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者必能长寿 孔窍四肢皆通于天。——《淮南子》
人病重,往往“七窍流血”而亡。
五脏精气通于孔窍,五脏有病都能从孔窍中看出来!
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养好眼、鼻、耳等人体孔窍!
要想养生祛病,就要从眼、鼻、耳等孔窍对症治疗!
不是门神,也要做金刚怒目状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表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只需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体内每个脏器精气的盛衰。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上;肝脏的精华表现在瞳孔外面的黑眼上;心的精华表现在眼的血络上;肺的精华表现在眼白上;脾的精华可以涵盖整个眼部。
所以,一个人要想长寿,首先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保护眼睛的方法很多,你可以闭目养神,也可以用食物调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护眼法,即瞪目、眺目、熨目、运目。
第一步是瞪目、眺目。两个动作合并到一起,即瞪目远眺,也就是说瞪大双眼,做金刚怒目状,然后向远处眺望。如果是在户外的话,你的视线要放在远处,能看多远就看多远,然后突然把视线à回,看自己的鼻尖,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瞪目、眺目动作。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难道这个动作只可以在户外做吗?我在家里能不能练习?当然可以,躺在床上照样可以做。此时你需要瞪大双眼,用眼睛瞅着天花板,接着再瞅最远的墙角,然后再把目光拉到自己的鼻尖上。
经常练习瞪目、眺目动作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老年眼花、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另外还能预防眼袋出现,让你永远拥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每次至少要做20下,最好每天坚持练习。
第二步是熨目。中医《诸病源候论》中说:“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黎明的时候,把双手掌面相对摩擦,两手摩热后,放在两眼之上。片刻之后,再搓两手掌,搓热后再放于眼上。这个动作反复做几次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这种按摩眼睛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熨目。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可令双目炯炯有神,防止发生各种眼疾。
第三步是运目。睁大双眼,排除一切杂念,只将目光聚集在眼眶左侧边缘,使眼球沿着边缘缓缓地向右侧转动9圈,然后再向左侧转动9圈。转动眼球时速度越慢越好。左右转动完毕,紧闭双眼片刻,猛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
运目法可以调节眼睛周围的肌肉,防止眼球变形。有的人在刚开始运目的时候,眼睛会有一种酸胀的感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这种不适感就会消失。对经常用眼的年轻人来说,经常运目可防止近视发生;对于老人来说,可防止老花眼,让自己永远耳聪目明。
简简单单地在眼眶上刮几下,眼睛就会豁然开朗
眼保健操的发明者绝对是个穴位高手。只是简简单单地在眼眶上刮几下,就刮到了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瞳子髎(li o)这么多的穴位,解决了鱼尾纹、眼袋、黑眼圈以及黄褐斑所有的问题,达到了养眼明目的效果。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达到意想中的效果,并不是眼保健操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没有认真细致地练习。
第一个穴位叫“睛明穴”。中医认为这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有清热明目、除皱益颜、预防斜视的功效。
在按睛明穴的时候,首先要把指甲剪短,保证不划伤皮肤,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指肚夹住鼻根,以垂直方向往眼窝深处下按。按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按一下松一下,这样坚持九次,就可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在按揉的时候,一定要闭上双眼。按揉所有明目穴位,都要把双眼闭上。
但是,睛明穴是一个比较小的穴位,如果随意按揉,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眼疾的目的,而且容易伤到眼睛或眼部皮肤。所以,在按揉此穴时,一定要先用两个拇指指肚夹住鼻根,待找准穴位后再开始按揉。
第二个穴位就是“攒竹穴”。此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眉头的凹陷处。攒竹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具有泄热明目,润肤益颜的功效。攒竹穴的名字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发愁的时候,眉毛就会皱到一起,眉头上会出现很多像竹子一样的竖纹,故得名攒竹。那些担心长皱纹的人,千万不要老皱着眉头,否则,额上的皱纹会像竹子一样,不停地蔓延,越长越多。
攒竹穴具有泄热明目、润肤益颜的功效,所以眼睛红肿胀痛的人,可以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这样可以去火消肿。
按揉攒竹穴,可以让你眼睛明亮,而且还可疏散你内心的郁积之气。另外,在按摩攒竹穴的同时,无意中也刺激了眉毛中间的鱼腰穴,具有治疗慢性鼻炎、头痛的作用。
第三个穴位就是丝竹空。此穴位于眉毛外端的凹陷处,与攒竹穴一头一尾,遥相呼应,专治太阳穴附近出现的暗斑、黄褐斑。所以,我建议女性朋友最好多按揉这个穴位,因为它对美肤养颜功效神奇。
点按印堂穴——健康真的会“印”在你的脸上
我有个堂哥,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起小车祸,所幸没什么大°,只在医院观察了一天就出院了。我闻讯赶到他家探望。堂哥丧气地说:“车祸前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他说我印堂发黑,这几天必有凶灾。当时我没有信他,结果就这样了,哎!真应该让他给我指点迷津!”
