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嗡嗡叫是因为翅膀震动导致的,这种声音传播的距离十分有限,也只有数厘米,如果要避免蚊子产生嗡嗡的声音,只有吧附近的蚊子都驱赶或者隔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蚊子的打扰,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蚊子吧。
1、预防方法
蚊子在耳边嗡嗡的响是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的,但是如果要想消除这种困扰还是很麻烦的。但是也有简单的方法,首先需要一个较大的房间,在门上和窗户上安装防蚊的纱窗,然后再把房间内的蚊子都消灭干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蚊子的困扰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点蚊香,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蚊子靠近,但是也可能会有少数蚊子在周围乱飞,在点蚊香后最好在通风环境,以免发生意外。
2、觅食规律
蚊子的觅食方式其实不复杂,掌握了蚊子的觅食方式,也可以有效的预防蚊子叮咬。蚊子有嗅觉系统、红外线感知系统,首先蚊子需要利用嗅觉系统来发现目标的大致方位,主要是依靠汗液的气味进行判断,当蚊子接近目标后,就可以精准的感知目标的红外辐射,然后找到血管开始觅食。蚊子为了避免太阳光的干扰,因此一般是在晚上出来觅食。
3、消肿止痒
如果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出现了又痒有红肿的小包,其实也很容易解决。首先是最简单的方式,唾液,唾液中含有分解酶,可以分解蚊子注入皮肤中的毒素,从而达到消肿止痒的效果。然后就是肥皂水,蚊子分泌的物质呈酸性,可以用碱性的肥皂水来进行中和,消除蚊子的毒素。
蚊子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声音是靠翅膜振动发出的。并不是咬人前先在耳边嗡嗡,而是它只要震动翅膀就会发出声音。在耳边嗡嗡是因为它靠近目标从而暴露了自己。
这种声音可不是从蚊子嘴巴里发出来的,而是在它飞行时,翅膀迅速振动发出的。据科学家测试,蚊子在寻找目标飞行时,翅膀每秒钟能振动250~600次,这样引起的空气振动就是我们听到的蚊子“叫声”了。蚊子翅膀震动频率是250到600Hz。人耳的听频范围在16-20000Hz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人耳听不到。
所以当蚊子我们时,总能听到它的嗡嗡声.
蚊子是没有发声器官的,它发出的嗡嗡声完全是由翅膀高频率震动发出的,好比飞机发动机螺旋桨,那是蚊子的翅膀在挥动的时候,震动发出来的声音 ,因为蚊子的翅膀很小,所以要飞起来必须扇动的频率很高,所以产生了高频的嗡嗡的声音...
蚊子翅膀的震动频率不同。震动的频率决定了音调。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频率的单位)。也就是物体每秒钟震动20次至每秒钟震动20000次期间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当蚊子的翅膀每秒钟震动的频率在这个范围内时,人也就可以听到了。而低于这个范围时,就听不到了。而人的听觉跟距离发声体的距离也有关系。越远声音越小,反之则越大。
蚊子(mosquito),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蚊子是多细胞生物。蚊子大小与种类有关,不过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一条后腿仅重约0.25mg。蚊子有22颗牙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到2.5公里,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口器为刺吸式,像一根极细的注射器针头。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合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