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时节,就要注重养阴了,尤其要注意润燥,这个时节身体是最缺水的。那么,秋冬如何养阴润燥呢首先,每天喝一定量的水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你的体质是非常干燥的体质,光是补水还不行,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调理。具体怎么做,以下为您介绍秋冬时节养生调理小常识。
秋冬如何养阴润燥? 秋冬时节养生调理小常识
秋冬养生
1、多补水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气候偏于干燥,干燥的气候极易损伤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有益身体健康。秋冬季节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2、吃点酸
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而酸味食物可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如醋、乌梅等酸性食物,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出现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因此酸味食物不可过量食用。
3、重食疗
从气候特点来讲,秋冬性燥,易造成津液不足,所以宜多吃些防燥护阴的食品。芝麻有滋阴润肺之功,故宜在秋冬季多食。除芝麻外,蜂蜜、乳品、甘蔗、香蕉、番茄、萝卜、菠菜、银耳、百合、鸭肉、梨柿等亦可滋阴,皆宜常食。为了防止秋燥症状加重,立秋过后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
4、勿急添衣
在中医学中有理论认为,秋季是养阴的季节,如果过早地穿过多的衣服,就会助长阳气,使阴气减少,对身体十分不利。过早添衣还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总是需要穿很多衣服来保暖,这样身体在冷空气中就得不到锻炼,从而导致防寒能力降低,对于人体功能的调节非常不利。
5、早睡早起
在秋季若能做到早睡早起,对于协调阴阳非常有帮助哦!秋冬虽以养阴为主,但是也不可忽视对肺气的舒展,所以早睡早起很有必要。早睡是为了更好地收藏阴气,而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有利于防止肺燥。
6、常锻炼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秋季晨练时最好不要选择太剧烈、长时间的运动,消耗过多体力。可以在公园、树林散步、慢跑,这些都有利于消除烦躁,静养心神。
7、调精神
心藏神,神安则寿。倘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耗,形体衰败,老衰立至。应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阴精,甚则阳亢化风,而可诱发眩晕、中风等病。
食物推荐:
秋冬饮食
1、柿子
市场上柿子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其实,大家在品尝它的美味的同时,也应知道,柿子还具有预防痔疮的作用。中医认为,柿子味涩(但经简单处理后涩味就会祛除),性寒,具有软坚散结、清热祛燥及健脾生津的作用。因而,它对于预防便秘、缓解大便干结或出血等效果很好。另外,柿子还有缓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
2、西兰花
秋季干燥的气候经常会让人口干舌燥,咳嗽不断,饮食调理可以改善这一状况,营养学家提倡,秋季要多吃西兰花,因为这时西兰花花茎中营养含量最高。常吃西兰花有润喉、开音、润肺、止咳的功效,还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堪称美味的蔬菜良药。西兰花的营养价值在各种蔬菜中首屈一指,其中蛋白质含量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钙的含量可与牛奶相媲美。
3、菊花
菊花在秋季盛开,最为秋季的应季花,它的防秋燥功效当然不能小觑。在秋季经常喝点菊花茶或者吃一些菊花做的糕点,可达到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的功效。特别是对秋季的一些流行病更是有着一定的防治功效,比如过敏、感冒等。
4、银耳
又称白木耳,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便秘等症。银耳被誉为“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对体虚、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补药的病人及阴虚内热,内热而有出血倾向者更为适用。
5、百合
百合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润肺阴的佳品。百合质地肥厚,醇甜清香,甘美爽口。性平、味甘微苦,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对肺热干咳、痰中带血、肺弱气虚、肺结核咯血等症,都有良好的疗效。百合是老少皆宜的食物,食疗上建议选择新鲜百合。但百合性偏凉,凡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虚便溏者不宜选用。
6、甘蔗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低血糖、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但是,由于甘蔗性寒,对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7、南瓜
南瓜中含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活性蛋白、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南瓜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品,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秋天多吃南瓜好,养心又养肺。一般来看,生长周期长的南瓜,含淀粉较多,适合蒸着吃或做成各种南瓜糕点;而淀粉较少的南瓜适合做菜。一般红皮和黄皮的较适合蒸,青皮的适合炒。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提醒我们养生也要跟随季节的变换而调整
中医理论认为,无论大自然还是人体的生命活动,阴阳两方面都在此消彼长
秋冬之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收藏阴精、润养五脏
1、 重食疗
忌辛辣,要“平补”,莲藕、杏仁、百合、银耳、荸荠、秋梨、蜂蜜等,都是不错的秋冬养阴食物
2、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最能养阴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更要及时补充水分
早晚将蜂蜜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更能润肠通便、养阴润燥
3、调精神
入秋后,有人因为上火而心烦气躁、爱发脾气,还有人时常心情低落、伤感不止,情绪也大起大落
要注意调节,思虑过度、大发雷霆都不利于养阴
4、巧锻炼
天冷时节人体血管收缩,并不适宜做举重、猛跑等高强度的剧烈运动,运动时间也不宜太久
最适合打太极拳、练气功、瑜伽等节奏舒缓、动作舒展的锻炼,可以调养身心、养阴护体
除此,当冬季咽喉不适时,还可以含慢严舒柠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主要由鲜青果、麦冬、玄参、地黄、薄荷脑等中草药成分制成,可以滋阴清热,利咽解毒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阴润燥,那么秋季应该如何养阴,你会吗?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养阴方法 1、多补水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气候偏于干燥,干燥的气候极易损伤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面板干燥,便秘等症状