听完他的话,我就笑了:“你印堂发黑是不错,但并不是靠江湖术士给你'指点指点’就能了事的。印堂发黑说明你的气血不足或不畅,因为气血的原因,你的反应就会比平时迟缓一些,所以导致你开车时没及时地躲过周围的车,酿成了车祸。”
我又问他:“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头痛?”他说有。我告诉他:“这很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你平时多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印堂穴,慢慢地气血就会畅通起来。”
印堂穴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我们两条眉毛中间一条线,线的中间位置就是印堂穴。印堂被称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它的色泽、亮度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
印堂虽然占的位置不大,却是人体重要经络的汇集之地。一条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一条是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还有一条是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
从印堂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情况。如果体内气血顺畅,印堂就会红润饱满。这个时候,你就会反应敏捷,情绪高涨,干事业就很容易成功。反之,气血运行不畅,印堂就会下陷发黑,反应力下降,情绪也比较低落,很多“霉运”都会黏着你,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废,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一个人的印堂红得厉害,这并不说明他的身体棒,相反,这种症状说明他的阳明经有热气。这个时候,我建议使用自己的中指自下向上推印堂。这小小的一推,不仅可以推走阳明经的实热之症,而且能使体内的气血更加通畅。
对印堂色泽健康的人来说,也许并不需要用上面的方法,但你可以用中指的指腹推按印堂穴,这样可以活络经脉,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
事实正是如此,每日点按印堂穴,真的可以让健康印在你的脸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点按迎香穴——你真的会迎来人生的香气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儿子因感冒没能及时治疗,最后引发了鼻炎。以后每次感冒,都是鼻塞不通,甚至呼吸困难。大部分时间,鼻子都闻不到气味,朋友做再香的饭,都很难激起儿子的食欲。
朋友担心地问我:“你说这孩子怎么办好啊?现在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老是这不吃那不吃的,拿什么来长个子呀!”我告诉她说:“你每天帮他按揉迎香穴,当他的鼻子能闻到味道,被饭香吸引的时候,自会狼吞虎咽地吃饭。”
迎香穴属大肠经上的穴位,而大肠与肺相表里,鼻又和肺相通,所以按压迎香穴,可以治疗鼻炎、鼻塞等病症。在按压迎香穴的时候,还能刺激鼻子附近的胃经和小肠经,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朋友按照我的建议,自己动手为儿子治疗了一番,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小家伙闻到了香味,胃口自然大增。
很多人不知道迎香穴在哪里,现在我来告诉你怎么找到它!
