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肌钙蛋白高的危害有哪些肌钙蛋白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时间: 2023-02-09 23:09:43

肌钙蛋白高的危害有哪些肌钙蛋白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肌钙蛋白对于肌肉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出现升高的现象对身体危害大。那么,肌钙蛋白高的危害有哪些?

肌钙蛋白高的危害有哪些?

肌钙蛋白值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导致心肌损伤的疾病如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

  肌钙蛋白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cTnTL为正常;>0.2μg/L为诊断临界值;>0.5μg/L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cTnIL为正常;>1.5μg/L为诊断临界值。

肌钙蛋白高的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值偏高 20分
心肌肌钙蛋白(Tn)检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和心肌炎没有太多关系)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心肌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及肌钙蛋白C(TnC)三种亚单位组成。免疫散射比浊法:心肌肌钙蛋白T(TnT)<0.5微克/升,心肌肌钙蛋白I(TnI)<0.03微克/升。

【临床意义】增高:①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肌钙蛋白I(TnI)在2.7~4.9小时开始升高,5.8~29小时达到高峰值,83~168小时恢复正常。所以,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及中后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尤其对于微小的、小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有价值。②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心肌损害及其他心肌损害等,心肌肌钙蛋白也均可增高。③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4天,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TnI)浓度之比,可作为溶栓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
以下是心肌炎的相关知识,你好好看看,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临床表现】

1、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用药】

1、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促进心肌代谢

(1)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约26周后停药。

【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
肌钙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肌钙蛋白,由T、C、I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 T 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在诸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生化指标中,CK-MB(血清心肌酶)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cTn)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K-MB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cTn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AMI的诊断“金标准”.

肌钙蛋白T参考值0.02-0.13微克/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诊断为AMI。

肌钙蛋白I参考值小于0.2微克/L,大于1.5为临界值

指导意见:一般肌钙蛋白高于1.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稍高不碍事,肌钙蛋白过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
肌钙蛋白偏高是什么病
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 TnC,分子量为18000,呈晶体结构,是肌钙蛋白的Ca2+结合亚基。骨骼肌和心肌中的TnC是相同的。 TnI,分子量为21000,是...

2
肌钙蛋白升高,一定是心梗吗?
点击看大图结合病史解读肌钙蛋白检测结果辨清心肌损伤病因《肌钙蛋白升高临床实践意义的专家共识》(简称《共识》)除对肌钙蛋白检查进行简要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列举了临床中除心肌缺血外能引起肌钙蛋白升高的各类原因。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对于诊断心肌坏死和鉴别心肌缺血十分重要,其意义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重视。2012年公布的《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最重要的就是强调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作用,将其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心梗的首要标准。目前,我国一些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有限,缺乏有效的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同时,由于各临床中心采用的检测技术不同,其检测结果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肌钙蛋白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参考值都存在较大不同。而指南所推荐的高敏肌钙蛋白检测较传统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因此,我认为如果能在我国各中心普及指南推荐的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统一检测标准,对于快速识别心肌损伤将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ACS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同时,随着技术发展,肌钙蛋白检测技术将越来越敏感,研究者会发现越来越多导致肌钙蛋白轻度升高的疾病,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缺血的观念应被修正。对临床上合并心肌缺血临床表现的患者,出现肌钙蛋白升高时应当首先考虑缺血性肌钙蛋白升高;而对无缺血症状但伴肌钙蛋白升高者,应更全面地考虑病因,是否存在非缺血原因的肌钙蛋白升高。对非缺血性肌钙蛋白升高的原因,共识主要提及心力衰竭、肺栓塞、慢性肾功能不全、脓毒症及部分化学毒性相关心脏损伤。在这类疾病中,虽然肌钙蛋白升高并不具有类似其在缺血性疾病中的特异性,但对多数疾病预后都有关键作用,常预示不良转归。综上,肌钙蛋白升高虽然对诊断心梗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其本质是心肌坏死造成的结果,而临床中导致心肌坏死的病因纷繁复杂。因此,对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应结合具体临床情况做出正确诊断。
血心肌肌酶钙蛋白升高是什么临床意义
主要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

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 I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肌钙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病情分析:肌钙蛋白T参考值0.02-0.13微克/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诊断为AMI。肌钙蛋白I参考值小于0.2微克/L,大于1.5为临界值指导意见:一般肌钙蛋白高于1.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稍高不碍事,肌钙蛋白过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
单纯肌钙蛋白高的危害
你好,肌钙蛋白是心肌酶谱化验中一个项目,正常值是TNI小于0.2ug/L,TNT小于0.3ug/L,危急值是大于1.5ug/L。
肌钙蛋白正常值
病情分析:肌钙蛋白T参考值0.02-0.13微克/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诊断为AMI。肌钙蛋白I参考值小于0.2微克/L,大于1.5为临界值指导意见:一般肌钙蛋白高于1.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稍高不碍事,肌钙蛋白过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
肌钙蛋白超过多少 有意义
你好,肌钙蛋白,由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 I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肌钙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病情分析:肌钙蛋白T参考值0.02-0.13微克/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诊断为AMI。肌钙蛋白I参考值小于0.2微克/L,大于1.5为临界值指导意见:一般肌钙蛋白高于1.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稍高不碍事,肌钙蛋白过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