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一种毒素,主要是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的高低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程度。那么,肌酐多少正常?
肌酐多少正常?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高的原因有哪些?
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 肾功能 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当血肌酐超过正常指标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 肾衰竭 。那么肌酐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肌酐偏高的原因吧。
什么是肌酐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 血液 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之所以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
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偏高的原因
在生活中引起肌酐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体内的水份情况
若是人体的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等情况,进而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等,就是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的。
2、对于曾有 肾脏病 的患者
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就是会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病症,引发血肌酐升高。
3、对于曾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
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若是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
如合并感染,包括 感冒 、 肺炎 ,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的情况。
肌酐值高的症状
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 血压 是肌酐值高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 外科 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6.多尿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肌酐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指标,衡量着人体的肾功能。肌酐高是什么意思啊?肌酐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血肌酐和尿肌酐,其中血肌酐的衡量意义更为重大。当肌酐值比正常值还高时,就称为肌酐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的正常范围在 59-106μmol/L 之间,当血肌酐长期超过 106μmol/L 时,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升高提示有肾功能的损伤,肌酐升高的幅度越大,说明肾脏损害越严重。临床上能够引起来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 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缺血性肾病,间质性肾炎 等等,需要在这些疾病的早期,通过积极的药物干预来预防病情的恶化。3种情况会导致肌酐过高,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
1、 体内失水 。体内失水是导致肌酐高最常见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长时间高烧、长时间不喝水、流汗多都会导致体内失水。体内失水会导致血液浓缩,肾脏血流量也随之减少,从而出现肌酐高的情况。很多人平时劳累过度,没有充分休息,也容易出现肌酐高。
2、 尿液异常 。有血尿、蛋白尿的人经常会有肌酐高的现象出现。血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症状越明显,说明病情越严重,患者最好及时接受治
疗。有些肾病患者服用了某些会损害肾脏的疾病,也会出现肌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是不可逆的。
3、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人当发生感染时,比如患上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肌酐高的现象。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注意控制血压,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也容易出现肌酐高。
本文介绍了肌酐高的三个病因,包括 体内失水、尿液异常和肾功能不全 等。肌酐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多见于肾脏疾病患者。肌酐高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 包括夜尿增多、口渴、全身乏力、浮肿、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代谢障碍等 。患者最好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