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大约五分(约是拇指的二分之一宽)的笑纹中找,按下去有酸痛感的地方就是迎香穴。当鼻塞或鼻炎犯了的时候,可以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揉迎香穴。按揉10~20次,你就可以嗅到周围的气味。
有些人点按迎香穴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你的病症比较厉害,或者鼻子里边的通路还没有打开。建议鼻炎比较厉害的朋友,在点按迎香穴之前,先把双手搓热,然后搓揉鼻翼,激活它,再用上面的方法按揉迎香穴。无论是感冒引起的鼻塞,还是过敏性鼻炎,点按迎香穴都会有效,它被称为“鼻炎的克星”。
《玉龙歌》中有这样的记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这就很明白地说明,如果你的鼻子有毛病,闻不到气味,就可通过迎香穴来治疗。但为什么要说是二穴呢?原来迎香穴有上下之分,我上面所讲的是下迎香穴。上迎香穴在鼻唇沟上面的端尽处,也可治疗鼻病。我们平时的治疗只需点按下迎香穴即可取得良效。
三焦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有个初中同学,三十多岁就出现耳鸣的症状,而且听力也开始下降。我告诉他:“耳鸣多半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他认为我在跟他开玩笑,不可思议地说:“耳朵怎会和肾扯上关系呢?”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稍微懂点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三焦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是阴阳交会的枢纽。肾虚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就会造成阴阳不通,所以才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耳病。我建议他在治疗肾虚的同时,多按摩三焦经。同学虽然对我说的话半信半疑,但为了治病,他坚持每天按摩耳朵周围的三焦经。再见他时,耳鸣已经好多了,还非要让我讲讲什么是三焦经。
华佗在《中藏经》中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这段话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三焦经是掌管我们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五脏六?的大病小灾都与它有所关联。
三焦经,即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耳朵后边、耳朵前面和耳朵里边都是三焦经的经过地。所以,如果耳朵有什么疾病,很可能就是三焦经出了问题,或是五脏六?中的某个器官出现麻烦,随着经络的循行,影响到了耳朵。
中医认为,三焦经是少阳,在这条经络上的耳朵也就属少阳。少阳是体内阴阳之气流通的枢纽,阴阳之气交流不顺畅,就会出现耳病。体虚肾亏时,肾气不能通过三焦经上传到耳,耳朵就开始失灵了。假若是蝉鸣似的耳鸣,说明你肾精不足,是大虚之症,而如果是潮声般的耳鸣则说明内火太重,导致三焦不通。
我家邻居已经年近九十了,但是听力却没有减退多少,有时候,他向我抱怨:“你们家电视的声音开得太大了,以后记得开小点。”我很佩服他的听力,就暗中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有按摩耳根的“习惯”。我顿时明白了,正是这个习惯,让他的耳朵没有和身体同时衰老。三焦经途经耳部,基本上所有的耳疾,如耳鸣、耳聋、耳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三焦经来治疗。平时有意无意多按摩一下耳部的三焦经,可以减缓耳朵衰老的速度。
耳朵和人的情绪还有关联。当人生气的时候,整个三焦经就会堵塞,出现耳鸣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耳聋。因此,脾气暴躁的人,一定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总是发火、生气。你一生气,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三焦经也跟着“生气”,到时吃苦受罪的可不只是你的耳朵这么简单了!
引嚏法——引“寒”出洞的千古奇方
“啊……啊嚏!”
