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子宫肌瘤是什么病(子宫肌瘤是什么病?)

时间: 2023-01-14 18:24:21

子宫肌瘤是什么病

子宫肌瘤患者不能吃豆类食物,因为豆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雌激素,而雌激素对子宫肌瘤的病情有负面的影响,会加快肌瘤的生长,不利于健康;子宫肌瘤不能吃高脂肪类食物,比如肥肉、猪腿肉等,长期吃这些会使人肥胖,而据统计肥胖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子宫肌瘤患者也不要吃一些保健食品,比如蜂王浆、阿胶之类的。

  子宫肌瘤是什么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发生在女性子宫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可以看情况治疗,有的甚至可以不用治疗,所以无需太过忧心。

子宫肌瘤的形成与长期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也就是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偏高会容易得子宫肌瘤。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是不是过于高呢?可以去医院做个性激素六项检查就行了。

子宫肌瘤哪些东西不能吃

1、豆类食物

患有子宫肌瘤的人不能吃豆类食品,包括豆制品。因为豆制品是含有较高的激素的,可能会对子宫肌瘤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子宫肌瘤生长的比较快,特别是像大豆这样的食物最好不吃。

  2、高脂肪的食物

子宫肌瘤患者避免高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吃多了容易让女性发胖,而调查发现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得子宫肌瘤。所以,建议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不要吃高热量或是高脂肪的食物。

  3、刺激性食物

子宫肌瘤患者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在子宫肌瘤的诊疗期间最好是清淡饮食,少刺激为宜。

  4、保健食品

一些保健的食物也含有较高的激素,比如阿胶、蜂王浆等,对于子宫肌瘤的恢复没有半点好处,建议忌口。平时健康的人也不要随意吃保健药品,很多药品都可能含有雌激素,摄入多了就对人有影响了。

子宫肌瘤是什么病?

子宫肌瘤是什么?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fibroid)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很多患者无自觉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等表现

子宫肌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该病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有些患者存在子宫肌瘤,但无自觉症状,通过体检才能发现,部分人群甚至终生未发觉患病,故临床报道的子宫肌瘤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

目前估计生育年龄的妇女患病率可达25%,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1%~3.9%

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根据生长部位分类子宫体肌瘤:发生率为90%

子宫颈肌瘤:发生率仅10%

根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分类肌壁间肌瘤发生率为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

浆膜下肌瘤发生率约为20%

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子宫外表面,表面被浆膜覆盖

肌瘤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若与子宫分离、脱落,称为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组织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称阔韧带肌瘤

黏膜下肌瘤发生率约为10%~15%

肌瘤向宫内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被黏膜覆盖,可引起子宫收缩,还可经宫颈口挤入阴道

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

【病症概述】子宫肌瘤也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

它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确切病因不清,多认为可能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有关

肌瘤多生长在子宫体部,少数生长于子宫颈都

当肌瘤增大或瘤体内发生栓塞时,易发生变性

多见于30~50岁妇女

中医学称之为“瘙瘕”

【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有关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黏膜下肌瘤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白带异常

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扪及肿物

浆膜下肌瘤扭转或有肌瘤变性,可出现急性腹痛

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长部位妨碍孕卵着床或影响精子的通行

还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医生诊断】1具有典型症状,或部分患者无症状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质硬,大肌瘤腹部即可触及肿块,当黏膜下肌瘤突出于阴道内,可见紫红色光滑的环形肿物,若肌瘤变性时,子宫变软,有压痛

3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回声图像,可显示子宫大小,宫内情况,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退行变性等

4官腔探测或诊刮:可了解宫腔深度及形态

5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显示子宫大小、官腔形态及肌瘤附着部位

6内窥镜检查:官腔镜可窥视腔内的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可直视子宫外形及肌瘤情况

7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根据停经史,妊娠反应,子宫增大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等,与子宫肌瘤不难鉴别

若肌瘤合并妊娠时,可行B超协助诊断

(2)卵巢肿瘤:一般二者不难鉴别,但实质性卵巢肿瘤可能被误诊为浆膜下肌瘤

反之浆膜下肌瘤囊性变时也易误诊为卵巢囊肿

当卵巢囊肿与子宫有粘连时

则更难鉴别,但B超和腹腔镜可确诊

(3)子宫腺肌病:临床上也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子宫增大,但临床症状以痛经、进行性加重为主,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很少超过妊娠两个月大小,具有经前子宫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B超能帮助诊断

当肌瘤与肌腺病同时存在,则不易鉴别,常需术后病理证实

【西医诊疗】(1)随访观察:如子宫肌瘤无症状,并小于3个月妊娠大小,月经正常,可每3~4个月复查1次

(2)激素治疗:患者年近绝经期,因某种原因不适于手术治疗者,经内膜病检排除恶变后,可用雄激素治疗

甲基睾丸素,每次5~10毫克,每日1次;或丙酸睾丸酮,每次25毫克,每周肌注2~3次

每月剂量不超过300毫克

(3)根据不同病情,选用手术治疗:刮宫术、腹式子宫肌瘤摘除术、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子宫切除术

【中医用方】(1)气滞血淤:胞中症块,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紫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下后痛减,经前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

方法:行气活血,消症散结

用药:当归、红花、三棱、莪术、乌药、川芎、桃仁、制香附各10克,赤芍、荔枝核、夏枯草各15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6克

参考中成药:五香丸

(2)气虚血淤:胞中积块,月经先期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有血块,小腹坠痛,气短乏力,食少便溏,面色咣白,舌质淡暗、边有淤斑,脉虚细涩

方法:益气补中,化淤消症

用药:炙黄芪、夏枯草、白术、党参、山药、山慈菇、昆布各15克,三棱、莪术、枳壳各10克

参考中成药:妇科伺生丹

(3)痰淤互结:胞中积块,小腹胀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量多有块,婚久不孕,胸脘痞满,形体肥胖,舌质紧黠、苔腻,脉沉滑

方法:理气化痰,祛痰消症

用药:茯苓、苍白术、夏枯草、海藻各15克,半夏、陈皮、制香附、川芎、槟榔各10克,莪术12克,木香6克

参考中成药:桂枝茯苓丸合二陈丸

【预防和调养】1调节情志,精神舒畅,保持气血平和

2清洁外阴,因子宫肌瘤常有经期延长,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3合理应用性激素类药物,防止长期过量应用雌激素

4注意性生活的程度和频度把握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