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精神病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而是法律上的概念,了解这种疾病肯定是了解症状。那么,间歇性精神病症状有哪些?
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新规定精神病可以办伤残证。你可以看看评残标准 间歇性精神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非精神医学概念。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仍有残留症状或者性格改变的;精神状态不完全正常;出现危害行为时;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显减弱;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也有几种精神疾病如癫痫、躁狂抑郁症、癔症;可以呈间歇性发作;不发病时一如常人。即使是少数呈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在长期发作后;在间歇期仍可能出现某些精神障碍;如癫痫性性格改变;癫痫性智能障碍等;可以出现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的危害行为;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⑤。因此不能认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未发作时实施的任何犯罪都属于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从而使其都承担刑事责任或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精神病人表现的特点是: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其精神病是处于间断性发作的状态。基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这一特点;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而在其发病期间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候是处于精神正常状态还是处于精神病发病状态;也必须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临床表现 (一)特征性精神症状 1 .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 .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3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4 .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 (二)常见临床类型 1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型症类型。在我国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病人的 50 %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及紧张症状不突出;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等。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心病难治,那么精神病有什么症状呢
精神病有什么症状 1、性格突变:
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2、情感紊乱:
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3、行为诡异:
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4、敏感多疑:
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5、睡眠障碍:
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6、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精神病的因素
1.精神刺激: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出现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对人有心理影响。但一般认为,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个性因素:在同样的.环境中,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质较差、对精神刺激承受力低的人容易发病。通常情况下,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份自尊的人,不与人交往、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3.遗传因素: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属中精神病患病率比一般普通人群明显增高,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越高。
4.躯体因素:感染、中毒、颅脑外伤、肿瘤、内分泌、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是精神障碍伴有躯体因素,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的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可能是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诱因而存在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