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淀粉类食物容易消化吗

时间: 2023-01-13 21:24:18

淀粉类食物容易消化吗

大多数淀粉类食物容易消化,如米饭、麦片、面包、馒头、面条、马铃薯、芋头、等淀粉类食物,只要加工得碎小一些,做得软烂,就易于消化吸收。红薯、土豆等淀粉类食物,汤圆、年糕、以及油炸、干硬食物不容易消化。胃肠功能不好的,要尽量少吃一点。豌豆、黄豆等豆类食物,如果加工不当,食用后可能会胀气,让胃肠不舒适。

淀粉类食物容易消化吗

大多数淀粉类食物容易消化,如米饭、麦片、面包、馒头、面条、芋头等淀粉类食物,只要加工得碎小一些,烹饪宜做得软烂,是易于消化吸收的。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淀粉类食物消化后转化为糖类,为人体机能正常运转提高必需糖分。淀粉类食物大多数对胃肠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也有一些不好消化,比如红薯、土豆等淀粉类食物,就不容易消化,胃肠功能不好的,要尽量少吃,会引起胀气。

肠胃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既然说到了消化这方面,我们不妨再多了解一些,来看看肠胃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肠胃不消化的原因1:吃了较多难消化的食物,如高脂肪的、高蛋白的食物。吃得太饱、吃得太撑,也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胀。

肠胃不消化的原因2:胃肠道本身的原因,可能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肠吸收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这些疾病的患者如果饮食不注意,也会出现消化不良。

  肠胃不消化的原因3:全身性的疾病主要有甲减、糖尿病、胰腺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等,这些患者由于消化酶或者胃肠道动力差,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胀、嗳气等。

1.淀粉类食物消化快,代谢慢。

人体内自口腔开始就有促进淀粉消化的多种消化酶存在,因此淀粉的消化速度和过程相对蛋白质和脂肪要快而且简单,很容易转化成葡萄糖

由于葡萄糖的代谢特别是转化成能量释放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参与,因此转化成能量释放的过程比较缓慢和复杂,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的情况下就极易形成多余脂肪而异常堆积

2.淀粉类食物有很好的色、香、味等感官刺激,容易激起感性的食欲,使人过多地摄入

3.精细的淀粉类食物比粗糙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使人长胖,其原因是粗糙的淀粉类食物本身含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精细的淀粉类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损失很多维生素

所以营养师一般都会建议减肥者晚餐不要吃淀粉类食品,将喜欢吃的淀粉类食品放在早上和中午吃,尽量多摄入粗粮类淀粉食物

淀粉如何消化吸收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

此时约有50-60%的淀粉发生水解,淀粉在胃中水解程度不同

淀粉在人体内先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然后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经过糖酵解过程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或者淀粉直接分解成糖酵解中间产物葡萄糖-1-P(这一部分没来得及和唾液充分混合)

然后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又和酶结合生成乙酰辅酶A

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圈

先生成柠檬酸

柠檬酸循环圈里面每消耗一个葡萄糖,生成6个NADH,2个FADH2 (电子载体)

然后在线粒体膜结构内这些电子通过ATPase生成大量的ATP,能量

扩展资料:

不同淀粉的作用:

1、玉米淀粉吸湿性强

绝活:挂糊上浆

玉米淀粉是烹饪中使用最广泛的淀粉,经过油炸后,口感比较酥脆

所以,需要油炸、有酥皮的菜肴,都可以加入玉米淀粉挂糊

在滑炒、滑熘、醋熘、氽、爆等烹饪方式中,鸡、鸭、鹅的细嫩部位,猪肉、牛肉、羊肉,以及鱼、虾、蟹等海鲜、河鲜都适合用玉米淀粉上浆,烹调出来的食物十分爽滑可口

2、土豆淀粉黏性足

绝活:腌肉、制作酱料和勾芡

土豆淀粉黏性足,质地细腻,糊化温度低,可以降低高温引起的营养与风味损失,用于勾芡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材原汁原味

土豆淀粉是变性淀粉,是一种良好的增稠剂,被广泛用于酱类食品中

并且,它的透明度高,制作出的酱料色泽通透,看上去更有食欲

3、红薯淀粉吸水能力强

绝活:做点心、粉丝、粉皮等

红薯淀粉色泽较黑,颗粒较为粗糙,糊化后黏度较难控制,所以多用于制作中式点心,如山粉饺

由于口感爽滑有韧性,它还很适合做粉丝、粉皮,吃火锅时经常用到的红薯粉就是用它制作的

红薯淀粉同样可以用于油炸,腌好的排骨沾上粗粒红薯淀粉,油炸后,口感酥脆,颗粒状的表皮还能刺激食欲

4、木薯淀粉弹性好

绝活:制作布丁、甜点等

木薯淀粉在加水遇热煮熟后,呈透明状,口感带有弹性,一般多用于做甜品,比如蛋糕布丁等,西米露中的西米也是由它加工制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淀粉

人民网-每种淀粉都有绝活(美食高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