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的人是挺痛苦的,每天都在折磨着自己,这种人一般心态不是很好,也很容易给自己压力,以至于越来越痛苦,这种症状的人群需要和正能量的人多交流,平时多运动,当自己有事可做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精神方面:你会变敏感多疑,神经高度紧绷,这样的心态做事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会影响你办事效率和准确率。这样的状态会产生一个内耗,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周围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干扰你的思绪,使你很难专心做一件事。像这种情况你要解决你的压力来源,不要逃避压力,多思考应对办法,长期训练。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换个环境去生活。
身体方面:精神压力大肯定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没有一个正能量的心理会使我们身体变得脆弱,像抵抗力会降低,身体素质不如以前容易生病。如果不注意调节,会长期累积一些致病因子。有些会导致脱发,长白头发等。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及时的放松自己。找个人聊聊天谈谈恋爱都行,不要让负面情绪压制自己。
1.不要经常窝在家里,走出去,找正能量的朋友多交流。
2.运动是最安全的良药,每天保持至少半小时到一小时出汗的运动量。一定要长期坚持。
3.多看看书,尤其是心理学类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感兴趣的都可以。
4.工作,让自己忙一点充实自己,但别太累。让自己感到不开心的人和事,尽量避免接触,绕不开的就寻求帮助吧。
5.培养些爱好,放松心情,想做就去做吧。
6.看看网上很多治愈的经历故事,会让你看到一些希望。
7.实在还不行,求助于精神心理医生吧。吃药和心理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一般而言,内向的人善思,有思必有虑,思虑者,喜怒不形于色,不表于外,就要消耗内在的精神力。相对于外向形的人来说,经常乐观放松,精神不被压抑,所思所虑,所喜所悲得到及时释放,就不会消耗多少精神力了。内向是逆势而为,外向是顺势而为,正如逆水行舟与顺水推舟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
精神内耗是新的疲惫状态的形容,严重的精神内耗会导致身心疲乏,甚至影响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长期的精神内耗容易自我攻击,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导致焦虑、焦躁、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很多时候,让我们精神不佳,精神内耗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处理事情的态度
那么精神内耗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精神内耗你会变得敏感多疑,神经高度紧绷,这样的状态下工作和生活就会出现错误,影响办事效率,而这种状态就会产生一种精神内耗,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而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想办法来减轻这种压力,更严重的可能需要通过跟换环境来去缓解精神内耗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活中我们尽量多结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多运动、多看书、尤其是心理学类的,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工作上,尽量让自己多充实,不开心的人和物我们尽量避开,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心情
你平时会不会想太多?对自己要求高、给自己压力,这些都属于“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该如何从中解脱出来?这篇文章4200字,预计10分钟读完,告别精神内耗,松弛有度面对生活
作者 | 黛西
编辑 | 小眠宝
来源 | 黛西巫巫(ID:dexiww00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觉得身边的人不喜欢,或是针对我;
总感觉领导话中有话,眼神意味深长;
犯错后,脑子里一直重复犯错的过程……
其实现实什么都没发生,内心却上演了一场大戏,导致心累
想太多,就是精神内耗的最大表现,这也是毒害自己最严重的1个习惯
而当精神内耗,这个坏习惯达到严重地步时,危害不容小觑
我就曾是一名精神内耗的受害者,翻看了许多心理学的书籍,也咨询过心理医生
后来慢慢改善了
经过系统地整理、验证、总结,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写出了这篇文章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坏习惯,坚持认真读下去,一定能帮你摆脱精神内耗的煎熬
什么是精神内耗?
首先澄清一点,内向不等于精神内耗严重
我们常有一个观念: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快乐
其实不是的
性格内向外向与快不快乐无关,它们的区别,集中体现在社交兴趣上
如果把一个外向和内向的人,分别关在家里待上一周:
内向的人可能听歌、看书、写字,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外向的人可能会先刷手机,然后开始在房间里坐立不安,最后忍不住敲门“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相反的,如果把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分别放进热闹的社交场景中:
外向的人,就像鱼儿在快乐的海洋里畅游
内向的人则多少有点,“我在哪里,这里不属于我,出口在哪……”的郁闷感
所以,内向的人不是不快乐,只是快乐的来源不同
而且,内向和外向只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状态
没有完全内向的人,也没有完全外向的人,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流动的
内向的人只要能保持内心平和,内向也没什么不好的,甚至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思维缜密、承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等等
精神内耗的表现和危害
关于精神内耗,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胡思乱想
精神内耗严重的人,通常会想太多,要求太高
然后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做不到,从而导致行为难产
而且,在内耗过程中,会体会到一种隐形的疲惫
比如说:
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也会感觉紧张、焦虑;
和人说话时,对方一点点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会自己在心里琢磨很久,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对事情的想法;
不能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一点点疑问,在你心里就放大很多倍,感觉羞愧,自我怀疑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一块电池,平常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
这些焦虑、猜疑、自我怀疑会让你在什么都不做的状态下,持续地往下掉能量,会对我们的身心 健康 造成一定的危害
从心理上:
轻则,让你感到持续性的不安、低落,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2倍不止
重则,像一颗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情绪炸弹”
慢慢积聚到一定程度就爆发,让人陷入崩溃,稍不注意还可能导致重度抑郁
从身体上:
如果精神内耗长期存在,会引发多种常见的身心疾病
一些失眠、头疼、没胃口、经常做噩梦的反应,也都与精神内耗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会形成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的原因很复杂,性格因素、遇到变故、身体变化等等原因,都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内耗
而所有的原因中,最最最根源的是性格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4点: (如果内耗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建议你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1、完美主义倾向,轻微强迫症
已经定下来的事情, 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没有问题才放心;
看到一样东西,总觉得是有瑕疵的,会左思右想找出问题;
一个新出来的想法,会设想这个想法因为很多因素不成立,而迟迟不行动
2、不自信,畏手畏脚
接到领导指派的新任务,总担心做不好,低估自己的能力;开会讨论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说错话
恋爱中,总是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其实你哪也不差,就是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祟,让你患得患失
从小到大,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个没什么想法、能力一般、普普通通的印象
3、压力大,不懂怎么缓解压力
最近,去参加了同学会,发现大家都处在一个高压力、低欲望的状态
工作经常要加班,下班之后只想休息,平时周末就是待在家里玩 游戏 、睡觉,也不想恋爱,感觉很累
现在年轻人压力真的挺大的,如果不懂得释放压力,就会不停地向内吸收压力
这是各种造成精神内耗的原因中,最危险的一种
我身边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个同学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把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揽在自己身上
因为自尊心比较强,也不和别人说,没有及时疏导情绪,最后得了抑郁症
4、高敏感、想太多,却不敢表达
高敏感的人,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各种细节
从别人一个躲闪的表情,一句岔开话题的话,就能察觉到肯定有事瞒着他,猜想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关
对于既高敏感又想太多的人来说,这些猜疑就像,在心里撕扯一个打结了的线团
越扯越紧,消耗心志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如何从严重的精神内耗中解脱出来?
