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指是看不清较远的事物,一旦事物离你的视力焦点较远,那么看起来就会比较模糊。近视已经成为当下最困扰青少年儿童的问题,那么正常视力是多少眼睛多少度算近视呢一起来了解看看。
正常视力是多少
人眼睛最大特点就是辨认细节的能力,表达视力的标准是人眼能辨认的最小字符对人眼的张角,一般人正常视力是国际视力表1.0,中国视力表5.0,一旦值低于1.0或是5.0,那说明你的视力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近视了。
眼睛多少度算近视
正常人的眼睛是没有眼睛度数的,只有近视眼才会有度数。一般眼睛250度以内是属于轻度近视,也就说不戴眼镜不会影响日常用眼。一旦眼睛度数超过了300,几乎离不开眼镜,要配戴眼镜才能正常用眼。
眼睛近视是不可逆的
要注意的是,眼睛一旦真近视是不可逆的,也就说你通过饮食调理、做眼保健操是无法得到改善的,想要恢复视力,要么戴眼镜,要么通过眼睛手术治疗来帮你恢复眼睛健康。
视力正常的标准是达到1.0以上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
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然而当眼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变得混浊或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
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的眼视力仍会下降
眼的屈光介质混浊,可以使用手术来治疗,而屈光不正则需要用透镜来加以矫正
严格来说,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
扩展资料:
视力正常的三要点:
1、对比敏感度
分辨不同程度的“灰色”的能力就是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1除以对比度阈值
对比度阈值低,则对比敏感度高,视觉功能好
对比敏感度下降,常见于白内障人群
一些白内障人群尽管视力有0.7、0.8,甚至1.0,却总感觉视力模糊,眼前有遮挡物,这就是因为对比敏感度下降了
2、色觉
色觉是指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眼的各种病变,如白内障、视网膜黄斑病变、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等,都会引起色觉障碍,如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
要治好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3、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
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晚期、球后视神经炎(周围型)、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炎、病理性近视、视盘水肿,视盘缺损等眼部疾病,都会导致视野缺损,因此,一定要积极的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力
正常人的眼睛视力在1.0以上,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视力而不是最小可见视力,所以视力表反映被检者注视目标两点分开来的最小视角,即最小可分视力、或1’视角视力,能代表被检者最佳视觉功能
标准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
实际上,1.0的视力只能说明人的部分视力正常
严格地说,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以下内容:
1.中心视力:即人们通常查看视力表所确定的视力,包括远视力(在5米以外看视力表)和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视力表)
远视患者的表现是远视力比近视力好;近视患者则相反
散光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均不好
当远近视力达到0.9以上时,才能说明其中心视力正常
2.周围视力:当眼睛注视某一目标时,非注视区所能见得到的范围是大还是小,这就叫周围视力,也即人们常说的“眼余光”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周围视力范围相当大,两侧达9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75度
近视、夜盲患者的周围视力比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围视力丧失
3.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一类最高级的视力,即在两眼中心视力正常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两半球的调和,使自己感觉到空间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有些人中心视力正常,但立体视力却异常,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立体盲
虽然我们通常只是检查中心视力,但在医学上,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才能算作视力正常
扩展资料:
视力异常
1.近视
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专业定义为“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近视是中国儿童最常见的眼疾,而大陆高度近视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高出很多,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眼疾,正威胁着许多儿童的视力及眼睛健康
2.远视
近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像
因此,远视眼患者看远看近均不清楚
婴幼儿的近视眼很少,90%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是远视,其中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
有20%~25%的远视是病理性的,它是导致儿童视力低常及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3.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功能的疾病,指那些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远近视力均低于0.8,且不能轿正者
据统计,弱视患者已超过1500万人,成为大家需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
保护视力
一般来说,在看不同距离、不同亮度的事物时,人眼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使得照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尽量清楚
但是过度用眼会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球壁伸展性比较大,长时间的过度用眼更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远处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偏离视网膜,造成视力衰退
那么,保护视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用眼休息
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连续在电脑荧屏前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0分钟就要休息5-10分钟,尽量在空隙时远眺让眼睛放松
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人在休息时,也要活动颈部和肩部肌肉,因为颈部肌肉僵直紊乱会影响视力
学生还要注意膳食结构,多补充维生素A、C、D,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
2.合适的光线亮度
光线亮度不佳(太亮或太暗)、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环境光线不合适,是影响视力的第一要素
为此,国家给不同室内场合的光线照度要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如在书房内阅读/书写的照度>300Lux),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对于保护视力的帮助不是那么直接
原因在于一般人没有那么多有关环境光线照度(亮度)的知识,而且光线照度的测量需要护眼光度笔或专门的照度设备
因此,普通民众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容易判断光线是否合适
通常,光线不佳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所处环境内的光线本身不合适(如太亮或太暗);
二是由于身体姿态(如坐姿或头姿)不正确挡住光线,让本来合适的光线照到目标区域时变暗了;
三是光线会变化(如早晚的阳光,多云天气、或阴/雨变化时的自然光,台灯的位置或照射角度变化)
平时一定要避免这些情况,以确保目标区域的光线明亮、柔和,让眼睛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学习/工作场所的光线亮度是否合适,最好用护眼光度笔做些检测
3.好的近距用眼姿势
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
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对眼球调节的频度和幅度负担,应尽量避免
近距离用眼时,最好处于静止状态,坐姿要端正,书本放在距眼30cm左右的地方
如果是看电视,那么离电视的距离是电视对角线的6倍以上为宜
4.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学生的视力下降是眼睛调解机能的减退
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更易导致眼睛调节机能减退,进而导致视力下降,所以也应尽量避免
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60分钟休息10~15分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视力(医学名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