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之后,便是小寒节气,所谓的小寒,即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了,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时期,不过,就往年的天气来看,小寒时期一些地区已经达到最冷的温度了。为了应对这一寒冷时节,人们准备了一些特别的食物。那么,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呢为您介绍小寒当天各地6大传统食物。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小寒传统食物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吃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小寒美食
吃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加牟尼修行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小寒吃的传统食物包括:糯米饭、腊八粥、羊肉、菜饭、黄芽菜
1、糯米饭
糯米饭用料简单,营养丰富糯米饭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在南方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各种节日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
有甑蒸加红枣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元宵节的汤团、八宝饭、糍粑、年糕,端午节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清明的青团,清明粑
贵州省流行各种口味糯米饭,各种糯米饭的甜咸酸辣做法层出不穷
2、腊八粥
腊八粥香甜,软糯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3、羊肉
羊肉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北方不少地方有冬天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
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4、菜饭
菜饭制作方便,味道鲜美菜饭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特色食品,比较著名的菜饭有上海菜饭、福建菜饭、台湾菜饭等
将菜肴与主食结合在一起,制作方便,味道鲜美,颇受百姓好评
菜饭,有的地方叫咸饭,有的地方叫咸碎饭
有的地方,又因为使用海鲜叫海鲜饭
这种烹饪方式,都是取决于当地汉族劳动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俭节约的风俗下产生的
5、黄芽菜
黄芽菜煮则汤若奶汁,炒则嫩脆鲜美黄芽菜是大白菜的一个类群,是北方大棚、南方露地秋种冬收的珍稀名贵新菜种
黄芽菜著名品种有“六十日”、“菊花心”、“瓦盖头”、“大包头”、“小包头”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白皮包心,顶叶对抱,包心坚实,黄化程度高
煮则汤若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耐贮藏,为冬令常备蔬菜
北方小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方民间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1、黄芽菜:小寒吃黄芽菜是旧时天津特有的习俗
黄芽菜是用白菜芽做的
将白菜收割后去掉茎叶,只保留菜心,再用粪肥覆盖,过半个月取出来吃,非常鲜脆
旧时物质贫乏,人们用黄芽菜来弥补冬季时令蔬菜匮乏
2、鸡汤:小寒节气在三九时节,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
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鸡肉的营养价值高于红肉,医学研究证实,吃鸡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冬季吃鸡肉不仅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抵御寒冷,又不会滋生内火,是冬季滋补佳品
鸡肉的做法很多,但炖煮吃肉喝汤是最滋补的吃法
3、腊八粥:一般来说,小寒跟腊八节很接近,所以,很多地方在小寒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的食材很多,主要有糯米、大米、黑米、红豆、花生、小米、板栗、葡萄干、桂圆、莲子、红糖、坚果碎等,南、北方所用食材和口感不尽相同
在小寒这样寒冷的节气吃一碗食材丰富的热粥,既能提振食欲,还能暖胃驱寒,起到驱寒消寒的效果
4、羊肉:“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5、甄糕:这种糕是从中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室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
先秦“粉糍”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糕饼,到了唐代发展成枣米合蒸
这种食物也被誉为“水晶龙凤糕”
孙俪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把甄糕的美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看完那一集,有多少吃货百爪挠心的想品尝这样的人间极品
传说,男女同吃甄糕,百年合好
小寒节气饮食注意事项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
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
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
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温补鸡汤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三黄鸡、香菇、香菜、枸杞 辅料:大料、香叶、盐、葱姜 做法步骤: 1、整鸡焯水去杂质、血沫
2、开水加入大料、香叶、盐、葱姜、焯过水的整鸡放入沙锅炖2小时
3、放入香菇、枸杞继续炖30分钟
4、关火放入香菜末即可
做法二: 主料:母鸡1只、党参25克、当归30克、淮山药30克、红枣30克、枸杞子10克
辅料:食盐1茶匙、姜5克
做法步骤 1、材料准备好,将党参、当归、红枣、枸杞、淮山冲洗一下,姜切片
2、将母鸡用滚水焯一下,冲洗掉浮沫,与党参、当归、红枣、淮山一同放入沙煲,注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焖煮3小时,期间不要揭盖
3、最后放入枸杞,并调入适量盐即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