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夏末秋初话养生

时间: 2023-02-01 18:26:46

夏末秋初话养生

随着季节的转换,很多人会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反应,而适宜的养生措施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心理宜清静中医认为入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容易产生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使人心情愉快。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爆脾气,因躁能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此外,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能够让人胸襟开阔,使人心情愉悦,胸中郁积一扫而光。

除秋燥养肺阴 燥是秋季的主气,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我国自古有燥令伤肺之说,入秋以后气候日渐干燥,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脱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时症状也往往加重。 所以,秋天要特别关心肺,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健脾胃,饮食宜清淡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所以,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炎夏和初秋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还可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传染病。

初之寒夏末之凉秋什么意思?

菜谱名菜食材百科健康
首页 养生 > 四季养生 > 正文
夏末秋初重养脾 多吃豆类和果实凉秋
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季都有爱吃冷饮,喜吹冷气的爱好,以致于受到湿邪的入侵,损害了脾胃的健康。在夏末秋初时期,天气多雨潮湿更容易伤脾。因此,我们要注重养护脾胃健康。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夏末秋初如何养生护脾。
夏末秋初“瓜”字辈的要少吃
中医认为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长夏湿气本来就重,如果这个时候不小心淋雨,或是没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透的衣物,就极易使脾脏为湿邪所困,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体困重等症状。这个时候你再多吃寒凉食物的话,就会更加加重脾胃的负担,所以这个时候拉肚子的人也特别多。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护好肠胃,特别是冰镇西瓜,这时能不吃就不吃了。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因此才有了这个称呼。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过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秋后暑热“豆”字辈要多吃
不宜吃瓜类,但是夏末秋初暑气逼人该如何应对呢?
绿豆
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
其实不只是绿豆汤,绿豆的兄弟“红豆”(也称赤豆、赤小豆)也有这样的功效。李时珍曾称红豆为“心之谷”,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担心因“贴秋膘”而致身材变形的话,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即有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
初秋养脾少吃秋瓜多吃秋果
瓜类不能吃,那吃什么好呢?秋瓜不宜多吃,秋果却是可以吃些的。
秋梨
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秋梨又被称为“果宗”、“玉乳”,有“百果之宗”的美誉。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
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民间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大枣
另外大枣也是比较适合的佳品。大枣有“木本粮食”的称呼,因为古人认为它可代食物食用。《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坊间甚至流传有“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的俗言。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不要超过50克为好。
养脾护胃是夏末秋初的养生重点,大家可以根据以上方法来养护脾胃,预防湿邪。同时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要加强锻炼身体,赶走身体的湿气,以防疾病干扰。

初秋怎样保养皮肤

经历了夏季强烈紫外线之后,终于迎来了秋季的小凉风,但是夏季恶劣的环境也给换季肌肤带来巨大困扰,你hold不住了吗?秋季要为肌肤屯点能量,甩开这些让你揪心的面子问题。

问题

顽固黑眼圈

很多美眉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希望自己像阿宝一眼可爱风趣乃至幽默,但是我却无法容忍脸上那个顽固的黑眼圈,犹如天空中持续不散的阴云一样,无论是哪个季节都成为自己的心头伤,每天要进行眼部遮瑕的美女伤不起啊,我就给众多被黑眼圈围困的美女一个解脱之道。

晒后肌肤斑点频现

皮肤在经过一整个夏季的强烈的紫外线的荼毒后,皮肤就会出现红肿、脱皮,斑点频现,很多美眉都发现在秋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白不回来,也许有人会戏谑这个是小麦色的肌肤,但是这种斑点频现的肌肤不是那种匀称的小麦色,如若不处理,那等到一旦肌肤恢复白嫩,你的脸就会变成地图肌。

扫清干燥和暗沉

夏季高温带来的肌肤缺水状况还没来得及完全补齐,干燥的秋季便接踵而至,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秋季都是干燥少于,虽说偶尔也会来那么一场秋雨,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皮肤的缺水状况,很多美眉都会发现怎么秋季一到,皮肤干燥暗沉一个一个都找上门了?我就帮你推荐一款功能性扫除这两个障碍的产品,让你的肌肤恢复水润和透亮。

痘痘问题

痘痘困扰在换季时节很容易爆发,在气候变化的干扰下导致内分泌失调。或者是频繁的熬夜加班所引起的肌肤功能失衡,也或者是因为没有彻底卸妆所导致的毛孔堵塞,进而导致痘痘的滋生。尤其是对于敏感肌肤,要选择调理性产品才能活化肌肤消除痘痘。

夏末秋初的护肤方法

1、别急着换产品

保养要遵循肌肤呈现的状态,因此保养品的换季也应该以肌肤的状况为基础来作调整,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按季节来划分。因此就算是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温度、天气、生活环境仍然停留在夏季固有的状态,因此皮肤保养品也不要操之过急的更换,先不说浪费,皮肤也难以吃的消。

2、强化肌肤屏障

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的保养品并不适合现在的肌肤状态,比如平时一整天都是滋润的,现在顶多维持到中下午,这就说明,肌肤需要额外的进补。换季之后身体会随着天气和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肌肤也是如此,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下降等外来因素都会影响到肌肤。因此此时的保养重点再于强化肌肤的'屏障机能,可以使用一些含有神经酰胺、氨甲环酸、积雪草苷成分的保养品,帮助抵御外界的刺激。

3、警惕痘痘来袭

肌肤机能在换季时节是比较频繁的,此时皮质层机能退化,新陈代谢慢,易引发“换季痘”。平时除了注意痘痘护理,还要为肌肤调理,配合使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深海鱼油等美容辅助品来控制痘痘。

4、保湿

保湿是一年四季都不可忽略的保养重点肌肤有天然的自愈能力,但前提是肌肤细胞可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当角质细胞处在充分湿润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特别是换季时节,肌肤敏感,保湿显的尤其重要。

5、降低密集护理的频率

当皮肤出现问题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密集+保养,或者使用酸类保养品让肌肤重生,但是在换季时节,皮肤经不起这种折腾,屏障受损会肌肤对多种保养品排斥,若是再进行密集护理,情况会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在季节更换时,坚持循序渐进的保养才是王道,不要急于给肌肤下“猛料”。

依据季节的变换掌握更多的护肤小知识,相信你的肌肤会更舒服!

注意事项

1、多喝水不熬夜,少吃油炸食品,保持皮肤清洁,这是皮肤美白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众多美白方法中的基础。

2、睡前用便宜的化妆棉加上化妆水完全浸湿后,敷在脸上10分钟左右,每周3次,坚持可以使你的皮肤清亮透白。

3、出门前要擦隔离霜及防晒霜,晚上要记得卸妆,这是美白方法中关键一步。

4、冷热水交替洗脸会让皮肤既干净又有收缩毛孔的作用。

5、临睡前将黄瓜切片放在脸上,过几分钟后拿下,持之以恒。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十分有效的美白方法。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