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袁枚的养生四法

时间: 2023-02-01 17:41:32

袁枚的养生四法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中年辞官,于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袁枚十分注重健身养生,年近八十依然精力充沛、牙齿坚固、声若洪钟、行走轻快,终于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坚持运动:袁枚有一句名言:“不求药,不求仙,只求还我当初美少年。”他深知,要使人返老还童,光靠吃药不行,求仙拜佛也是枉费心机,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坚持运动。袁枚每天早晨起床,都会到山林中散步、打拳、舞剑,呼吸新鲜空气。晚饭后常登楼观星空赏明月,或是独步溪畔,以消一日疲劳,张弛得宜,动静结合,劳逸相间。

心态豁达:袁枚吟诗咏道:“悲喜适度胸若谷。”“健不借医药,乐不须管弦。”意思是要积极主动地控制个人情绪。做到坦然自运,不大喜大悲。对别人宽宏大量,虚怀若谷。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他也能心境泰然,胸怀坦荡,情绪稳定,神志平静,这大有益于健体养身。

寄情山水:“游遍山巅与山涯”,游山涉水是袁枚一生最大的乐趣。袁枚人称是“地行仙”,四方名山,八处胜水,几乎足迹遍布。他经常在晨雾或雨雪中观赏湖光山色,领略野趣。有时他还高兴地在山上奔跑,领略“万山随我同奔腾”的情趣。

饮食清淡:袁枚在饮食上以素食为主。“花果加入食品,尝其新鲜”,这几乎成了袁枚美食的自律要诀。他春吃玉兰鲜花饼,夏熘枇杷炙莲瓣,秋灼菊花栗子糕,冬餐竹叶芥菜羹。他将这类野生蔬菜称为上等佳肴,并用以招待客人,饮食简单,不失营养。

袁枚的健身养生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仍不失其现实意义,足以借鉴。

“随园老人”袁牧的养生之道

2018年12月22日,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一群来自大梁山的孩子们吟唱了一首小诗《苔》,引发热议。这首诗的作者沉睡了几百年,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他就是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袁牧,一代才子、诗人、散文家。
袁牧1716年出生,到1798年去逝,活了82岁。
据说袁枚70岁时,曾和一位比他小20岁的朋友一起比赛攀登黄山,结果还是他先到达顶峰。袁枚年近八旬时依然神态不衰,才思敏捷,笔力横逸,生活质量也很高,在那个年代高寿和善于养生的人少之又少,在长达80多年的岁月里,他又是靠着什么方法八十不知老的呢?
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酷爱读书,用脑勤
1716年,袁枚出生在钱塘一户家道中落的仕宦之家。家境贫寒,一家人靠母亲做女红,维持生计。
令人欣慰的是,袁牧特别爱学习。读书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为了看书,常常厚着脸皮到处借,受尽奚落和委屈。
默默无闻的岁月里,日夜兼程的锤炼,养成了他一生爱读书爱动笔的习惯。
退隐乡间后,更是读书、写作不停歇,几十年中硕果累累,他流传于世的《随园诗话》、《随园尺犊》、《小仓山房文集》等著作,大多是在小仓山的随园中完成。“譬如将民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诗句透满了他晚年笔耕不止的乐趣。
勤于用脑,让他的大脑脑细胞非常活跃,进入老年,他的思维依旧很敏捷。
大脑越用越灵活,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全凭我们发掘利用的程度。
只有勤于使用我们的大脑,才能进一步开发它的潜能,让思维更加活跃。
                      兴趣广泛,生活美
在脑力劳动之余,袁牧还注意培养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
他喜欢侍花弄草,在众多的花里,最喜欢的是兰花,曾在《偶成》写到:“幽兰花里熏三日,知觉身轻欲上升。”
袁牧对兰花情有独钟,养花和赏花,陶冶了性情,让他有了如兰花一样坚定、高尚的人格魅力。
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人心胸开阔,怡情怡心,帮助人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喜爱运动,身体好
袁枚喜好运动,尤其是远足运动。
他一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留下了《游黄山记》《游庐山记》《游仙都峰记》等许多佳作。
远足运动让他得到了健康和欢乐,他在诗中写到:“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
除了经常远足活动外,他还坚持每天清晨起身到山林中散步、打拳,晚间则登山观星赏月。坚持不断的锻炼,使袁枚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运动是投资最少回报最大的事。
每天运动一点,身体康健一点,生活的动力也会多一些。
                  心态良好,不知老
袁枚处世积极乐观,他在《喜老》诗中写到:“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
诗人自豪自足、洒脱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令人敬佩。
64岁,袁枚患疟疾,病愈后精力大不如从前,他自慰自己,并告诫老友:“始知将尽灯,不可使扇飏;又如将落叶,向堪风再戕!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病后作》),充分体现了他坦然面对死亡的格局。
心态,决定一切。
人只有心态好,才有好心情,好生活,好人生。拥有好心态,你就等于拥有了幸福。
袁牧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里,也许很微小,但是尽自己努力把人生过得丰盈快意,这大概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也愿你我,在时间的长河里,多读书多运动,心态好,爱自己所爱,成为自己,自在、惬意、丰富地过好每一天,便是拥有最好的养生之道。

无求即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什么意思

这是一副书斋联。
人生在世,食衣住行,不能无所需求。上联的所谓无求,是指对财富、物质享受、地位权势等方面,应随缘随分,不作非分或过分的追求,即所谓知足。做到这一点,自然心安神泰。
下联语出《论语·述而》“君子食无求饱”和《吕氏春秋》“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吃饭不贪食,达七八成饱即止,不使肠胃有过重负担。寡欲以安心,节食以却病,此乃养生保健妙方。
曾有人误以为此联为张之洞所撰,实际上是比张之洞早出生120年的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中就收入了此联。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