一天上午,我正和朋友谈事情,他不住地打喷嚏。事情谈完后,我问他:“怎么了?刚才老是打喷嚏,感冒了吗?”他说:“最近好像总是这样,每天早上都会打喷嚏,应该是晚上吹空调受凉了。”
我告诉他:“你的情况传达了两种信息,一是你晚上睡觉时穿得太少,而开空调的房间温度又比较低,导致寒气从你裸露在外的腿部侵入胆经和胃经。二是打喷嚏正帮助你排除身体里的寒气。从这方面说,打喷嚏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没寒气入侵不是更好吗?晚上睡觉时要不多穿点,要不盖严实,让寒气无从下手。”朋友最后说:“原来如此,寒气这么讨厌啊,以后睡觉一定盖严实了。”
寒气入侵,身体一般会打冷战,或者不由自主地裹紧衣服或被子。每当身体有这种反应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寒气来了”,并及时把体内的寒气排出来。
有人问我,排除寒气需要吃什么药物?其实大多时候,你不必求助于任何药物,只一个简单的引嚏法就可以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
相信大家身边也会有这类人,就是他们擅长观面术,而且面相学在我国也流传了很多年,有些人对于面相学深信不疑,但是有些人却不大相信,从面相学上来说,一般来说,心胸豁达有远见的人,耳垂是比较有肉感的,而且还给人一种富态感,为人也比较谦和,并且善于观察与人沟通能力也比较强,这种高智商的人一般人气都比较好,不管是人情往来还是做生意,往往会顺风顺水,其实说到底也是与自己的人品性格有关,这类人一般是比较富足的。
而与之相反,薄耳朵的人,因为耳根比较软,一般就没有主见,因此波尔多的人一生都不是很顺利,而且对于耳朵小肉少,没有耳垂的人一直以来都不被世人所看好,这类人运气一般都不怎么好,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往往都不大顺心,平时的朋友也比较少,当然这都是从面相学上来看的,并不是特别的标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有一个成语最能概括,叫耳聪目明,耳朵听力好主要与肾脏功能好有关;眼睛好主要与肝脏功能良好有关,总之,耳聪目明是肝肾功能良好的写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耳朵大的人一般肾脏功能都比较强大,身体相对来说会更加健康,人到中年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一种福气。
耳朵大小也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财运的标准,不管是耳朵大还是耳朵小的人,想要长寿还是得自己多多保养身体。
葛洪神仙传白话:
广成子
广成子是古代的仙人,住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的石室中。黄帝久闻他的大名,知他住在这里,便前来拜访。黄帝问广成子:“您在研究世间万物之道方面已达到了顶峰,可否请您告诉我这方面的真谛呢?”广成子答道:“你治理的天下一片混乱。
天上的云彩还没有聚集到一起便降下雨来,草木还没有枯黄就纷纷凋零了。以你现在的样子,怎么能够向我问道呢?”黄帝被广成子奚落了一番,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恭恭敬敬地退了下来,回到住处,暂时摒弃一切政事,反复琢磨广成子说的那番话。
三个月之后,黄帝再次来到崆峒山,拜会广成子。他见到广成子正头朝北躺着,便双腿跪在地上,以膝代步,极恭敬地来到广成子面前,叩拜了两次,然后说道:“请您告诉我修身养性的明达之道。”广成子听罢,一跃而起,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正好。
现在我就告诉你‘至道’的精髓。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求无欲,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宁静,就能使身心健康;保持清静的心情,切勿劳累你的身体,耗费你的精力,这样才可长生不老。
如果你能做到不让外物影响你的视听,不使外物打扰你的心灵,你的精神就将永远守护你的形体。你要时刻固守你内心的平静,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如果过多地了解万事万物,那么就会使你的身心遭受侵害。
我一直追求身心的平和,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从外貌上看,还显不出丝毫衰老的样子。你若能研习透彻我的道法,就能上为天皇,若能深入理解我的道法,就能下为君王。现在,我将离你而去,到一个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进入一个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
我将与太阳和月亮一起放射光芒,与天地融为一体。世上之人皆不能免于一死,只有我才能获得永生。”李白在《古风》中写道:“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若士
在古代,“若士”即是“那个人”的意思,后来被用作有道之士的通称。本文所说的若士,是古时的一位神仙,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
庐敖是古代燕国人。庐敖游历了北海,并从月亮上经过,进入了入道之门一玄关,最终来到了蒙谷山。蒙谷山是古代传说中的北方山名,以太阳出没于此而闻名。
在这里,他遇见了若士。若士长得很特别,他双目深陷,鼻子青黑色,双肩向上高高耸起,宛如老鹰一样,脖子又细又长,上身宽,下身窄,正在那里迎着风忽高忽低地跳舞,显出十分得意的样子。忽然,他发现庐敖正站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便马上停止了舞蹈,逃到了山上的一块石碑下面藏了起来。庐敖追上去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若士,原来若士正瞋缩在石碑下面的蟹壳中吃蛤蜊(格黎)。
庐敖来到若士面前,对他说:“纵观普天之下,只有我庐敖能够独来独往,不与凡夫俗子们为伍。我对天地四方之内的一切事物都看透了,因为我从小就喜好游历四方,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我遍访了各地,终于在这里见到了你,你是否愿意与我交个朋友呢?”
