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2022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

时间: 2023-01-04 22:14:30

2022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

每个时节的养生方式是有差异的,首先从饮食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食物的功效不同,所以我们要顺应时节的变化,选择该时节所需功效相关食物。那么,2022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呢下面小编为您推荐寒露吃这几样食物养生健康。

2022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 寒露吃这几样食物养生健康

寒露养生食物

藕:“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楂:“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蜜桃:寒 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 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另外没有 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柚子: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此外,传统食物不能少:

寒露食物

1、寒露节气正是菊花盛放的时候,菊花酒的原料简单,只有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甘爽可口,有清肝明目、美容养颜的作用。

2、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寒露以来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3、寒露节气后,天气逐渐变凉,此时仅有桂花和菊花,菊花被酿成菊花酒,桂花就被制作成桂花糕,做成点心,供人食用。

4、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节气饮食 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

寒露 节气的天气渐渐变冷,凉意渐渐明显,树木花草凋零在即,人们的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主要以预防秋燥,滋阴润肺为主

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寒露吃什么食物养生

莲子 说到莲子,其实从大暑开始一直到立冬都是成熟的季节,大暑前后采收的为夏莲,养分足、颗粒饱满、肉质佳;而立秋之后采收的秋莲,颗粒比较细长,膨胀性略差,入口硬一些

寒露吃秋莲,依然是根据时令饮食的菜谱,能养心益肾

中医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主治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腹泻,白带多;肾虚遗精,尿频;心脾两虚,虚烦不眠等症

一般以熟食为主,或入汤剂、丸、散

需要注意的是,腹胀或大便燥结者不宜吃莲子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

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蜜桃 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更不宜多吃

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另外没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简短介绍

1、芝麻:我国民间有着“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养生且排毒;2、菊花茶:菊花是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据说菊花酒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3、螃蟹: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俗,此时正是黄膏丰腴的最佳季节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1、芝麻 在我国民间,有着“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中享有很高的评价,有着很高的食疗价值,并且芝麻和绿豆一样有着排毒的功效,寒露吃芝麻对身体有好处

2、菊花茶 菊花是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因为寒露节气与重阳节的时间接近,所以很多地方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菊花酒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

3、螃蟹 寒露时节到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俗

寒露节气的螃蟹正是黄膏丰腴的最佳季节,吃螃蟹注意不能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