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时间: 2022-12-26 22:36:28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似的临床意义。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就是说指纹的脉络与寸口脉同属肺经,所以指纹的变化,亦反应了寸口脉的变化,所以诊指纹与切寸口脉同样可以诊察其内在的病理变化。

应用范围

察指纹也称看虎口三关,以多大的小儿观察指纹为宜,历史上也有分歧。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以为,一岁以前看指纹三关以验其病。而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则指出“三岁以内小儿看指纹”。从儿童生理、发育状况等方面综观,则指纹作为二、三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象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应该说是恰当的。因为三岁以下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只能一指定三关,切脉时患几又常哭闹躁动,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其皮肤则薄嫩、脉络明显,易于观察,故常以望指纹辅助切诊。

三关部位殛关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晰义:“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钟仲阳,以食指分为三关,寅日风关,卯日气关,辰日命关。”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三关可以观察病情的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人,证尚轻浅;指纹达于气关,为病邪已转深人,且病势方盛,若指纹从风关,气关进一步透达命关,为病已危重;若指纹直透指端爪甲,名“透关射甲”,病多危茑。

观察姿势

观察指纹应该抱小儿到向光之处,医生以食指,中指夹住小儿指端,以拇指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使指纹容易显露,必便于观察。

观察指纹的意义内容

一、正常指纹

正常小儿指纹是以指纹的颜色、长短、浮沉等为依据。所以指纹红黄隐隐,不出风关,不浮不沉,括而不滞为特征。反此为病态。

二、病理指纹

1、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外出,气血趋向于表的反应;指纹沉隐而不显者,多属病邪在里,为邪气内困、气血不得外达之表现。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说:“措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忽而关纹隐隐沉,已知人里病方深。”

2、颜色纹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纹色紫红者,多属里热证;纹色淡黄者,多为肺虚;纹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纹色青者,则多见于惊风及各种痛证。

3、淡滞纹色浅淡不泽者,多属虚证,多由气血不足,脉络失养所致;纹色深而暗滞者,多属实证,乃因邪气有余,脉络郁滞所致。

4、长短一般来说,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于气关者,为邪已人深;指纹透达命。关者,则病情更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则病情尤为重笃。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初起风关证未兴,气关纹现急须防,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概括起来,指纹的要点可总结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日:“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

5、纹形主病,中医儿科古典医籍记载了许多纹形主病的学说,如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热,纹少为寒。并列出各种形状的指纹,以示疾病的性质。如鱼刺状者为惊风,水字状者常为肺风痰咳,乙字状者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流珠状者,为疾病危重等。

近人张奇文《幼科条辨》认为:“经验证明以下纹形,可提供参考:虎口指纹有分支弯向掌心,多为腹痛;反弓里形为外感风寒,弓反外形为内伤饮食;指纹多弯曲,多分支者,在慢性营养紊乱及肠蛔虫的小儿多见;属虚证在指纹多纤细;属实证者,指纹多粗壮;呼吸困难以及惊风抽搐的小儿指纹多弯曲,多分支。”尽管如此,但多数医家认为看纹形在临床上的参考价值较小诊断手段且受到年龄的限制,因此察指纹必须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不能以此做为惟一的诊断依据。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有哪些

在中医学术的领域里,诊断疾病是非常复杂而又范围极广的一门学问。而诊断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小儿指纹诊断方法,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方法都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吧!看看诊断的基础都有哪些? 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似的临床意义。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就是说指纹的脉络与寸口脉同属肺经,所以指纹的变化,亦反应了寸口脉的变化,所以诊指纹与切寸口脉同样可以诊察其内在的病理变化。 应用范围 察指纹也称看虎口三关,以多大的小儿观察指纹为宜,历史上也有分歧。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以为,一岁以前看指纹三关以验其病。而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则指出“三岁以内小儿看指纹。从儿童生理、发育状况等方面综观,则指纹作为二、三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象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应该说是恰当的。因为三岁以下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只能一指定三关,切脉时患几又常哭闹躁动,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其皮肤则薄嫩、脉络明显,易于观察,故常以望指纹辅助切诊。 三关部位殛关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晰义:“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钟仲阳,以食指分为三关,寅日风关,卯日气关,辰日命关。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三关可以观察病情的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人,证尚轻浅;指纹达于气关,为病邪已转深人,且病势方盛,若指纹从风关,气关进一步透达命关,为病已危重;若指纹直透指端爪甲,名“透关射甲,病多危茑。 观察姿势 观察指纹应该抱小儿到向光之处,医生以食指,中指夹住小儿指端,以拇指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使指纹容易显露,必便于观察。 观察指纹的意义内容 一、正常指纹 正常小儿指纹是以指纹的颜色、长短、浮沉等为依据。所以指纹红黄隐隐,不出风关,不浮不沉,括而不滞为特征。反此为病态。 二、病理指纹 1、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外出,气血趋向于表的反应;指纹沉隐而不显者,多属病邪在里,为邪气内困、气血不得外达之表现。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说:“措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忽而关纹隐隐沉,已知人里病方深。 2、颜色纹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纹色紫红者,多属里热证;纹色淡黄者,多为肺虚;纹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纹色青者,则多见于惊风及各种痛证。 3、淡滞纹色浅淡不泽者,多属虚证,多由气血不足,脉络失养所致;纹色深而暗滞者,多属实证,乃因邪气有余,脉络郁滞所致。 4、长短一般来说,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于气关者,为邪已人深;指纹透达命。关者,则病情更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则病情尤为重笃。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初起风关证未兴,气关纹现急须防,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概括起来,指纹的要点可总结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日:“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 5、纹形主病,中医儿科古典医籍记载了许多纹形主病的学说,如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热,纹少为寒。并列出各种形状的指纹,以示疾病的性质。如鱼刺状者为惊风,水字状者常为肺风痰咳,乙字状者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流珠状者,为疾病危重等。 近人张奇文《幼科条辨》认为:“经验证明以下纹形,可提供参考:虎口指纹有分支弯向掌心,多为腹痛;反弓里形为外感风寒,弓反外形为内伤饮食;指纹多弯曲,多分支者,在慢性营养紊乱及肠蛔虫的小儿多见;属虚证在指纹多纤细;属实证者,指纹多粗壮;呼吸困难以及惊风抽搐的小儿指纹多弯曲,多分支。尽管如此,但多数医家认为看纹形在临床上的参考价值较小诊断手段且受到年龄的限制,因此察指纹必须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不能以此做为惟一的诊断依据。 结语: 孩子的指纹也能作为诊断疾病的方法,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确,只有对医术研究非常深入的人才会了解到这一块,这是中医学术中一门非常特别的学问。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再深入探析一下!

