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立春节气怎么养生

时间: 2023-11-14 11:21:59

立春节气怎么养生

春季是踏青的好季节,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出去踏青,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呼吸新鲜空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春前后的养生也是有讲究的,不仅饮食可以养生,平时的一些小习惯也可以养生,那立春节气怎么养生?立春调神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1、立春调神养生原则

春季宜养肝,而怒伤肝,所以从立春开始,在精神调养上,要力戒除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好心态。

那么立春适宜通过哪些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志呢?

(1)坐功

在每天夜间11点~凌晨3点,运气调息,去除心中杂念,将呼吸调整得极其细长缓慢,然后盘腿而坐,将双手相跌压在腿上,想两侧转动上肢和头颈,同时两肩上耸,身体上提,各3~5次,将口中津液咽入丹田3次,可治:风气积滞,头痛,耳后及肩背疼痛、背痛、肘臂等各种杂病都可以治愈。

(2)春游踏青

春游踏青是传统的休闲养生内容之一。人们经过寒冬收敛之季,此时应适应自然的生机,走出户外去踏青。邀上三五好友或者与亲人一起踏青郊游野餐不仅可以感受春光、放松心情,也能很好地增进情谊。此外,在春天里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能促进健康,提高免疫力,空气中的负离子可以振奋精神,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立春登山

登山时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对体能的消耗大,不亚于一次远距离长跑,比较适宜体质较好的人。登山不仅可以使心肺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还能很快地消耗脂肪,锻炼腿部肌肉力量。

(4)春季垂钓

垂钓不仅在于收获鱼,更在于怡养性情。在紧张工作之余,来到幽静的旷野,休浴着阳光,面对粼粼清波和两岸随风飘荡的垂柳,欣赏着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临风把竿,优哉乐哉。

2、温馨小提醒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养生攻略有哪些?立春养肝有哪些方法?

立春,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个节气到底是什么时间,也不知道这个节气有什么习俗,但是至少,大家应该都知道立春是冬去春来的日子,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天其实有很多习俗,只不过大家都淡忘了,但是立春之后是养生的绝佳时机,你可千万不能错过。
1、立春有哪些习俗
迎春
迎春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或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咬春
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像每个时节都有特定的吃食,立春当然也不例外!咬春指的就是吃春卷、春饼、咬荠菜、吃白萝卜等。
吃春饼时,要用饼把菜包起来,从头到尾吃,寓意着有头有尾,讨个吉祥的好彩头!
打春牛
“打春牛”活动用的牛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然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
接着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踏春
寒冬过后,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活力。一家老小,借着立春的机会,出游赏春。
2、立春养生全攻略
攻略一:养肝篇
春属木,与肝相应,故立春养生着重于养肝,着眼于保护初生之阳气。
养肝最忌“动怒”,所以养肝的关键在于保持心情舒畅,戒燥戒怒,更不要抑郁。
踏春的习俗可能也是出于养肝的考虑吧,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调节一下情绪,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攻略二:作息篇
立春后,相对于冬天,可以尽量晚一点上床睡觉了,春季讲究晚睡早起嘛!
因为冬天天黑得早,加上天气冷,人们早早上床了;立春后,天黑的晚一点了,人们可以顺应昼夜变化,适当晚睡。(注意噢,是适当晚一点,不是鼓励熬夜)
温馨提示:午睡后、晚睡前和上午记得开窗通风噢!别清晨就开窗,温度低,气压高,会导致空气中污染浓度高,太阳出来后再开即可!
攻略三:饮食篇
减少进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适合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立春后,不论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条达的季节特点。
少吃盐: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少酸多甘: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建议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物,如萝卜、韭菜、洋葱等。
攻略四:保暖篇
不过早减衣: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难以适应,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病菌乘虚袭击机体,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下厚上薄:人体下半部分身体的血液循环没有上半部分好,更易受到风寒的侵袭。立春后,早晚温度依然低,加上春雨绵绵,更应注重腿和脚的保暖。
攻略五:运动篇
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和不剧烈的球类运动为佳!
立春好,气温有所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但是立春后还是有点冷,这时候就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了。早晨慢跑、打太极拳或是晚饭后散步、打乒乓球、羽毛球都不错!
温馨提示: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噢!
3、立春养生的食谱
(1)红枣等养脾甜食: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养生食谱推荐:红枣核桃粥
大米100克、糯米50克、金丝小枣十枚65克、生核桃仁50克、紫葡萄干20克、青红丝5克、清水1500ml。把葡萄干用温水泡软,然后洗净备用。把核桃仁用热水浸泡30分钟;把金丝小枣用温水泡软备用。把泡软的核桃仁去皮;把去皮后的核桃仁切碎备用。把大米和糯米混合淘洗干净;汤锅水烧开,分别下入大米、糯米、碎核桃仁;放入洗净的金丝小枣,用中小火熬煮至米烂粘稠为止,大约用一个半至两个小时;米熬粘稠后下入葡萄干再煮10分钟即可出锅,趁热撒上青丝红丝便可食用,食用时可配以红糖或小菜均可。
(2)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养生食谱推荐:蜂蜜柚子茶
柚子一个,蜂蜜[2]500g,冰糖100g,盐1勺,清水适量。把柚子涂抹上一层盐刷净干净;削下柚子皮,这是柚子祛痰镇咳的精髓所在。剥出柚子肉撕成小块;削下的黄皮切成大约3厘米长、粗细1毫米左右的细丝,越细越好;把切好的柚子皮,放到盐水里腌1小时。把腌好的柚子皮放入清水中,用中火煮10分钟,变软脱去苦味。把处理好的柚子皮和果肉放入干净无油的锅中,加一小碗清水和冰糖,用中小火熬1个小时,熬至黏稠,柚皮金黄透亮即就可以了,注意熬的时候要经常搅拌,以免粘锅。等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就做成蜂蜜柚子茶了,装入密封罐放在冷藏室存放,喝的时候用温水冲一下即可。
(3)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养生食谱推荐:春芽炒蛋
蚝油、菜籽油、鸡蛋4枚、春芽2枝、盐2茶匙、先将鸡蛋打入碗里调散,加入盐和蚝油拌匀;开水中加入摘好洗净的春芽,用开水烫烫春芽更出味,沥干水后切成碎粒;将春芽碎粒加入鸡蛋液里拌匀;平底锅加热后放入菜籽油,烧到8成热时缓缓倒入蛋液,手持锅柄慢慢转动,让蛋液慢慢凝固,煎好一面,翻面煎另一面;等两面煎至金黄,将蛋饼移到菜板上,卷成蛋卷后切厚片装盘。
(4)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养生食谱推荐:虾仁韭菜
取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酱油、淀粉、盐、植物油、香油各适量。虾仁洗净,沥干水分备用。韭菜择洗干净,切3厘米长小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香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腌约20分钟备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盐、淋酱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此菜具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的功效。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立春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词语,实际上,春天并没有因此而到来,但其实在你不知不觉中,天气确实是在逐渐变暖,一般每年2月3日-5日左右就是立春节气,今年立春就是2018年2月4日,记住,这是一个养生的好季节哦。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24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而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立春这个节气中对于养生是有很多的说法和讲究的,下面整理了立春养生六大原则。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1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 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辛温发散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香菜、花生等,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2    立春吃什么好

