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有什么习俗(惊蛰有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2-12-23 21:00:12 作者:祝由网 点击:167 【 字体:大 中 小 】
惊蛰有什么习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节气,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那么惊蛰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祭白虎
祭白虎是惊蛰的特色活动,白虎在民间传说里除了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的民间的口舌、是非。
2、吃梨
quot;惊蛰吃梨quot;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
3、打小人
以前大家相信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都是和昆虫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开始大家是拿着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后来就发展成木拖鞋拍打纸公仔,称为“打小人”。
4、吃烙饼
山东地区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5、祭雷神 蒙鼓皮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6、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关于惊蛰有什么习俗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惊蛰有什么习俗?
惊蛰习俗 1、惊蛰吃梨 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
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2、“打小人”驱赶霉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3、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节气习俗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惊蛰时节,一些地区流行着祭白虎、吃梨、打小人、吃烙饼、祭雷神的习俗
1、祭白虎是惊蛰的特色活动,白虎在民间传说里除了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民间的口舌是非
传说白虎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平安,便会在惊蛰那天祭白虎,将身绘黑斑纹口有獠牙的纸制老虎在拜祭时,用猪血喂之,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惊蛰吃梨也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
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
3、打小人也是惊蛰的习俗,以前大家相信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都是和昆虫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最初大家是拿着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不干净的东西
后来就发展成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驱赶霉运,称为“打小人”
4、祭雷神,蒙鼓皮
因惊蛰时节多雷声,古人认为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
于是在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以顺应天时,祈求凡事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5、吃烙饼是山东一些地区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总结: 1、祭白虎是惊蛰的特色活动,将身绘黑斑纹口有獠牙的纸制老虎在拜祭时,用猪血喂之,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惊蛰吃梨也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
3、打小人也是惊蛰的习俗,最初大家是拿着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不干净的东西
后来就发展成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驱赶霉运,称为“打小人”
4、祭雷神,蒙鼓皮
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以顺应天时,祈求凡事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5、吃烙饼是山东一些地区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