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养生不能限于老年

时间: 2023-02-01 17:44:43

国医大师养生不能限于老年

国医大师:养生不能限于老年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总说:“长寿的人不少,但健康又长寿的人却很少,我的养生秘诀就在于按不同年龄段养生。”

儿童保健关乎日后长寿

阮士怡主张,养生要从孕胎开始。从胎儿3个月至2岁,母亲就应合理安排营养和饮食,保证婴儿大脑的发育完全,提高智商。他说:“儿童期的健康是基础,和日后长寿关系重大。”

儿童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少于每千克体重1.5克,多种营养要素要搭配合理,才能满足身体热量的需要,有条件的话可以咨询营养师定制食谱。

青少年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阮士怡认为,青年期的养生方法要注重“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他认为大米、白面越是精细,营养成分就越低。“我吃的主食基本是混合面,五谷杂粮反而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吸收。”阮士怡说。

他提醒,泡菜、酱菜、烤、熏的食品要少吃,因为它们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

老年人调节情绪常运动

阮士怡认为,衰老是以肾脏为中心的肝、心、脾、肺等脏器的自然衰变,这段时期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程度、衰老速度而言是关键期。

对于老年疾病,阮士怡认为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达到延缓的效果。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绿色蔬菜,搭配一些如海带、海鱼、海虾等的海产品。

另外,还可以增加适当的运动,比如经常散步、打太极拳等,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情操。还要调节好情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心情大起大落,保持思想上的安定、清净,自然会永葆健康。

国医大师张学文的养生法

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先生是中国最年轻的国医大师,虽渐入耄耋之年,由于 养生 有道,他依然保持着硬朗身体,敏捷的思维。

心态平衡是 健康 良药

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紧张,工作竞争激烈,人们受外界干扰,难免浮躁紧张,对 健康 造成不利影响,张老说,保持心态平衡和乐观情绪对人体 健康 非常重要。快乐是 健康 的良药,乐观豁达、开朗豪放、知足常乐,遇事多思其有利一端,对人多念其友好一面,多闻乐事,多交性格开朗之人,可消除不良情绪。常言道:“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每天不离欢笑,但不得狂笑,以免耗神伤心;怒最伤人心神,损人寿命,当以忍让戒怒,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对事物超然脱俗。张老说,他一直秉承着凡事听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这是维持心态平衡的4味良药。

调节情绪心静如水

中医讲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张老也将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放在 养生 之首。张老指出,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 健康 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张学文本身也有高血压、糖尿病,他坦言自己平时也是有点急躁,可是作为医生,他面对病人却能做到心平气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做到“忘我”,并帮助他人重新获得 健康 而产生的自我快乐,是张老 健康 长寿的原因之一。

节制饮食生活规律

张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饮食 养生 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又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

经常动脑

张老指出, 养生 的关键在于动脑,尤其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更要多找机会动一动脑。生命在于脑运动,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延长大脑细胞的寿命。

93岁“国医大师”陈可冀的养生方法:记住这6点,福寿双至

陈可冀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内科专家,也是中国中医界仅有的几位中科院院士和国医大师。陈可冀1930年月出生于中国福建,20岁时他考入福建医学院,开始接触中医,虽然初学的时间比较慢,不过他的起点却非常高,一开始就师从当时著名的老中医蒲辅周先生,因此打下了非常深厚的中医基础。1954年,陈可冀顺利从福建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工作2年以后,26岁的陈可冀前往北京学习西医。从此走上了中西医结合之路,慢慢成为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一生救人无数。

陈老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非常注重自己身体的保养,虽然已经93岁的高龄,但是他的身体依然非常 健康 ,很少吃药,连感冒也基本上没有,老年生活质量非常高。

聊起 养生 经验,陈老表示,以下6点记在心里,可以福寿双至!

一,正确看待自然寿命

陈老认为,天下万物的寿命,都有它的规律,人生亦是如此。因此,不要过分在乎寿命的长短。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遗传,而只有小部分与后天的努力有关。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在意,否则会陷入焦虑之中。

二,及时缓解生活压力

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生活节奏飞快,竞争激烈。因此,人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压力山大”。

过大的压力其实是一种精神“毒素”,特别是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便会转变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变成生理问题。因此,消灭精神“毒素”,是 养生 的关键和重点。

陈可冀先生认为,心态好了一切就好了。因此, 养生 之道就是建立起良好的心态。

三,保持好的夫妻感情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夫妻关系是精神的“营养剂”,也是保持良好心情的重中之重。因此,陈老认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他认为,夫妻关系要像“桃花源、杏花村”,不能像“多‘恼’河、狗不理和火药库”。他的择偶观念比较特别,他认为:伴侣不一定是非你不娶或非你不嫁的那个人,而是你有很多缺点但是仍然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伴侣不是天天和你一起进饭店的那个人,而是在家眼巴巴等你回家共进晚餐的那个人。

四,不可纯素食

与很多人的观念不同,陈教授认为,纯素食是不可取的。纯素食虽然能够控制体重,但是却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陈可冀认为不能纯素食,可以以素食为主,同时配合一定的肉类、蛋奶等食物,这样就可以预防营养不良,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此外,陈可冀教授建议不能吃得太饱,每餐吃到8分饱就可以了。

五,要脑体结合,动静劳逸协调

陈可冀平时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因此,他下班后一般以体力锻炼为主。他每天都坚持游泳,年纪比较大了以后,频次降低了,强度也有所下降。现在他每天晚饭后,会出门散步一个小时。他认为散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运动,老少咸宜,特别适合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而且散步可以放松心情。

六,常听音乐

陈可冀教授认为,音乐也是一种“药”,经常听比较抒情和舒缓的音乐,比如中国的传统民乐。

陈老为让自己的 养生 经验造福更多的人,他从80岁的时候开始,将自己的 养生 之道记录下来,同时将清代宫廷的医疗保健经验进行整理和挖掘,一起编辑成书,开拓了中医 养生 的新领域。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