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养生保健也要把握好度

时间: 2023-02-01 17:47:11

养生保健也要把握好度

烫脚,热敷,拔罐等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养生保健的方法。都说烫脚好,没见到说烫脚有什么副作用的,都说拔罐有病治病无病保健,也没听说有什么副作用的,还有热敷等等。其实中医治病也好养生保健也好都是要讲究一个度,讲究一个中庸,讲究一个平衡,讲究一个纠偏,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都不是中医所提倡的。烫脚,热敷,拔罐等等所有的中医治疗方法,养生保健的方法也必须要有一个度,不能过,用过了同样也会致病。请看下面的事例:

去年见到我的同事Z在公园里散步,好几年没见了,这次见到很高兴。看她的脸色不好看,就问她的身体状况。她说前年脑出血差点要命!我说我看你的脾气挺好,也不吸烟喝酒,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我说得这种病的人百分之九十五是因为脾气不好爱生气上火,因为喝酒吸烟得这种病得人比较少。她说:我脾气还好,也不喝酒抽烟,血压也不高,我可能是烫脚烫的。我说:于烫脚有什么关系呢?烫脚很好的,温度适宜,时间不要过长,对身体有好处的。她说:问题就在于,我烫脚时间过长,不上课得时候,我把烫脚盆放在桌子下面,一边备课一边烫脚,成小时的烫,这次烫脚烫着烫着就不行了。

我想这就是烫脚过度了。烫的时间过长,温度有偏高。你想烫脚,肯定血液流动迅速加快,血管要急剧扩张,这样时间一长,血液流动和血管扩张超过极限,问题就发生了。

今年四月我的同事值班跟我谈起了养生保健。她问我:我的左脚心(好像是左脚)起了一个那么大的鸡眼红红的好长时间了,老不治好。我说那是你身体里有热毒,是从脚心往外排毒(涌泉穴可以泻身体里的一切热)。她问我:难道是我烫脚烫的?我每天都用艾叶等中草药烧水烫脚,有几个月了吧。我说:那肯定是了,你不能长时间的烫脚,烫脚的水温度也不可以过高。我说:你烫脚时间长了,热毒多了没地方去,就从脚心往外走,这样你的脚心就要起热疙瘩了。我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2010年我在济南武警总队医院住院期间(见下一段)我说你立刻停止烫脚再加上每天用中指按揉慢慢就好了。

本人热敷过度:2010年5月我因椎间盘突出在济南武警总队医院做了微创,手术很成功,但是可能是在手术时我的腰部出汗,在揭下腰部上的厚布时受了凉的缘故,致使我在第五天去洗手间时腰疼的厉害,大夫和护士把我驾到床上,就再近一个月不敢翻身下床——腰肌痉挛。一开始专家说我是水肿,打了十三天甘露醇(一般打六天)无效,又说我是感染又打了七天抗生素也无效。在就要打完抗生素时,我想腰肌拘挛一个与受寒凉有关,一个与肝肾阴虚有关系,我认为是受寒所致。我突发奇想涌泉穴可以泻身体的一切热毒,可否在涌泉穴上热敷温肾呢?于是我就在脚底下蹬着一个暖水袋,结果上午蹬上下午腰就不疼了。我高兴的没法说。以后就每天长时间的蹬着暖水袋,一直到出院后还等了一段时间,又一次我洗脚发现脚心疼,仔细看看发现右脚脚心有一个黄豆大的红疙瘩,很害怕。后来一想可能是上热敷时间长了,热毒从这里透出的缘故。于是我就立刻停止在脚心热敷,并且每天坚持早晚用中指按揉数百下。这样按揉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把那个大疙瘩消除掉。

本人颈椎病18年了,又一次劳累加重时把一个小暖水袋放在脖子上上热敷,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由于热敷时间太长,咽炎发生了,于是停止热敷再治疗咽炎。2014年春爬山回来右腿坐骨神经线痛,我害怕椎间盘突出症复发,除了服药贴膏药外,我还扎托玛琳发热腰带,每天扎十几个小时,这样扎了二十多天,发现前胸后背起了一片片红疙瘩,逐步蔓延到全身,我这才停止扎托玛琳腰带,又开始治疗药物过敏,实际是扎托玛琳腰带时间过长过久热毒壅盛的缘故。

这样的事例很多。我们生存离不开水,我们要活着就要吃饭,但是水喝多了也会中毒,饭吃多了也会撑出胃病来,所以凡事都要有个度,过度治疗同样会致病。我们身体缺少的就是需要的,需要的就是药。反之就是毒就是致病因素。

冬季养生保健的六个要点是什么?

1、出点汗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老年人在冬季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3、防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精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尤其年纪大的老年人,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睡早起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多喝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

孙思邈的三条“养生经”

孙思邈的三条“养生经”

邹相

众所周知,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深入民间,为民疗疾,并及时记录下来,完成他的惊世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世誉为“药王”。孙思邈尤为崇尚 养生 ,且通晓 养生 之术,在百岁时仍能“视听不衰”。从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他有三条很实用的“ 养生 经”。



一是食疗与药治并重。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疗方”的“序论”中,孙思邈写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他认为食疗是安身立命之本,“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而药治是迅速解除疾病、远离危险的手段,“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药性来得快,就像带兵打仗一样,兵贵神速。孙思邈还认为,食疗要具有持续性,是 养生 的良好方式,饮食上要多以清淡为主,少吃荤腥、忌吃生冷和杂食,“又鱼、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口腹之欲,喜好吃各种荤腥、烧烤、油腻,以及食用一些新奇的东西,都是不利于 养生 的。夏季时吃太多冷饮,也是不利于 健康 的。



二是控制情绪,注重养性。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的“养性序”中,孙思邈写到:“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他认为人的喜怒悲忧恐这五种情绪,对身体是有很大影响的,故而人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方能利于 健康 。他还提出,养性是 养生 的关键,养性的根本在于把握好度量,干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度,“故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即是说,懂得养性之人,吐痰不会吐太远、走路不会走太快、听声音不会太入迷、看东西不会太持久、坐的时间不会太长、站立不会让自己疲劳。在现在的都市里,很多人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不如意时容易暴怒或过度伤悲,开心时容易过分狂喜;为人处事时容易执着,常常透支体力、加班加点,这些都不利于 养生 。



三是清心节欲。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的“房中补益第八”中,孙思邈写到:“人生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即是说,人在四十岁之前,因身体机能还很强健,故而欲望较多。但在四十岁之后,身体机能开始慢慢下滑,必须得注重节欲,否则就会身患重病,甚至久病难愈,“凡人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的“消渴第一”中还提到,出现“消渴”(高血糖、尿糖等)病症的人,一定要注意“房事”不能过度,否则就会加重病情,给治疗带来难度。现代 社会 ,物欲横流,很多人沉迷于情欲之中而难以自拔,纵情淫乐,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伤害自身,如孙思邈所说“若不能制,纵情施泻,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现在的医学专家同样将“节欲”作为 养生 之道,节欲对 健康 、对 养生 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我们按照“药王”孙思邈的上述三条“ 养生 经”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工作、饮食等习惯,定能有益于 健康 ,有助于 养生 ,保持身心的安定与祥和。

(作者邹相系青年作家、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菩提花开》《且听风吟》《素心若荷》《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自2008年以来,一直担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杂志执行主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