小儿指纹诊法

由于小儿不会言语,不好切脉,所以古代中医是凭辨认虎口食指指纹的形与色来诊断疾病的。《小儿诊法歌诀》咏曰:“小儿风气命三关,轻重与危分别看。青色为惊白疳积、紫纹具热红受寒。涕多疹痘兼肢冷,脉乱变蒸又食难。五岁孩提休问切,淡黄络象保康安。”歌诀中所说的“络象”就是本文所说的指纹。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此法是《灵枢》诊鱼际络脉法的发展,对5岁以下的小儿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介绍 小儿指纹是指3岁以内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这指纹即指食指掌侧面,靠近拇指一侧的浅表小静脉。由于小儿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指纹较为明显,故对5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进行辅助切诊,以了解病邪的件质、正气的盛衰、病证的浅深轻重等。其方法为:认准“虎口之关”,适度用力推之,观察指纹色泽、长短、浮沉的变化,辨证施治。 具体方法 指纹诊法前人将小儿食指三段关节命名为“虎口三关”,简称三关。食指自下而上的第一节称为“风关”,第二节称之“气关”,第三节则叫“命关”。 指纹诊法 观察时,可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直孩子的食指(男左女右),有手拇指用力适中地从命关向气关、风关推按。推按数次之后,便可使纹络明显,很容易观察。 (一)观指纹的色泽 正常小儿指纹红黄相间,似隐似现于风关之上。如果见其形色异变,说明孩子在患病。例如: (1)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 (2)色紫红者,多为热证。 (3)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4)色淡者,多属虚证。 (5)色滞暗者,多属实证。 (6)色青者,多见于惊风,亦出现于多种痛证。 (二)观指纹的长短 中医认为,指纹的长短与疾病轻重有很大关系。例如: (1)指纹和风关之内者,说明孩子的病很轻。 (2)指纹入气关者,病就重了,切不可大意。 (3)指纹达命关者,病情更重。 (4)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预示病情危重,需及时送医院抢救。 (三)观指纹的浮沉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在表(浅),指纹沉隐不显者,多属病在里(深)。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指纹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向命关延伸,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重,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多,指纹的青紫就愈明显。因而在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或紫色的指纹。贫血的孩子,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也变浅。因此说,观指纹诊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当然,还要结合其他诊法,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方法及临床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自虎口至指端,第一关为风关,第二关为气关,第三关为命关。 看指纹适用于三岁以内小儿。诊察时应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正常指纹多是淡紫色隐隐于风关。 指纹辨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幼幼集成》明。陈复正) 沉浮分表里:指指纹部位而言,指纹浮而显露,疾病在表;指纹沉而不易显露,病邪在里; 红紫辨寒热:指指纹色泽而言,浮红属风寒;浮紫属风热。淡红多为内有虚寒;指纹青紫多为瘀热内结; 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淡,属气血不足,见于虚证;指纹郁滞(滞即推之不畅)多见于痰阻、湿蕴、食积、邪热郁结所致,为实证; 三关测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入;指纹达气关,表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指纹达命关,表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指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示病情危重; 望诊注意事项:必须在自然光线下望诊。按顺序进行,先整体后分部。查口、查舌可在最后进行。指纹与症、舌不符,可“舍纹从证”。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