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常揉耳朵,身体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哦!揉耳朵也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法,经常揉耳朵有什么好处呢?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每天晚上睡前,或者在上班休息之余,揉揉耳朵,有益健康!
1、揉耳朵的好处
新北市中医生公会常务理事、中医生沙政平指出,中医理论提到“肾开窍于耳”,耳朵大意味着肾气旺,先天稟赋好,耳垂长意味着头脑健康。若能坚持每天揉耳朵10分钟,绝对有利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
1.提拉耳垂 改善气血循环
建议民众平日可用“提拉耳垂法”改善气血循环。首先,双手食指放耳屏內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至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同时,可用“手摩耳轮法”补肾气养生。首先,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2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慢性病症。
每天揉耳朵10分钟,绝对有利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
2.按摩耳穴 对应五脏六腑
中医生沙政平强调,人的耳朵上分布著93个穴位,不同位置分别对应著人体的不同部位,尤其耳朵上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按摩耳朵就相当于给五脏六腑做按摩,治病、养生、延寿,只要这一招,全部搞定,是养生健体的捷径。
不过,提醒民众,一般按摩上半部耳穴主要诉求安定神经,可治疗失眠或戒烟,也有爱漂亮的年轻人按摩耳穴抑制食欲来减肥;但建议按摩耳穴前要清洁或消毒耳朵,避免按摩过程破皮造成感染,养生不成反伤身。
3.保护耳朵方法 避免噪音
保护耳朵的方法很简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避免噪音”。国外甚至有专家建议,使用家里的电器用品,如磨豆机、吹风机、吸尘器、果汁机、抽油烟机时,以及去看球赛、烟火等热闹的户外活动时,都要配戴耳塞,阻绝噪音。
对于耳朵的保健,中医生提到,有些观念要注意,平日若不小心有异物侵入耳朵,最好就医,不要自己试图取出,因为不当挖耳伤到耳膜。另耳朵进水时应使用棉花棒吸干,但使用棉花棒要小心,不要用力摩擦耳道,以免造成伤口感染,引起并发症。
2、揉耳朵的正确方法
引耳:以右手从头上拽左耳尖14次,即先将右手举过头顶,掌心向头侧,肘关节下弯,手绕过头顶,再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耳尖,三指用力轻轻地向上拉耳14次。而后,再换左手,方法同上。引耳通过牵拉耳部,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还能起到运动上肢关节的作用。
摩耳:双手掌摩擦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再向上折按摩耳背面,反复10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
扫耳:用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可听到嚓嚓声。每次20—30下,每天数次。
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揉耳朵能治病
失眠要按上下耳窝
失眠,中医称“不寐”,大都由心、脾虚弱及肝气不畅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耳窝中的“脾”“肝”穴位。
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多是由于脾胃虚弱,以及暴饮暴食引起胃气上逆所致。
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耳穴在耳朵上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包括从头到脚的穴位,不同的疾病在其相应的部位一般有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经常按摩耳朵对身体有好处的。
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头疼、失眠的等小状况,我们可以自己按摩穴位达到缓解的作用。
1、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2、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3、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4、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扩展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李志刚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中医中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
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李志刚提醒,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即使平日里自己观察,也不可盲目照书诊断,杞人忧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医养生:常按耳朵5个穴位捏出健康【2】
经常性的按摩耳朵对身体健康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耳朵上分布着非常多的穴位,经常性的按摩耳朵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肾脏的功能,还有助于促进淋巴的循环等,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经常性的按摩耳朵还有助于改善听力。尤其是出现听力障碍的人是经常性的按摩耳朵听力功能就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且还有助于身体抵抗力的提高。提升面部耳朵垂。双手食指放耳屏里侧后,用食指、大拇指提升面部耳屏、耳朵垂,自内向型外提升面部,技巧由轻到重,伸展的能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一次3~5分钟。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以上来回推摩,直到耳轮血肿发热。提升面部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顶尖,往上提揪、揉、捏、磨擦15~20次,使部分发热泛红。其法有镇定、止疼、清脑清目、降烧等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耳朵中的耳垂对应着人体肾的部位,所以经常按摩耳垂,对有一些肾虚、肾功能不好、夜尿频多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还有一点就是耳垂也对应着人舌头、眼睛、扁桃体的部位,耳鼻喉科中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总是发炎的患者,经常按摩耳垂,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作用。另外经常按摩耳垂都有牙龈炎、眼睛红肿也有帮助;经常按摩耳垂,对儿童来说,也可以治疗小儿腮腺炎的疾病,对成人来说,也可能为治疗面瘫疾病。在临床上,经常按摩耳垂,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特别对一些经常得哮喘,免疫力比较低的成人和小孩之类的可能有帮助,尤其是小孩子,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耳垂按摩,长期坚持有可能对有些疾病会有一些帮助。临床上按摩耳垂的方法主要是提拉耳垂,一个手指头放在耳屏的内后侧,一个手指头,提拉耳垂,向内向外提拉,一般开始轻,后来重,牵拉的力量以患者不感觉疼痛就可以。
1、以食指和中指轻夹耳廓,上下运动按摩,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2、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就是耳蜗,每次按压15至20下即可。
3、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再向下轻拉耳垂15至20次,使之发热发烫即可。
4、拉耳垂可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注意每处不要按摩太久,以免灼伤皮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