   1、 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4、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

  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立春养生六大原则3    立春养生食谱推荐

   1、虾仁韭菜

  配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做法:虾仁洗净水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

  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

  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益可作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2、珍珠三鲜汤

  配料: 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

  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

  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3、首乌肝片

  配料: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做法: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蒜洗净,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

  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

  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余油,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暴炒数分钟,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滋汁炒拌均匀,出锅前把葱丝下锅,翻炒即下,起锅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首乌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压;木耳有通利血脉之效,无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寿。)

   4、胡萝卜炖牛肉

  原料:牛肉250克,胡萝卜120克,盐、胡椒粉、鸡精、酱油适量。

  制作:牛肉焯水,撇去浮末;凉水放入葱、姜、蒜、胡椒粉、酱油,开锅后放入牛肉,1小时后倒入胡萝卜,炖半小时左右,临出锅放适量盐和味精。

  功效:消除疲劳,增强体能。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健康少生病呢?

《立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明天就是立春节气,表示着冬去春归来,天气也是渐渐回暖。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进入立春节气之后,也是养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也要注重适当的调节,学会保养身体。

立春将至,转为“春季养生模式”!饮2茶,吃3物,坚持4原则

饮2茶

蒲公英根茶。中医认为:春季养肝。进入春天之后,很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所以养肝护肝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经常喝酒的人,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所以,进入立春节期之后,也要开启春季养生新模式,常喝一些蒲公英根茶,有助养肝排毒,同时也可以清热解毒,促进毒素排出,减轻身体的负担,养护个人健康。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具有和胃止痛,健脾安神,清热解暑等功效,能够帮助人体解除立春之后身上的寒气,同时也可以调节肠胃不适等问题的产生。

所以,进入立春节气之后,平时冲泡一些茉莉花茶,有助于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让你身体健康少生病。

吃3物

红枣。红枣性温味甜,能够帮助起到一定的滋补功效,帮助补脾益气,养血安神,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

所以,立春将至,常吃一些红枣,能够起到养生的效果,而红枣除了炖汤喝之外,也可以将生姜、红枣搭配在一起煮水喝,有助祛湿排寒,让身体更健康。

萝卜。萝卜具有缓解油腻的情况,同时其中的维生素C,还可以消除体内的废弃物,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毒素垃圾的排出。

所以,进入立春节气之后,常吃一些萝卜,有助预防肠胃疾病的产生,同时也可以缓解咳嗽等问题的发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让你身体健康生生病。

生菜。其实,立春将至,常吃一些生菜,也有助于起到养生的效果,生菜能够帮助刺激人体正常细胞产生干扰素,抵抗病毒,呵护肝脏等各项器官的健康。

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改善呼吸道,胃黏膜的功能,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效果,让你身体健康少生病。

坚持4原则

原则一:春捂秋冻。

立春之后,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正所谓春捂秋冻,进入初春,一定要注重适当的保暖,避免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趁虚而入,影响自身的健康。

原则二:春天梳头。

《养生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也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梳梳头,有利于疏利气血,通达阳气,让你身体健康,少生病。

原则三:不怒不怨。

进入立春之后,也是肝阳亢盛之时,很容易出现情绪易爆易怒,抑郁的现象,也会导致肝气郁结,内分泌紊乱,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重调节个人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原则四:防病保健。

立春养生,也要注重防病保健,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细菌也会快速繁殖,一定要注重坚持运动,这样有助强身健体,让你身体健康少生病。

所以,立春将至,转为春季养生模式,一定要学会调节饮食和作息,保护个人健康,让你身体健康少生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