既然精神内耗严重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该如何解脱呢?
我通过自身经历,并且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总结的5个超级管用的方法,相信看完能够帮你迅速摆脱精神内耗
打起精神,下面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1、降低心理预期,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人都会有一种看到一个大目标,就害怕完不成的心理,就像公司定的高KPI,很少人会觉得自己能达到
所以在行动开始前:
(1)降低主观上对结果的预期
不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2)将目标细化
拆分成当下马上就能着手行动,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并设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期限
例如:
大目标:这个月我要看完3本书,工作太忙了没时间,我肯定做不到
小目标:每天用1小时看XX页书,看完打个卡,一个月我看完了3本书
因为难度低,所以不会拖延,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获得一份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进,不知不觉中,就把先前觉得很遥远的大目标拿下了
2、找出压力的根源,养成乐观的心态,合理释放压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
B(Belief)指因自我和外界的评价而产生的信念
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前因A,可以产生好的结果C1,不好的结果C2
因为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通过一座桥梁B,B才是影响后果的根本因素
举个例子:
所以,我们对客观事件的解释才是压力的根源,心态不好的人更容易压力爆棚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学习挺好的,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主要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既然找到了根源,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压力
(1)养成乐观的心态,只需每天坚持“写”、“赞”、“动”三个习惯
写:记录每天发生的美好的事;
赞:多夸赞身边的事情,多鼓励身边的人;
动:没事多运动
(2)试着在空闲时间冥想,能减少你的内耗,保持精力充沛
(3)找到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形成压力的出口
感觉心累的时候,听听歌转移注意力,或者选一部喜剧电影,跟着电影的情节哈哈大笑
3、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心里的事情别憋着,大方表达出来
精神内耗的人,遇到问题首先是向内消化
(1)要解决这种困境,首先要修炼“被讨厌的勇气”
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别人的评价是你无法左右的
而且我们都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
被讨厌是一种常态化,是规避不了的,那就要试着去接受被别人讨厌
下次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而自我折磨的时候,试着在心里默念下面这两句话:
关我什么事,反正快乐是我的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2)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需做到这3不“不听”、“不看”、“不猜”
不听:每次要开口前,大脑里都会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劝你算了吧,别说了
我知道你很难抗拒这种声音
所以你只需要集中勇气,坚持30秒不听,把你要说的话用最快速度说出来,大脑里的逃避声音就会立马消失
不看:当面没法说出来的想法,就微信说,只要看不到对方,你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少很多
不猜:说完之后,不要猜想对方的反应,先转移注意力做别的事情
你会发现有的事情,就是自己臆想的太多,下次就不害怕表达了
4、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变得更加自信
(1)优势视角
当你陷入内耗状态的时候,越是想着,我精神内耗严重怎么办,就越是解决不了问题,会陷入内耗的死循环
这时候,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
我现在有哪些资源? 我有哪些优势?
这能帮助你建立自信,减少自我怀疑,就不会总是进入内耗状态
(2)成长型思维
接受自己现在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是一个内耗严重的人
坚信只要我不着急,努力去慢慢改变,我就会变成一个低内耗、自信满满的人
将改变后的好处列举下来激励自己,比如:
以后我就能好好睡一觉了;
我不会再做事拖延了;
和朋友、同事交流会更开心了;
我不会总是患得患失,担心别人不喜欢我了……
将成长型思维和优势视角结合起来,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知道改变后的种种好处
如果你想事情总是先从优势出发,先想着改变后的好处,你的行为至少在方向就是对的
方向对了就不纠结、不害怕,就没有滋生精神内耗的土壤,这其实是一种根源性的解决办法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心态
它是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叫做“带着症状去生活”
很多人都不知道,心理咨询的一个“真相”:
带着问题去寻求帮助的人,一般都不会真的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教你的是让你接受现状,即“放弃治疗”
放弃治疗=自我和解=带着症状去生活
如果不信,你看看这两句话:
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和事;人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
如果你认同,说明你也知道问题是永远会存在的
接受“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你就与问题达成了和解
秉持着与问题和解的心态,再结合我上面说的方法,一定能减少精神内耗所带来的痛苦
放松点,别想太多,你也不差,真的
如果这篇文章给你提供了帮助,也记得点个 “在看” ,一起告别精神内耗,松弛有度面对生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