若士听完庐敖的这一番自我介绍后,先是表情严肃,继而仰面大笑道:“你不过是来自黄河中游一带的一介小民,以你的本事,你不应该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这就如同小光亮无法同日月的大光明相比一样。
我若士从前也曾游历过四方,往南我到过洞之野,那里有许多岩洞,里面全是清澈的泉水;向北我曾在沉默之乡歇息过,那里荒无人烟,四周一片寂静;西面我到过窈冥之室,那里幽暗而深远,可谓其妙无穷;说到东面,我曾穿越过弥漫无际,连绵不断的光束。
我到过的地方,上无天,下无地,举目四望,什么也看不见,侧耳倾听,什么也听不到。说到外面,那里有奔流不息的河流,河水一瞬间就泻到千万里以外。
我见过这样奇妙无比,气势磅礴的场面,都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本领。现在你无非是云游到了此地,就说自己已经认识了整个世界,看穿了万物的本质,这岂不是孤陋寡闻吗?我看你呀,不过是个平常之人罢了。
我与一位名叫汗漫的仙人相约在天的最高处会面,这个地方我是不会久住的。”说罢这一席话,若士双臂向上一举,紧接着身体腾空而起,转瞬间他已消失在茫茫的云雾之中了。
庐敖被若士说得瞠目结舌,呆呆地仰望着若士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为止。过了半天,庐敖才如梦方醒,那副追悔莫及的样子仿佛是失去了亲人,他一边捶胸顿足,一边慨叹道:“我比起若士,就好像一只土壤里的小虫子与天鹅相比一样,真是天壤之别啊。
我每日都在奔走,而实际上与诺大的世界相比,无非是走了几小步。可是我却自以为走了很远,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这确实是个莫大的错误。我真可悲啊。”
沈文泰
沈文泰是九疑山人,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他从长江中的众神仙那里得到了神丹土符,这种神丹可使人返老还童,百服百应。
后来沈文泰想到昆仑山休息两千年,行前把神丹秘方传授给李文渊。沈文泰说:“如果不按照土符上指定的方法服药,那么道术就不会灵验,对人没有益处。”李文渊严格按照沈文泰所嘱,依土符所示制成神丹,依法服下后不久,他也得道升天了。
今天人们常用竹根水煮丹黄土,用来去除三尸(三尸即道家所指的在身体中作祟的神三,它每适庚申之日,便向天帝诉说人的过错),这种做法即是沈文泰和李文渊传授下来的。
彭祖
彭祖姓彭名铿,是颛顼帝的玄孙,也是陆终的第三子。到了殷商末期商纣王时,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多岁,成了大名鼎鼎的老寿星。
他虽然高寿,却丝毫看不出苍老的样子。彭祖作为老寿星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养生之道,驻颜之术,一直为后世所称颂。彭祖从小时起就喜静不喜动,他平素安于修身养性,不关心世间一切事物,不追求名誉和荣耀,不讲究车乘和服饰的华丽,只求清心寡欲,澹泊宁静,以从中探索出养生之术和长寿之道。
殷王闻知此事,拜他为大夫,但彭祖常称疾不出,在家闲居,不问政事。他善于导引之术,经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鹿角,以此使容颜永葆青春。
彭祖平时沉默寡言,透出稳重的性格,他从来不说自己有超乎凡人的道行,也不做任何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更不做装神弄鬼,荒诞怪异之事,显出一副无所作为的样子。
有时他独自一人外出游历,人们想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就悄悄地盯住他,他却忽然不见了。他既不乘车,也不骑马,身上不带分文,也不准备食物,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上百天。
人们无从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是发现他回家之后的衣食住行与普通人一样,丝毫没有产生变化。彭祖修练时,经常盘起腿来,正襟危坐,凝神定气。
从早晨到中午,双手徐徐按摩双目,继而轻轻抚摩身体,舌头慢慢舐住上颚,不时咽下唾液。这样边做边均匀地调整呼吸,直到周身气脉通畅,筋骨舒展,才缓缓站立起来,像练功之前那样谈笑风生。
有时彭祖觉得身体不舒服,或是感到疲乏无力,便静坐下来,运行内气,来攻克体内的疾病。此时,内气在体内潜转,从九窍运转到五脏六腑,最后达到四肢及毛发。气血贯通之后,彭祖感到有一股平和之气,轻缓地流淌在身上。
