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基本家喻户晓,在很早前霍乱就爆发过,致死率还是挺高的,好在现在医疗技术发达,霍乱是可以得到控制病治疗的。那么,霍乱多发于什么季节?一起来看看生活百科网带来的介绍吧!
霍乱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高峰期在7-8月间。
霍乱是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在我国也是甲类传染病。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霍乱患者和携带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和携带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水或食物会导致霍乱爆发。常见的来源是受污染的水、海鲜、水果、蔬菜和谷物。
“霍乱子”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霍乱。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可引起患者剧烈呕吐、腹泻,迅速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危及患者生命。 所谓“霍乱子”,是一种肠胃感冒,是一个民间名词。 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消炎药和藿香正气胶囊进行治疗。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这种细菌很容易在水中存活。 平时注意避免喝生水,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种细菌对高温很敏感,84消毒液等。 在疾病季节,注意饭前洗手,避免吃生冷的食物,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还可以考虑接种霍乱疫苗。
据记载,真性霍乱病的传入中国,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年)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
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
O1和O139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
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
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
最近,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变异菌株
据观察认为,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
扩展资料: 霍乱病的发生常为散发性,本病的传染途径一般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就是通过摄食和饮水而感染;病禽排出的飞沫常带有细菌,被健康禽吸入后亦可造成感染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
各种飞禽和山鸡的接触,特别是麻雀到处乱飞,常到山鸡舍吃料,很容易将病带给山鸡
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了土壤、饲料、水、工具、房舍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禽霍乱潜伏期4-9天,一般为7天
禽霍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最急性型 一般发生在本病流行的开始阶段,比如从外地或市场上购入禽霍乱病鸡,第2天就能爆发本病,这时鸡群中有的鸡突然死亡,死亡的病鸡基本看不出明显的症状
②、急性型 最急性型病鸡没有死亡便转入急性型,病鸡表现精神萎顿,呼吸急促,有时张嘴呼吸并发出咯咯声
病鸡表现口渴,并从口腔和鼻孔中流出粘稠的混有泡沫的黏液
病鸡常排出黄色、灰白色或黄绿色稀便,眼圈发干呈青紫色,体温升高到43-44℃,一般经1-3天死亡
③、慢性型 由急性型病鸡没有死亡而变为慢性型
也有些鸡从表面看是健康鸡,一旦遇到气候变化、饲养变化等不利因素,就显现禽霍乱症状而发生死亡
有些病鸡表现为水肿性关节炎症状,也有的病鸡歪脖子,还有些病鸡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慢性型病鸡病程较长,可达数周或数月,也有的病鸡不死而成为带菌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霍乱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霍乱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霍乱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极大
早期迅速和正确的诊断,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义
霍乱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高峰期在7~8月间
注意卫生,避免握手及不必要聚会,注意饮用水烧开,不吃凉拌食物等,并且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染病
甲类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上述规定以外,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认为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霍乱疫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