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首先用示意图的方法力图确切表达脉形以来,历代医家采用图形方式表达脉形者不乏其人,其目的是试图用示意图取代或说明语言文学的不足,实际上是无法取代的,因为示意图的性质是语言文字的代替物,除去表现为形象以外,还不如语言文字的表达力强,它与实测脉图有性质上的区别,尽管目前还有人搞这种性质的上作,时至今日意义是不大的。
自从运用杠杆式脉搏描记器描绘脉图以来,脉图进入了实测的波示图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脉象描记仪器的不断改进,种类亦不断增多,但其工作方法都是在模拟中医指切的方法,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符合中医切脉特点,从脉象描记仪器所描记出的脉图,去分析图形的频率、振幅、波形等,对中医传统脉象进行客观化指标的探索和研究,以寻求传统脉学客观的规范标准。
1、脉图的定型是寸脉图与传统脉象的联系或对照,因为脉象仪的工作方法是在模拟中医的切脉方法,把脉象的区别用图形描记出来,脉象与脉固有相关性,这种脉与脉图之间的关系,多数学者采用双盲法绘测脉图,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求出切脉与脉图的相关性,以对脉图进行鉴别和定形。
2、脉图的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对脉图的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也是现代脉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对脉图波型产生的原理首先进行研究,脉图波型主要反应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心搏强弱,心输出量多少,血管的阻力和弹性等等。同时对脉图与心电图、心音图、动脉血流图的关系,脉圈与神经系统的关系,脉图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等等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当然中医脉法所取得的信息量是大的,其所反映的性质问题亦是多方面的,这要不断深入,用更多的手段方法以探索它们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规律。
病理方面可通过对脉图的分析进行判断,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现象可以通过脉图渡型反映出来,同时也可反映出全身循环系统的病理现象,如窦性心动过速的数脉,窦性心动过缓的迟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之结脉,房室传导阻滞之代脉,心输出量增加的血管阻力降低之浮脉,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增加之弦脉等等。另外在其他病理内容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如对脉图与各种病症关系的研究等等。但主要还是研究脉证关系,如高血压、肝病的弦脉,妊娠的滑脉,心律失常的不整脉,心肌损害时的怪脉以及无脉证等等。
当前对于脉学的研究方面,随着对脉图的研究逐步深入,在与中医理论的结合上,尤其与整体观的结合,作为一种病生理信息所反映出的脉象,可以反映出人体整体病生理动态,尤其在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临床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脉图变化可以测知心血管和循环系统的生理现象,也可以利用中医整体观念通过脉图信息以测知阴阳气血的变化以及脏腑功能的盛衰。使传统脉学从定性向定量方面的过渡,都是脉学客观化标准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医独特的脉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脉象机理研究 4 脉象图形化研究 5 脉象的临床研究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1 拼音 mài xiàng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 Study of pulse condition 脉象研究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脉诊机理、建立脉象图谱、促使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的脉象研究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 3 脉象机理研究 从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角度进行脉象机理研究。认为影响脉象的主要因素是心脏射血机能、血液溶量及粘滞度、血流速度、血管壁的弹性压力及阻尼等等: ①脉的洪细是由左心室的总泵力、有效泵力和大循环容量、动脉压力梯度容量所决定的。 ②脉的弦软是动脉壁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动脉内的容量和压力所决定的。 ③脉的长短是由心脏的泵力、流量及其所造成的动脉内容量与压力所决定的。 ④脉的滑涩是由心肌收缩功量、动脉弹性模量及终端阻抗所致的血管动力学状况决定的。 ⑤脉的迟数取决于控制心动周期的神经体液机制,心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是心脏适应与代偿机能的一个综合表现。 ⑥脉的浮沉机理从统计部分病例中看出,其沉脉组的压力梯度容量及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组(P<0.05),故认为其与血液的分流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关。 4 脉象图形化研究 近年来,有关脉图研究已从“示意图”过渡到“波示图”,且已研制出了多种脉象仪,并测算建立了几十种脉象图谱。在脉象的表述和辩识分析上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不仅已基本阐明了脉图的临床意义,且总结出了多种脉图分析方法和脉波信息的自动识别系统,多因素脉图识脉法等。 5 脉象的临床研究 主要进行了大量的生理及病理状况下的脉象变化规律及脉图特征性改变的临床调查与研究。如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月经与妊娠期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性改变,昼夜及周年节律对脉象的影响,进食和运动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在各种中医“证”的诊断前提下或西医疾病诊断下的愚病人群的脉象及脉图的特征性改变,等等。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14.牛肉反红荆之目睹 然若忘耳。然其相反之理,究系何因,须俟深于化学人研究也。因又忆曩时阅小说,见有田家妇于田间,行荆芥中...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29.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恶心欲吐,心中时或烦躁,头即有汗而身上无汗,左右脉象皆弦,右脉尤弦而有力,重按甚实,关前且甚浮。即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3.牙疳敷藤黄法 龈微见腐烂。其家人惧甚,恐成走马牙疳,延愚诊视。脉象有力而微弦,知毒热虽实,因病久者,气分有伤也。问...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42.答陈××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 疔,红肿之线已至侠气户,木不知疼,恶心呕吐,诊其脉象洪紧,右寸尤甚,知系太阴之毒火所发,为刺本经尺泽...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79.论腰疼治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脉图分析 1 拼音 mài tú fēn xī 2 英文参考 Analysis of sphygmogram 3 注解 脉图分析是对用脉象仪描记出的脉图曲线进行测量、辨识和判定的方法。是将已经客观化了的脉诊图形再与临床诊断相吻合的一个过程。目前对脉图的分析多采用时域脉象波形形态分析法,即直接的形态分析。此外,根据检诊角度的不同及应用手段的不同,还有脉象波形频域分析法,速率图分析法及脉象波形自动辨识系统等。 古籍中的脉图分析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全体总论 后能劲强清利。反此者皆宜理血。此论营血。西医有血脉图。然但图血出之道。未图血回之管。又不能分出十二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