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大寒节气,今日大寒你的家乡吃哪些传统美食呢?传统食物各个地区都有差异,大寒这天有的地方会准备糯米发,有的地区会制作年糕,还有的地区会喝鸡汤进补等等。具体大寒饮食有哪些习惯,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大寒时节各大城市食俗介绍。
今日大寒吃哪些传统美食 大寒时节各大城市食俗介绍
大寒美食
1、浙江一带吃八宝饭(糯米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2、南京吃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大寒食俗
3、北京吃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4、多地饮酒
古代有大寒时间有纵情喝酒的习俗,也就是开放宴乐。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5、部分农村吃尾牙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尾牙祭亦称“做牙”,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古时有一诗句“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这是旧时诗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联“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东家要辞退夥计;下联是尾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间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祭拜之後,东家即宴请夥计,到了十二月十六尾牙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
大寒吃糯米饭、鸡汤、八宝饭、年糕等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
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
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
糯米蒸熟,拌以糖、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
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
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
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每年1月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即为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那么在大寒有哪些传统美食呢?大寒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会吃八宝饭,因为八宝饭的造型及甜味具有圆圆满满、甜甜蜜蜜的寓意
大寒这天,南京人会选择用老母鸡,加入须参、枸杞、黑木耳等合炖成鸡汤,作为大寒时节的一种特殊的生活享受
北京人会大寒这天吃年糕,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还有部分地区有早上食用糯米饭的习俗,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寓意温暖,更有吉祥之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