这种轻清柔和之气起于口鼻之中,继而达到十指的指尖,不仅驱除了疲劳,同时也治愈了疾病。商纣王听说彭祖是个有道之士,修有长生不老之法,就亲自找到彭祖询问长寿之术,可是彭祖总是闪烁其辞,不愿相告。
纣王为了达到目的,又送给彭祖大量金银财宝,总共价值数万钱。彭祖也不客气,全部留下,然后全部用来救助贫苦的百姓,自己分文不要。纣王见金银打动不了彭祖的心,便委托一位名叫采女的女子前去找彭祖请教。采女也叫采石女,年轻时便受高人指点,青春常驻。
此时她已有二百七十岁,但看上去却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纣王把采女迎进宫内,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她,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给她穿上了绚丽多彩、镶嵌金银珠宝的衣裳。纣王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求采女早日从彭祖那里求来长生不老的仙术。
采女受纣王之托,乘坐襬车前往彭祖的住处。襬是古代专供妇女所乘的四周有屏障的车。采女面对彭祖,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然后便问起延年益寿的方法。
彭祖见采女是有道行的人,便回答道:“如果想腾身上天,进入仙界,成为一名仙人,就必须服用金丹,吃了金丹,人便会像元君太一那样白日升天。但是服用金丹,腾身飞入仙界,需要有很高深的道术,即便是世间君主也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
退一步说,即使达不到这一境界,人们也应该爱惜身体,养护精神,服食一些益寿食品,以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但是学会这种层次的道术,不能役使鬼神,也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外若不通晓男女之间的交接之道,即便服食仙药,也于事无益。
就以你采女为例吧,你是一位可以修炼阴阳之气的人,阴阳的内在含意你可以推测而得,但是你却不用心思考它,那么你问我长生的奥秘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父亲就故去了,我是一个遗腹子。
我刚长到三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这以后,我又遇上了犬戎之乱(按:犬戎是古代时戎族的一支,在殷周之时居住在我国西部。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81年,申侯引犬戎打入宗周攻杀周幽王,迫使周平王向东迁徒到洛邑,建立东周),流亡到了西域(西域即现在甘肃省敦煌、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的地区)。
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我过了一百多年,生来没有得到双亲的关心与照顾。除此之外,我一生共失去了四十九位妻子,死了五十四个儿子,遭受了无数的生活磨难。
这一切,使我体内的平和之气受到了巨大伤害,肌肤失去了弹性和光泽,面容愈来愈枯干衰老,我恐怕难有长久的生命了。我平素孤陋寡闻,恐怕无法传授给你长生之道。在大宛山中,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已活了一千岁,从容貌上看,还像儿童一样,他一天能走三百里,既能整年粒米不进,也可一天吃九顿饭。
他精于养生之道,你可以去向他讨教。”采女听到这里,忙问:“请问青精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位仙人呢?”彭祖说:“他只是一个得道之人,并非仙人。
所谓仙人,要具备以下条件:或能飞身穿入云端,不长翅膀也可自由翱翔;或能驾龙乘云,直飞天际;或能化做禽鸟,飞翔于青云之上;或能潜游于江海之中,或飞翔于名山之巅;或者以元气为食,或者以芝草为粮;或者徜徉于人海之中而不为人所识破,或者隐身于众人之内而不被人所察觉。
只有如此功力,方可称为仙人。仙人的脸上有着奇异的骨相,遍体长着罕见的毛发。他们喜欢孤单而行,深居简出,不愿与凡人相接触。
神仙们虽然可以长生不死,但是他们丝毫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的感情和思想,没有人间荣辱与哀乐之情,这就好比小鸟化作蛤蚧,山鸡变成了蜃,都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正因如此,我可不愿意成为仙人。得道者与成仙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得道者可以照样吃甘美的食物,穿轻盈华丽的衣服,享受男女之间情欲相通的欢乐,还可以具有封官进爵的荣耀。