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有益身体健康
秋冬季节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2、吃点酸 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
因为“酸入肝”,可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而酸味食物可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但如醋、乌梅等酸性食物,其酸味能 *** 胃,易出现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因此酸味食物不可过量食用
3、重食疗 从气候特点来讲,秋冬性燥,易造成津液不足,所以宜多吃些防燥护阴的食品
芝麻有滋阴润肺之功,故宜在秋冬季多食
除芝麻外,蜂蜜、乳品、甘蔗、香蕉、番茄、萝卜、菠菜、银耳、百合、鸭肉、梨柿等亦可滋阴,皆宜常食
为了防止秋燥症状加重,立秋过后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
4、勿急添衣 在中医学中有理论认为,秋季是养阴的季节,如果过早地穿过多的衣服,就会助长阳气,使阴气减少,对身体十分不利
过早添衣还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总是需要穿很多衣服来保暖,这样身体在冷空气中就得不到锻炼,从而导致防寒能力降低,对于人体功能的调节非常不利
5、早睡早起 在秋季若能做到早睡早起,对于协调阴阳非常有帮助哦!秋冬虽以养阴为主,但是也不可忽视对肺气的舒展,所以早睡早起很有必要
早睡是为了更好地收藏阴气,而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有利于防止肺燥
6、接触地气 天为阳、地为阴
在初秋,天气还不是非常寒冷,我们尽量多地到郊外或者乡村去,如果能赤足接触地气就更好,经常到海边、山林、河边等地阴较多的地方去锻炼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赤足而行、深呼吸、做瑜伽冥想都是可以获得地阴的方法
7、常锻炼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专案进行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秋季晨练时最好不要选择太剧烈、长时间的运动,消耗过多体力
可以在公园、树林散步、慢跑,这些都有利于消除烦躁,静养心神
8、练呼吸 秋季养肺养阴首先就要多做深呼吸
每天清晨起床先站在视窗,吸入清气、拨出浊气
吸气时,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每次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5秒,屏息1秒
每次5—15分钟,每天练习一两次
9、睡午觉 秋季的午觉和夏季的午觉不同,夏季白天较长,在正午时节小睡一觉,可以缓解上午人体的疲惫
而对于秋季来说,午时小憩片刻,可以养阴气
午休时间和夏季一样还是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左右最为合适
10、调精神 心藏神,神安则寿
倘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耗,形体衰败,老衰立至
应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
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 *** ,甚则阳亢化风,而可诱发眩晕、中风等病
秋季养阴清肺茶 1、杏银麦冬茶 做法:干银耳***雪耳***10克、南杏15克、麦冬15克
先将干银耳用水发后与南杏麦冬加水2000毫升煲成1000毫升当茶饮用
功效:养阴、补肺胃、润燥,适用于阴虚体质、口干舌燥、胃纳差者
2、银耳莲子茶 做法:白木耳15公克、干莲子30公克、干百合30公克、红枣6枚、冰糖3公克、水1500ml
白木耳、干莲子用水泡软洗净;干百合用温水泡软
白木耳入锅中,加1500ml水煮,水滚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莲子、百合、红枣,小火煮20分钟后,再加入冰糖煮3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补脾止泻、肺燥久咳
适用于肺燥久咳、口燥咽干
3、沙参麦冬茶 做法:北沙参8克,麦冬6克,桑叶6克
将沙参、麦冬、桑叶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冲泡8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润肤生津,滋润面板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能缓解肺热燥咳,咽干、口渴等,并润泽面板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对肌肤也有很好的滋润补水作用
4、苏叶杏仁茶 做法:紫苏叶9g,杏仁6g,桑叶6g,炙甘草3g,生姜1片,大枣2枚,冷水浸泡半个小时后熬煮,水开后文火煎煮1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
功效:紫苏叶辛温不燥,宽胸理气;杏仁宣肺止咳,润肠通便;桑叶清泄肺热,凉润肺燥;炙甘草润肺化痰止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滋脾行津
此茶气温芳香宜人,清甜甘润,适合秋季鼻塞咳嗽、咽干有痰、大便干燥、心胸烦闷者服用
5、银花沙参茶 做法:沙参15克,生白芍12克,银花9克,生甘草5克
将这些药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大半瓶,盖住瓶塞闷15分钟,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本方中沙参性味苦,微寒,能养阴清肺、止咳利咽
白芍配甘草,一可酸甘化阴,二可缓急止痛,故对肺胃阴虚、胸脘隐痛有良好效果
银花配甘草清热解毒,是治疗咽喉肿痛之良药
四味同用,既能养肺胃之阴,又能泻火解毒,用于慢性咽炎属肺胃阴虚、阴火上炎者有较好疗效
秋季养阴汤 1、雪耳百合排骨汤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将上述选料清洗之后加水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3小时即可
2、润肺银耳汤 原料:银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加入冰糖,直至银耳炖烂为止
3、毛肚血汤 原料:鸭血300克,毛肚150克,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各100克,重庆火锅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许
做法:先将鸭血切成片,放在炒锅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许清油把姜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庆火锅底料烧开;汤味熬好后,加入鸭血、毛肚、黄喉、鳝鱼、午餐肉、黄豆芽、粉丝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4、火腿冬瓜汤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葱丝,姜丝,虾皮,盐,糖,麻油
做法:锅内放清水煮沸,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锅煮10分钟后加入火腿片,2分钟后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葱花、麻油、盐、糖
5、瘦肉生鱼汤 原料:瘦肉适量,生鱼1条约500克,西洋菜500克,罗汉果1/3个,蜜枣6粒
做法:瘦肉洗净原件放入,生鱼去内杂原条放入,加上各物、水6碗,煲2小时汤成
看过秋季如何养阴的人还会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