少黏膜糜烂,帮助黏膜生长;桃金娘油可以稀释黏液,促进分泌,刺激黏膜纤毛运动。干燥性鼻炎的患者,还可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C等。
因为导致鼻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当出现鼻塞、流鼻涕、鼻痒等疑似鼻炎的症状时,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鼻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药物,不要自行随便用药。患病后应注意休息,进食富含维生素C、易消化的饮食,少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并注意工作、生活环境的空气洁净。
鼻炎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等缓解症状较快。由于不同的药物用于不同情况的鼻炎,因此想要鼻炎得到有效的改善还需要医生结合个人的病情来决定所需要使用的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是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解决患者由于鼻炎而引发的鼻塞、流涕等症状,虽然对于鼻炎本身治疗效果不佳,但是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也可以先使用此类药物缓解病情。一般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
2、抗生素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消灭细菌,通过清除鼻腔内部的细菌感染来达到缓解鼻腔炎症的效果。不过由于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使用之前还应该尽量听从医生规定。一般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
3、抗组胺类药物:鼻炎如果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导致身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此时可以通过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抑制身体过敏反应,缓解鼻部炎症,治疗病情引发的症状。一般常用的抗组胺类药物有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