得道之后,人的体魄将越发强健,耳聪目明,筋骨结实,容光焕发,健康长寿,永驻人间。得道之人,寒热风湿病痛无法侵入体内,妖魔鬼怪不能靠近人身,各种兵器,各种虫豸不能伤害身体,不为喜怒哀乐和毁誉所左右,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呀。
人只要气血通畅,注意保养身体,就算不知道仙方道术,也可以至少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活不到这个岁数,那么肯定是受到了某种伤害。
人如果略微懂得些养生之道,便可活到二百四十岁;再懂得多一些,活四百八十岁则不成问题;如果精于养生之道,即可长生不老,只不过不能成仙罢了。延长寿命、保养身体的根本之道,在于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
具体而言,就是冬天保暖,夏天避暑,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调节自身的需要,使身体舒适;对女人的美色和自己的欲望一定要节制,切不可纵欲过度,这样才能保持精神舒畅;高贵的车马,华丽的服饰确实能带给人以威严之感,但是对它们的追求应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要使心中的志向专一;优雅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能够使人赏心悦目,心平气和,是养生强身的有效途径。
凡此种种,皆可养生,但是如果不加以节制,超过了限度,则不但无以养生,反而会很快招来祸患。古代的圣明之人,唯恐普通人生育的子女,不懂得养生的道理,所以反复告诫他们要断绝戕害身体的灾祸之源。
因此才有如下这些教导:高明之士与女人分床而卧,中等之人与女人分被而眠,服药千种,不如独处。绚烂多彩的颜色令人眼花燎乱,各种滋味混合在一起会使人丧失分辨味道的能力,如果能对它们加以节制,把其中不好的因素去除掉,疏通堵塞的部分,不但不会减少人的寿数,而且人们还会从中得到益处。
原文:
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曰:“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复往见之。广成子方北首而卧,黄帝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至哉!子之问也,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而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入吾道者,下为王。吾将去汝,适无何之乡,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若士
若士者,古之神仙也。莫知其姓名。燕人卢敖,秦时游于北海,经于太阴,入于玄关,至于蒙谷之山,而见若士焉。其为人也,深目而玄准,鸢肩而脩颈,丰上而杀下,欣欣然方迎风轩轾而舞。顾见卢敖,因遁逃于碑下,卢敖仰而视之,方踡龟壳而食蟹蛤。
卢敖乃与之语曰:“惟以敖为背群离党,穷观六合之外,幼而好游,长而不渝,周行四极。推此阴之为阙,今卒覩夫子于此,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俨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不宜远而至此,犹光乎日月,而载乎列星,比夫不名之地犹突奥也。
我昔南游乎洞濔之野,北息乎沉默之乡,西穷乎窈冥之室,东贯乎澒洞之光。其下无地,其上无天。视焉无见,听焉无闻。其外尤有泼泼之汜,其行一举而千万里,吾尤未之能也。
今子游始至于此,乃云穷观,岂不陋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于九垓之上,不可以久住。”乃举臂竦身,遂入云中。卢敖仰而视之,弗见,乃止,怆恨若有丧者也,曰:“吾比夫子也,尤鸿鹄之与壤虫也。终日而行,不离咫尺,自以为远,不亦谬也。悲哉。”沈文泰
沈文泰者,九疑人也。得江众神丹土符还年之道,服之有效,欲于昆仑安息二千余年,以传李文渊曰:“土符不法服药,行道无益也。”文渊遂授其秘要,后亦升天。今以竹根汁煮丹黄土,去三尸,出此二人也。
扩展资料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葛洪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