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清明节气如何调神养生

时间: 2023-11-16 10:58:42

清明节气如何调神养生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是一个比较受重视的节日,在不同的节气养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清明节时湿气较重,所有要注意除湿,清明节的养生也是有讲究的,可以饮食调理,也可以按摩调理,那清明节气如何调神养生?清明节气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1、清明节气调神原则

调摄情志这个时节也应该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定时定量进食,多吃蔬菜瓜果。

2、推任开泉

身体自然直立,双腿分开一肩宽,两个膝盖稍微弯曲,保持微蹲的状态,双手合十在胸前,掌跟顶住胸骨沿着身体正中线的任脉交替向下推动。从肋骨推到肚脐,反复推上50~100次;然后双手交叠在肚脐上,拾脚跟30~50次,可降血压、调情绪。

3、敲击三阴交穴

坐下来,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双手握拳轻敲内踝骨向上四横指的三阴交穴,由轻到重敲100次。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点,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血压高的人,按下去一般会明显酸痛。这个体式能打通肝、脾、肾这三条经络,激发到三条经络,从而起到降压的效果。

4、踏青安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的调摄也应该是顺应自然而疏泄通达,心绪豁达,或踏青问柳,或游山玩水,不仅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而且有一种融合于大自然的和谐感。除此之外,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也很重要,一项右关长寿秘诀的调查显示,结果发现其中96锯的寿星都是性格开朗的。可以想象,在大自然乌鸣、泉水叮咯、和破暖风中的奏呜下,人融入其中,自然气血通畅而精神旺盛。

5、丰富日常生活

《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请谈、小酌半醇、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奔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冰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可见,在生活中结合自己的风趣爱好,不仅是生活的丰富,还是一种生命的颐养。

6、吃这些有好处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枸杞茶:枸杞10克。洗净后放杯中,注入沸水,盖上杯盖,待2-3分钟即可。有益肾养肝的功效。

砂仁鲫鱼汤: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有醒脾开胃利湿的功效。

薄荷枸杞粥:取薄荷5克(新鲜薄荷叶20克),枸杞10克,粳米50克煮粥。将薄荷洗净备用,将粳米、枸杞洗净,加适量水煮粥,煮至粥半熟时加入薄荷,待粥将成时加入适量冰糖,再煮沸即可。能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桑椹白馒头: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清明节期间养生三要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春三月的一个节气,处于春末夏初这样一个交替的时间,气候多变,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随之有一些变化,所以清明前后的养生,是春季养生的一个重点环节,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清明饮食宜清淡

  春三月,人体的阳气升发达到最高值,为夏季来临做好了准备,清明期间,人们如果饮食过于油腻厚重,容易造成阳气升发过度,导致肝阳上亢,引起血压上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这也是为什么清明期间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疾病多发的原因。

  因此,在清明期间人们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以蔬菜水果为主,不要过量的食用肉类,尤其是一些羊肉、狗肉、海鲜等具有发散性质的食物,最容易助长风邪,导致血压和心率不稳,要避免食用。

清明要注意排除毒素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各项生理机能缓慢,排泄机能很弱,人们在冬季进补所吃的食物,会大量的积累在体内,其中不光是营养,还有各种毒素也会积累不少。

  清明期间,随着阳气的升发,人体排毒功能增强,这时采取有利措施帮助人体排毒,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人们可以多吃一些黑木耳、南瓜、山药、土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来排毒,还可以喝酸奶、蜂蜜、红豆粥等来促进毒素排泄,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增强血液循环来排除毒素。

清明要保持充足睡眠助养肝

  春季是以养肝为主的季节,清明期间,人体阳气大多充斥于体表,内脏的气血相对不足,肝脏很需要养护,而肝脏的保养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所以在清明期间,人们要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加强对肝脏的保护,要养成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的习惯,避免熬夜、劳累等不良习惯,以滋养肝血,促进健康。

清明养生要早起 控制情绪很重要

  清明到来,在这时候我们会发现,由于这时候的天气是在不断升高的,所以很多人都放松了警惕,觉得在清明的时候养生不需要太烦恼,但是在清明的时候养生我们需要注意的情况还是非常多的,那么具体清明如何养生,一起看看吧。

   到了清明作息提前

  在清明的时候,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在这时候提早起床很重要。而且如果我们不早起,就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也是清明很重要的一点,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是可以帮助预防疾病产生的。

   悲伤要有度

  清明节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在扫墓时情绪千万不要过分激动,我们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行。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更利于心理健康。但是清明的时候人们也容易出现心情变差的情况,这是因为悲伤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但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另外再加上春季本来就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最佳。

  上面介绍了清明养生要注意的情况,可以发现在清明的时候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首先在清明的时候要早睡早起,同时清明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学会控制情绪很重要,最好避免过度悲伤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