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龙抬头是哪天(龙抬头是几月几日)

时间: 2023-01-14 18:50:58

龙抬头是哪天

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或者青龙节,传说这天是龙从沉睡中醒来,所以这天叫做龙抬头。那么大家知道龙抬头是哪天吗下面就由我来像大家介绍吧。

农历二月初二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在我国流传着“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的说法。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谱系中,龙是海中神物,掌管着降雨,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的丰歉,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龙抬头时节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

龙抬头禁忌避讳

1.此日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

2.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

3.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

4.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

关于龙抬头是哪天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龙抬头是几月几日

龙抬头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是中国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在我国有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叫龙抬头,该节日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每逢龙抬头的节日,人们都会制作各种习俗小吃,那么龙抬头究竟是几月几日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其由来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

02 宋代时在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

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

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

03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

“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

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

在我国流传着“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的说法

04 古时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有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的习俗

05 民间有许多禁忌避讳“龙抬头”,诸如此日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再者,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

龙抬头是哪一天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二,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南方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惊蛰在立春、雨水之后,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

言万物茂也“

由此可知,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面冒出为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生机开始的月份,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仲春时节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

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

大壮卦是卯月(二月)的消息卦

“卯”有茂盛的意思,卯的五行属木,木主生发、生长,所以大壮卦对应的惊蛰节气,意味着万物开始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大地上将出现春暖花开的的美好景象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