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miù]刺[cì]是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其对侧穴位的一种方法。
谬刺的来源是《黄帝内经》里《第六十三篇 缪刺论》,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翻译如下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究竟什么叫缪刺?
岐伯回答:通常病邪侵袭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逗留不去,就进入络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并向内延及五脏,流散到肠胃;这时表里都受到邪气侵袭,五脏就要受伤。这是邪气从皮毛而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如果这样发展,就要治疗其经穴。如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络后,就逗留而不去,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得入于经脉,于是就流溢于大络中,从而生成一些异常疾病。邪气侵入大络后,在左边的就流窜到右边,在右边的就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但只影响到络脉而不能进入经脉之中,从而随大络流布到四肢;邪气流窜无一定地方,也不能进入经脉俞穴,所以病气在右而症状表现在左侧,病气在左侧而症状表现在右侧,必须右痛刺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这种刺法就叫做“缪刺”。
剌谬 [là miù] [剌谬]基本解释 亦作“ 剌缪 ”
违背;悖谬
[剌谬]详细解释 亦作“ 剌缪 ”
违背;悖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登场应对,剌缪经旨,不可以言乎学,固非特达之器也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议论纷拏,各有剌谬
” 清 胡鸣玉 《订伪杂录·剌谬乖剌》:“剌音辣,从束,非从朿,僻也,戾也
《太史公书》‘私心剌谬’, 柳子厚 《上大理崔大卿启》‘剌谬经旨’……俗读为‘次谬’‘乖次’者,不明‘剌’与‘刺’之别耳
”《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七二>》:“因为我所学的是教育,而抑制好动的天性,是和教育原理根本剌谬的
”
[剌谬]百科解释 报错 更多→ 剌谬
[剌谬]英文翻译 Perversing Camus
[剌谬]相关词语 迂回 自当 还神 牵强 诗社 资源 表率 驿馆 犹豫
谬的意思是: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错误的,不合情理的,差错
一、谬的拼音:miù
二、谬的释义:
1.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
2. 差错
三、谬的部首:讠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
六、相关词组:
诞谬 错谬 疵谬 踳谬 弛谬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点、横折提、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捺、撇、撇、撇、
二、词组释义:
1、谬种 [ miù zhǒng ]
指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等
2、谬说 [ miù shuō ]
谬论
3、乖谬 [ guāi miù ]
荒谬反常
4、悠谬 [ yōu miù ]
荒诞无稽
也作悠缪
5、悖谬 [ bèi miù ]
荒谬;不合道理
也作背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