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好方法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进补需对路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天冷也通风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
1、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之少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
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
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之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还应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之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
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
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之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
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5、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之精神调养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
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冬季养生吃什么食物
1、莲藕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
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2、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
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
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冬季养生保健的食谱
1、羊肉炖萝卜
材料:羊肉、白萝卜、料酒、生姜、食盐
做法:将白萝卜和羊肉洗干净,最后切块备用;将羊肉放入开水中焯五分钟左右,然后去除浮沫取出羊肉;将羊肉、料酒还有生姜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到大约六分熟的时候放入准备好的白萝卜;等到全熟之后加入食盐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作用,特别适合一些体虚、腰膝酸软以及肾虚还有脾胃虚汗的患者服用
2、莲藕猪脊髓汤
材料:莲藕、猪脊髓、葱姜、料酒、食盐
做法:将莲藕清洗干净之后去皮,最后切厚片备用;将猪脊髓清洗干净之后放入开水中焯一遍,最后沥干水分;将准备好的莲藕以及猪脊髓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调味品以及清水,慢炖大约两个半小时就可以了;起锅之后去除葱姜,加入食盐就可以直接服用
功效:如果是一些由于腰肌劳损导致的腰痛、腰膝酸软或者是四肢无力的情况,那么在冬天休息的时候服用这道莲藕猪脊髓汤,能够很好的辅助身体恢复健康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
中医养生学认为,适应四季阴阳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并总结出“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的理论
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生物处于冬眠阶段,以养精蓄锐,适应明春之生机
故中医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因为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
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不然,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生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1)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养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
此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2)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3)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养生应留心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此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
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
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
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
其五,夜间忌憋尿
因为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导致膀胱炎、尿道炎等
(4)锻炼强身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人丹田
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
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
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停,反复慢做10次左右
再搓腰50~100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
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绳、球类等运动项目
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
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
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